美聯儲獨立性遭遇歷史性考驗,市場風暴“暗流涌動”

2025年09月17日 20:35   21世紀經濟報道 21財經APP   吳斌

南方財經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吳斌

美聯儲獨立性風暴暗流涌動。

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9月16日,美國白宮發言人表示,特朗普政府將就法院阻止撤換美聯儲理事莉薩·庫克的裁決提出上訴。此前美國聯邦上訴法院裁定,阻止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美聯儲議息會議召開前將理事莉薩·庫克撤職。

與此同時,特朗普提名的美聯儲理事斯蒂芬·米蘭于16日宣誓就職,火速參與美聯儲9月利率決議,他與庫克共處美聯儲會議桌的同一個角落,兩人之間僅隔著1名理事。

而到了明年,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將卸任,特朗普將通過提名新任主席對美聯儲施加更大影響。

東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蘆哲對記者分析稱,盡管美聯儲主席在FOMC(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中對貨幣政策決議只有一票,在形式上與其他委員一致,但作為美聯儲的核心人物,其無論是在對內設置會議議程與引導討論,還是在對外溝通表態上,均能對貨幣政策整體風向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由于鮑威爾任期即將于2026年5月到期,因此選擇一位更加鴿派的主席候選人成為了特朗普目前對美聯儲獨立性干預最直接的手段。

從種種跡象來看,美聯儲獨立性面臨的挑戰才剛開始,一場更大的風暴或在醞釀。

罷免庫克事件爭議重重

特朗普政府罷免庫克一案被視為對美聯儲獨立性的關鍵考驗,這涉及美國政府是否因政策分歧或未經證實的指控撤換美聯儲高層,引發了巨大爭議。

天風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吳開達對記者表示,以歷史的眼光來看,本次特朗普試圖直接解雇理事,對美聯儲獨立性的影響具有鮮明的里程碑意義。從事實層面出發,本次罷免美聯儲理事的核心爭議在于兩個方面。從程序層面上看,特朗普罷免庫克的做法將面臨一些法律層面的挑戰和質疑。從證據層面上看,目前特朗普針對庫克的指控本身尚未經法庭證實。

與此同時,特朗普對美聯儲的干預也推升了通脹風險。蘆哲提醒,美國通脹在經歷了疫情沖擊后逐步回落,近期又有所抬頭,同時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令美國面臨二次通脹的風險。因此,若未來“對等關稅”的通脹壓力逐步傳導至美國消費者,且新上任的美聯儲選擇與特朗普“步調一致”,維持寬松的貨幣政策,則美國很可能重現1970年代“大滯脹”時期的通脹變化路徑。

隨著美國“對等關稅”第二階段的政策藍圖和實際利率水平逐漸清晰,其對微觀實體經濟的價格傳導或許才剛開始顯現。吳開達警告稱,如果貨幣政策這一傳統經濟手段中壓制通脹的最有效手段因美聯儲的獨立性受損,或進一步放大美國經濟后續進入“再通脹”的可能。

最終這也會出現反噬效應。全球最大對沖基金城堡投資(Citadel)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肯·格里芬指出,拜登政府時期失控的通脹使民主黨在2024年大選中損失慘重。特朗普及其政府理所當然地將控制通脹作為優先事項,較低的通脹自然會推動較低的利率,但破壞美聯儲獨立性的言論和行動可能會加劇通脹和長期利率的上升。

美國總統公開批評美聯儲、建議解雇理事,并向央行施壓,要求其對通脹采取更為寬松的立場,肯·格里芬認為這些策略的代價是高昂的,提高了通脹預期,增加了市場風險溢價,并削弱了投資者對美國機構的信心。

美聯儲獨立性遭全方位考驗

與特朗普1.0的口頭批評不同,如今美聯儲獨立性面臨多方面沖擊。

蘆哲分析稱,特朗普將主要通過對FOMC中的三大關鍵職位人選(美聯儲主席、理事會成員和地區聯儲主席)的控制實現對美聯儲獨立性的干預。首先,在鮑威爾任期即將結束之際,特朗普將利用《聯邦儲備法》賦予的權利,提名一位新的鴿派主席以重塑美聯儲的貨幣政策風向;其次,特朗普將利用現有美聯儲理事的辭職和法律糾紛,將理事會成員逐步替換成“自己人”,確保理事會的多數成員聽命于自己,從而實現對部分利率工具的掌控。最后,在控制理事會的前提下,特朗普將逐步干預地方聯儲主席的人選,從而實現對整個FOMC人員結構的重塑,令之后FOMC做出的貨幣政策決議更加符合自己的鴿派偏好。

