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鄧浩 上海報道
在貿易環境波云詭譎的當下,如何穩住外貿外資、推動產業提質增效,成為蘇州面臨的一大考驗。
4月26日下午,2025蘇州全球招商大會上,投資3415.7億元的417個項目集中簽約,涵蓋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人工智能、機器人、低空經濟等新賽道產業項目。
某種程度而言,蘇州正在強化重大項目招引,傳遞高水平對外開放的信號,加大創新轉型。不過,令人好奇的是,蘇州的韌性來自哪里?
記者從不少與會的企業獲悉,優質營商環境和高效政府服務,供應配套健全,尤其是長三角強勁的市場需求,是其選擇不斷加碼蘇州的主因。
“六個一”服務企業
去年,蘇州就在江蘇省率先發布優化營商環境“蘇十條”,以企業實際需求為導向,政府部門放低身段,向服務型轉變,打造最優營商環境。
實際效果如何?
某外資能源企業負責人表示,“蘇州的營商服務做得非常好。我們跟蘇州、太倉的關系是最緊密的。比如企業經營上遇到很多的困難,小到工廠加裝電梯這種很瑣碎的事情,太倉市政府以及相關的城鎮街道都能給到很多支持。”
在其看來,作為外資的中國子公司,“雖然平時也參加很多招商會。我們其實是希望政府本著招商的中期目標下,在短期目標上,也可以促進所在轄區或者同一個行業內能夠串起產業資源,幫助企業發現商業機會。這一點,相對于其他城市,蘇州相關政府部門做得比較好。實話說,大部分城市的招商宣講,就是直接拉人過來,然后一頓宣講,就結束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次招商大會上,蘇州進一步介紹了服務企業的“六個一”舉措。
比如“一中心”:蘇州每個縣級市(區)、每個鎮(街道)都有企業綜合服務中心,進一扇門,就能辦所有事;“一熱線”:12345服務熱線,24小時不打烊;“一張卡”:“政策明白卡”,一卡在手、政策盡享;“高效辦成一件事”:已有企業和群眾高頻事項74個,通過多部門聯動實現多件事一次辦等。
據了解,今年以來,蘇州組織全市干部以服務對象身份辦一次業務、走一遍流程,查找堵點難點,目前已經解決了超6000個問題。
借勢先進產業鏈突圍
去年一年,蘇州新增A股上市公司5家、總數達到219家,分別位居全國第三和第五。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6家、增量全國第三,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769家、總數位居全國第四,上海—蘇州科技集群蟬聯全球第五。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蘇州更是提出,2025年要推動更多先進制造業集群向世界級邁進,加快傳統產業煥新升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生物醫藥、新能源、先進材料、光子、商業航天等優勢領域,持續壯大先進產能,搶先布局未來產業。
具體而言,蘇州將力爭高新技術產業、高技術制造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分別提高到55%和40%。設立1100億元新型工業化系列基金,新增制造業授信額度5700億元,新供產業用地2萬畝以上。支持鏈主企業并購重組、做大做強,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0家左右。
本次招商大會上,就有德國奧赫爾商用車懸掛系統項目、美國仕馳汽車核心部件項目等多個重磅項目上臺簽約,展現了蘇州在全球產業鏈中的重要地位。三菱電機執行役社長漆間啟表示,蘇州已成為機器人與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地,集團新設立的研發公司將聚焦智能制造。
蘇州某先進制造業公司銷售負責人就對記者表示,“從產業配套來看,蘇州本地以及長三角其他區域,供應體系完善,而從我們所在行業來看,長三角客戶的需求更為強勁,因此雖然我們總部位于深圳,依舊將生產基地建在了蘇州,同時今年以來訂單已經翻倍,正準備擴大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