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趙娜 上海報道
4月21日,零一創投正式宣布新一期人民幣基金完成3億元首關。該基金目標規模5億元,基石投資人為安徽省雛鷹計劃專項基金,其他投資人主要包括多地國資、市場化母基金和上市公司。
“如果沒有此前多年的積累,從2016年就開始投智能制造,很難有今天新一期人民幣基金的順利首關。”今年3月,零一創投管理合伙人余璐在上海接受本報記者采訪。在她看來,如果將創投基金視為地方政府推動產業創新所配置的產品,美元基金背景和市場化基因的GP亟需做的或是“將產品重新設計一遍”。
余璐透露,零一創投新一期人民幣基金將聚焦智能制造板塊,通過對機器人、具身智能等硬科技賽道的前沿探索,助力推動國內產業鏈和供應鏈的數智化升級。在跨境出海板塊,鑒于我國在眾多領域已形成優勢供應鏈,基金將著重推動智能化產品和先進的運營經驗向海外輸出。團隊將借助跨境電商、新型服務貿易等模式,幫助企業拓展國際市場,助力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
“解碼”新基金募集
余璐是零一創投管理合伙人、人民幣基金的主要負責人。她還有另一個身份,零一的1號員工。
零一創投由前經緯創投中國區合伙人吳運龍創立。2015年是創投行業進入“VC2.0”時代的一年,零一創投以物流科技為核心切入點,差異化地開始了早期投資的布局。
其后數年,團隊基于“供應鏈視角”不斷延伸,逐漸加大對制造、渠道等供應鏈各個環節的數字化和智能化升級的投資,截至當前已投項目過百,收獲了貨拉拉、海柔創新、XTransfer、Xendit等獨角獸公司,易買工品、TYMO、小滿科技等明星項目。
2022年,憑借多只基金80%的IRR,以及一期、二期美元基金接近兩倍的DPI,零一創投在美元基金過往LP們的大力支持下順利完成第三期美元基金募集。
同一年,余璐挑起了新一期人民幣基金募集的大任。“創投基金的‘產品邏輯’正在變化。”隨著與LP的深入交流,她逐漸明確人民幣基金LP與美元基金LP的核心訴求存在顯著差異——美元LP關注投資邏輯與業績回報,而人民幣基金市場的絕對主力——以地方政府基金為代表的國資LP,更看重項目儲備,強調人才引進與產業培育。
從籌備到完成首關的近兩年時間里,讓余璐記憶最深刻的并非一日數城的奔波,而是從一打打政府工作報告和產業規劃中看到未來產業的圖景,尋找零一團隊能力儲備和目標區域產業發展的契合點。
幸運的是,在過去10年間,零一創投投資的百余個項目中,有相當一部分聚焦于智能制造領域,并在機器人、智能制造、科技硬件等政府當前重點關注的賽道多有布局。
為投資經理“加技能”
過去的兩年間,余璐見到業內好友最多的場合,并非企業股東會或行業投資論壇,而是基金管理人遴選路演會的候場室。正如近年行業媒體上常見的標題——投資人都在奔赴某城的路上。
找到“好項目”,這是人民幣LP的核心訴求落點,也是零一團隊最擅長的事。但僅有專業眼光并不足夠,零一創投需要有能力服務地方政府的產業目標,發掘出擁有“獨門絕技”和“硬核科技”的初創企業,推動他們成長為未來產業生態的主導型企業。
“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看政府報告和地方產業規劃,已成為余璐的日常。她舉例說明,比如安徽的頭部企業已經形成規模,“我們要做的是為政府作產業配套,不斷完善當地產業生態。”
零一創投沒有站在過往業績的功勞簿上,仍將自己看作“一家十幾個人的創業公司。”為了找到真正符合地方產業發展的項目,余璐和投資經理們一起研究產業發展規劃,在項目篩選中加入產業匹配度的評估指標。為了更好了解LP訴求和支持被投企業,她推動團隊內部設立了各地區的對接人,一方面及時了解地方政府產業訴求并推薦最合適的項目,一方面與當地更廣泛的業務部門接觸,以期為被投企業發展提供支持。
余璐將此稱為在“專業主義”基礎上增加“服務心態”的轉變:“政府對產業發展想得很清楚,他們接觸的GP都非常優秀非常專業。我們能做的是協助政府更高效地進行產業培育。”
這也是合伙人團隊為投資經理“加技能”的過程。“未來的趨勢下中國的投資人不僅要有精選項目的能力,也要更加了解政策導向。”她說,希望大家基于原本擅長的事情,讓投資人在挖掘好項目的同時,天然地匹配到相關地方訴求并形成“多贏”局面。
堅持雙幣基金管理模式
偉大的企業往往誕生于經濟挑戰重重之時。
“這個時候,我們得在。”回顧近年國內創投市場的慘淡,余璐引用了零一創始管理合伙人吳運龍在內部講過的一句話。當時的語境,是指無論市場高低起伏,早期投資人都要留在行業一線,能看得到項目,敢于投項目。
截至當前,零一創投共管理了四只美元基金和兩只人民幣基金。余璐說,團隊將繼續堅持雙幣基金管理模式。
“募集和管理美元基金能讓我們更好地理解世界,知道國外有哪些先進技術,和創新的模式,接觸全世界更多合作方和資源方,也能更好地幫助我們所有的被投企業拓展海外業務。”她以智能制造項目為例表示,新一期人民幣基金將更多投資商業化已經驗證、準備進入規模化擴產階段的項目,“我們過往十年積累的海外資源,將幫助這些企業的出海之路走得更平穩。”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健全創投基金差異化監管制度,強化政策性金融支持,加快發展創業投資、壯大耐心資本。
本次采訪正值《政府工作報告》發布的第二天,余璐說,“我們對行業有信心。即便悲觀者將此形容為一片慘烈的戰場,我們依然相信,這里將孕育新的生機。”
在她看來,國家支持專業性創業投資機構發展,政府資金和市場化機構一定能探索出更優化的方式。這段前行的道路上,零一創投的團隊將一直“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