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屆全運會是粵港澳三地共同辦賽,記者采訪也經常在三地穿梭。跨境觀賽是否便利?從容觀賽有哪些小貼士?一起來看。
總臺中國之聲體育評論員管月琦介紹,橫琴口岸開通了“全運會專用通道”,為運動健兒們快速通關保駕護航。澳門賽區這次要舉辦不少熱門賽事,現在持有“琴澳旅游團”和“一簽多行”簽注的旅客,可經橫琴口岸多次往返澳門和橫琴。

同時為了方便球迷和旅客,現在橫琴口岸啟用了“合作查驗一次放行”的智能通關措施,符合條件的旅客可以“刷臉”通關。保證大家從澳門到橫琴、從口岸到賽場,每一步都省心又順暢。

第十五屆全運會各個項目的陸續開賽,也點燃了各地的觀賽熱情,旅客量顯著增長。據珠海邊檢統計,自全運會乒乓球項目開賽以來,經橫琴口岸通關的日均客流達9.99萬人次,較11月初的8.76萬人次增幅達14%。

當全運會的賽場上每一次紀錄被刷新、每一次掌聲響起,我們看到的遠不止于賽事本身。這場體育盛會,折射出體育精神如何跨越賽場,照進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現實圖景。體育精神的核心在于超越,不僅是超越對手,更是超越自我。粵港澳三地,恰如一支配合默契的接力隊。香港的廣闊國際視野、澳門的中西文化交匯,以及廣東的產業基礎與創新活力,三地呈現出優勢互補的發展動能。

從賽場延伸到社會,體育精神正在塑造一種全新的“大灣區人”身份認同。當粵港澳共同承辦全運會,從場館建設到賽事組織,從志愿者服務到文化展示,三地力量擰成一股繩。這種協作不僅為觀眾奉獻精彩賽事,更在潛移默化中強化著“我們都是大灣區人”的共同體意識。

粵港澳大灣區這片熱土,正在用行動詮釋:真正的勝利不在于一時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攜手創造共同未來的智慧和勇氣。當三地同心協力,這場跨越賽場的“全運會”,必將賽出區域協同發展的新高度。
觀賽提示
今天下午乒乓球比賽進行單打1/4決賽。孫穎莎將對戰劉斐,王藝迪和王曼昱將迎來一場強強對話。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