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鄭青亭、實習記者陳穎 北京報道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帶來了數以千計的商業機遇,推動雙邊合作不斷深化。與25年前相比,巴西對華合作已邁入新階段,雙方正攜手追求共同繁榮,致力于建設更加公平、可持續的世界。” 近日,巴西商業領袖組織中國區聯席主席李嘉諾(José Ricardo dos Santos Luz Junior)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中巴關系以創新、可持續發展和包容性為核心支柱。
11月7日,2025“一帶一路”貿易投資論壇在北京舉行。本次論壇由中國國際商會主辦,主題為“鏈動綠色增長,共筑韌性未來”。來自44個國家的多位商協會負責人、駐華使節等400余名政商學界代表出席論壇。李嘉諾在論壇上表示,在所有的領域,巴西都迫切希望吸引到來自中國的投資。因此,不論巴西政局如何變動,中巴合作關系始終保持強勁狀態。
11月10日至21日,第30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30)將于巴西北部的帕拉州首府貝倫市舉行,議題聚焦于氣候變化與全球未來。李嘉諾表示,中國在巴西的投資已延伸至新技術、智能科技與可持續發展領域,可持續發展已成為中巴技術交流的核心關鍵詞。以中國國家電網在巴西的綠色電網項目為例,中國投資不僅為巴西帶來了直接的經濟效益,還通過向員工提供專業培訓,實現技術轉移與本土化落地,為當地帶來可持續的發展機遇。

巴西商業領袖組織中國區聯席主席李嘉諾(José Ricardo dos Santos Luz Junior)(中國國際商會供圖)
《21世紀》:作為巴西商業領袖組織中國分會聯合主席,你認為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中巴經貿合作面臨哪些核心機遇與挑戰?
李嘉諾:我擔任巴西商業領袖組織中國區聯席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我們的使命是搭建巴西與中國企業家之間的溝通橋梁。當前,中巴兩國已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秉持互信互利原則,取得了豐碩的經濟合作成果。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帶來了數以千計的商業機遇,推動雙邊合作不斷深化。與25年前相比,巴西對華合作已邁入新階段,雙方正攜手追求共同繁榮,致力于建設更加公平、可持續的世界。當前中巴關系以創新、可持續發展和包容性為核心支柱。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為雙方帶來一體化發展機遇,覆蓋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智慧交通系統建設及多項前沿技術的應用。許多技術已成功落地巴西并穩步發展,涵蓋綠色能源(如風電、太陽能)、電動汽車、電子商務、數據中心、云計算、無人機及智慧交通等領域,其中5G通信技術更是雙方合作的重點之一。
中巴合作模式已實現轉型:過去巴西主要向中國出口鐵礦石、大豆、纖維素和動物蛋白等大宗商品,而如今,中國對巴投資已拓展至新技術、智能科技和可持續發展領域,持續重塑兩國合作格局。
《21世紀》:第30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30)將聚焦氣候融資與低碳轉型。你認為中巴綠色經濟合作如何助力全球氣候治理?企業層面有哪些具體行動計劃?
李嘉諾:COP30是探討氣候變化與全球未來的重要平臺。在可持續發展領域,中巴兩國正發揮關鍵作用。這不僅得益于中國國內政策如“十五五”規劃所強調的高質量發展和高質量產品導向,也因為可持續發展已成為中巴技術合作的核心關鍵詞。
近期,中國在巴西電動汽車領域宣布了兩項重大投資:比亞迪正在巴伊亞州建設新能源汽車工廠,長城汽車也在圣保羅州設立電動汽車工廠并已投產。此外,中國國家電網在巴西推動的綠色電網項目,作為中國在巴最大投資之一,不僅帶來直接經濟效益,也為當地社區創造發展機遇,并提供員工專業培訓。這類合作不僅是資本投入,更包括技術轉移與本土化實踐,真正體現了“全球視野,本土行動”的理念。在全球南方國家合作中,中巴關系堪稱近年來最成功的范例之一。
《21世紀》:展望未來3-5年,你對中巴經貿合作的發展趨勢有何預判?商業領袖組織將如何推動雙邊企業深度對接?
李嘉諾:我對未來充滿信心。當前中巴合作態勢良好,前景廣闊。我們機構的核心任務是增進中巴企業和企業家之間的理解,為此我們組織大量交流活動,搭建政府與企業間的對接平臺。我們不僅帶領巴西代表團訪華,考察中國在創新與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先進企業,也接待來自中國的代表團,協助他們在巴西尋求合作機會。
總體來看,中巴關系正不斷深化,聯系日益緊密。去年我們剛剛慶祝了中巴建交50周年。無論短期、中期還是長期,我們都將見證兩國在技術轉移、投資合作、創新協同與可持續發展方面取得更多實質性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