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蕓(中山大學國際金融學院教授、高級金融研究院研究員)
近日,中國證監會黨委召開擴大會議提出,要以深化投融資綜合改革為牽引,全面啟動實施新一輪資本市場改革。
會議提出,在支持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發展上持續加力。增強制度包容性、適應性,支持優質未盈利科技企業發行上市,穩妥恢復科創板第五套標準適用,盡快推出具有示范意義的典型案例,更好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近日,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經濟主題記者會上,吳清表示,證監會將用好用足現有制度,積極研究、不斷完善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機制和產品服務體系,更好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其中包括加快健全專門針對科技企業的支持機制,大力度培育長期資本、耐心資本,加大支持科創的金融產品服務供給。
近期證監會的一系列表態釋放了強烈的市場信號,聚焦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突出深化資本市場投融資綜合改革,增強制度包容性、適應性,發揮資本市場的功能,推動要素資源向科技創新、先進制造等重大戰略、重點領域的集聚。
近期,DeepSeek等科技企業的出現和發展,對全球科技格局以及AI行業的未來走向都產生了深遠影響。發展資本市場與支持新型工業化是一項復雜的任務,資本市場支持科技創新,對于科創企業應多措并舉,提供精準、系統的服務,將有利于引導更多金融資源用于促進科技創新。資本市場為科創企業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從而推動科技創新,資本大力支持科創企業,能夠帶動其他社會資源向科創企業集中,助力科創企業的發展,提高其競爭力,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科創企業。
支持科創企業發展需要明確的方向和有效的措施,加大對科創企業的投資力度。其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完善包容性、適用性的市場制度和“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的市場生態。
首先,要提升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服務覆蓋面和精準度,持續完善資本市場制度,增強對新質生產力的包容性適配性。多層次資本市場是推進科技創新的強大動力。資本市場在優化資源配置、促進資本形成、完善公司治理、健全現代企業制度等方面發揮重大作用,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將大有可為。具體措施包括持續推動“科創十六條”“科創板八條”等落實落地,進一步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完善發行上市、私募創投等制度安排,增強資本市場制度競爭力,提升對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的包容性和適配性,更好服務科技創新、綠色發展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此外,還需要有全方位、多層次的金融支持,聚焦科技創新的重點領域和金融服務的短板弱項,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完善包括信貸、債券、股票、創業投資、融資擔保在內全方位、多層次的金融服務科技體系。還應考慮對科創企業進行適當的資源傾斜,使更多的科創企業能夠享受便利的融資環境。
整體而言,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將極大地拓寬科創企業的融資渠道,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等不同的市場板塊,為不同發展階段的科創企業提供多元化的融資選擇,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擴大科創企業的影響力,引導更多社會資源向科創企業集中,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也為科創企業提供了更多評估自身價值的渠道,激勵科創企業的進取精神,由此,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有助于形成資本支持科創企業和科創企業高質量發展之間的良性循環。
其次,要通過“募投管退”全鏈條優化支持政策,引導投早、投小、投硬科技,促進“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科技創新的不確定性大、風險高,科創企業需要持續投入“長錢”,通過引導金融機構的“耐心資本”,積極創造條件吸引更多中長期資金進入資本市場,有利于推動形成“長錢長投”的制度環境。
應鼓勵創業投資、股權投資和天使投資基金,滿足處于不同生命周期科創企業的資金需求,支持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戰略資本更多地投向科技創新,積極探索信貸融資支持科技創新的新模式,拓展商業銀行參與股權投資支持科技創新的空間,提高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力度、廣度和深度,推動中國科創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基于“長錢更多、長錢更長、回報更優”目標,通過“集短錢變長錢,集小錢變大錢”“化儲蓄為資本”“風險共擔和收益共享”等方式,資本市場通過高效集聚配置資源,促進長期資金的持續流入,形成“資本涌入-科創企業成長-資本獲利”的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