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丨持續推動“AI+產業”應用協同發展

2025年03月14日 05:00   21世紀經濟報道

近日,字節跳動豆包大模型團隊開源新一代MoE訓練優化技術COMET,實現模型訓練成本再降40%,訓練效率平均提高約1.7倍,這一突破將可能會降低對英偉達高端GPU的需求。不久前,斯坦福大學教授李飛飛以阿里巴巴的通義千問的開源模型為底座,在16張英偉達H100 GPU上監督微調26分鐘訓練出新模型s1-32B。

DeepSeek引領了中國企業用算法創新突破美國芯片限制的潮流,為中國AI廣泛應用創造了條件。作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一些主要經濟體積極投資人工智能技術,力圖在新一輪國際科技競爭與全球發展變局中掌握主導權。數年來,美國在大規模投資AI的同時,通過各種手段限制中國AI發展。特朗普就任后宣布了一項數千億美元的“星際之門”計劃,試圖鞏固在中美競爭中美國的領先地位。

一直以來,美國在算力和算法方面擁有領先優勢,中國在應用場景與數據規模方面一枝獨秀,但算力受到限制,在大模型發展方面一度落后于美國。現在,DeepSeek打破了這種格局,以創新性的算法突破了算力限制,讓中國的應用場景與數據規模優勢得以釋放,通義千問、豆包等創新接力后,加速了這一進程。這意味著中國可以在諸多行業率先應用AI,并且正在形成研發與應用的良性循環。

正因為如此,今年政府工作報告著重強化AI應用的政策,要求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將數字技術與制造優勢、市場優勢更好結合起來,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手機和電腦、智能機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終端以及智能制造裝備。這意味著中國正推動“AI+產業”的加速融合。

以人工智能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將有利于鞏固我國制造業優勢。傳統制造業不僅是我國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基石,其背后更是完備的產業鏈以及大量就業。在傳統制造業的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采購銷售、運營管理等環節,應用AI能夠提高效率與促進創新。多年以來,我國持續推進工業數字化以及大數據、云計算等基礎設施建設,為AI應用夯實了基礎。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還特別強調,加快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培育一批既懂行業又懂數字化的服務商,加大對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支持。

人工智能在培育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方面更能夠大顯身手。事實上,近些年我國在新興產業方面的突破大都與AI有關,包括智能聯網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工業機器人與人形機器人、智能無人機等具身智能應用,AI賦予傳統工具感知、學習和交互等功能,實現智能化飛躍。未來,AI在教育、醫療、娛樂等服務領域,在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生物制造等未來產業中都是必不可少的應用。

我國在發展人工智能之初,確立了研發攻關、產品應用、產業應用“三位一體”的路線,科技研發和應用推廣齊頭并進,理論研究與工程創新協同發展,強化AI的應用與催化作用。目前,我國正在構建起多層次的人工智能技術生態,打通算法、算力與數據并建立通用技術池,加強垂直行業應用。

圍繞人工智能的全球競爭剛剛開始,我國需要在基礎研究人才的培養、算力瓶頸的突破等方面持續努力,以彌補發展短板,推動AI技術的不斷升級與“AI+產業”融合應用協同發展,加速技術滲透,實現智能化、融合化發展的良性循環。

關注我們

欧美日本韩国一区二区三区视频_国产_区二区三区免费_亚洲av无码之国产精品网址蜜芽_中文字幕第一页乱码在线

婷婷爱九月久久夜夜 | 在线欧美精品二区视频 | 日本韩国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高清激情精品一区国产 | 中文在线字幕第一页 | 亚洲午夜福利院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