Principal資產管理公司全球首席策略師Seema Shah認為,盡管勞動力需求正在放緩,但當前的衰退風險依然有限。假如美聯儲此時降息50個基點,那更像是出于政治壓力,而非經濟必要。相較之下,溫和的25個基點降息才是更恰當的選擇,它既能讓美聯儲領先于經濟放緩,又不會對初步的壓力跡象反應過度。

從宏觀經濟層面來看,特朗普對美聯儲獨立性的干預或將給美國經濟帶來更加鴿派的貨幣政策和更加寬松的金融環境。2026年美聯儲的降息幅度或在特朗普的干預下超過當前市場定價,蘆哲預計,政策利率區間或因此來到2.75%~3%,低于今年6月點陣圖指引中3%的中性利率水平。這也意味著美聯儲貨幣政策將進入寬松區間,低利率對金融條件的放松或令美國經濟周期從軟著陸切換至溫和擴張。

不過,從地區聯儲主席的角度看,2026年仍需關注輪值票委“鷹派轉向”的情形。吳開達分析稱,2026年加入輪值的4名地區聯儲主席中,費城聯儲主席哈克曾表示堅持2%通脹的既定計劃;克利夫蘭聯儲主席哈馬克曾表示,9月份降息的理由很難成立;達拉斯聯儲行長洛根表示,美聯儲需要更長時間保持利率以冷卻通脹,三人均偏向鷹派;僅明尼阿波利斯聯儲行卡什卡里立場相對溫和。屆時4名輪值票委中鷹派占比升至3席,即便永久票委的立場多數偏向特朗普,也需在“激進降息”議題上與輪值票委妥協,政策寬松力度或將收斂。

市場沖擊幾何?

隨著美聯儲獨立性遭遇挑戰,市場也面臨不小沖擊。

在聯博基金固收及多資產市場策略負責人驥宇看來,特朗普試圖罷免美聯儲理事庫克,即便該案后續仍有諸多變數,但美聯儲獨立性此次遭遇百年未有的挑戰,或使得投資者對美元資產要求更高的風險溢價。日歷效應也顯示,9月超長期美國國債利率上行概率更高。基于此,短期來看,與貨幣政策更加相關的短端利率下行幅度更大,長端利率下行幅度更慢,甚至可能上行,導致美債利率曲線進一步陡峭化。

蘆哲分析稱,特朗普對美聯儲獨立性的干預不僅影響的是市場降息預期,還將對當前美元體系的信用造成沖擊。由于美聯儲將通脹目標設定為2%,因此長期通脹預期也被錨定在該水平附近,而美聯儲獨立性保障了利率路徑的可預測性。但當特朗普出于政治目的試圖刻意壓低利率水平時,市場對未來“過度降息”的預期將帶動2年美債利率走低,同時美聯儲獨立性受損也意味著未來貨幣政策路徑的不確定性大幅抬升,削弱投資者對美元資產的信心。

一方面,投資者會對美債要求更多的風險補償,推升期限溢價,10年期美債利率的下行空間因此受限;另一方面,隨著“大而美”稅收與支出法案的落地,美國聯邦政府債務問題也再度引發市場關注。未來在對“財政政策可持續性”與“貨幣政策獨立性”的擔憂下,美元信用風險的走闊也令海外投資者加速“去美元化”進程,帶動美元指數走低。

本周現貨黃金價格一舉升破了3700美元/盎司大關,再創歷史新高。吳開達表示,商品市場明顯受益于全球潛在的投資組合分散趨勢,尤其是貴金屬方向。在此影響下,資源品或值得繼續關注。

今年以來,美元貨幣所代表的“廣義國家信用”持續受到沖擊,吳開達認為,這背后是國際政治經濟秩序變化后的必然因果。當美國政府當局的傳統政策工具(財政手段)已經被應用到了一個相對極限的水平,而推動經濟全要素水平更上一級的技術進步仍未完全成熟時,曾經的分權政治默契和傳統政治框架或遭受挑戰。在此過程中,美元的儲備貨幣地位和美國的制度公信力或持續受到影響。

關注我們

欧美日本韩国一区二区三区视频_国产_区二区三区免费_亚洲av无码之国产精品网址蜜芽_中文字幕第一页乱码在线

日本不卡在线视频 |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网 | 亚洲中字幕日产AV片在线 | 亚洲中文有码字幕日本 | 午夜性色福利小视频 | 中文字幕国产原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