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龐成 廣州報道
4月28日,廣西目前資產規模最大的單一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桂林銀行發布2024年年度報告。
整體來看,在宏觀經濟形勢復雜多變、銀行經營普遍承壓的背景下,桂林銀行業績增速仍顯現出一定的韌性。報告顯示,2024年,該行實現營業收入109.38億元,同比增長5.56%;實現凈利潤22.80億元,同比增長10.21%。
該行資產規模亦實現穩步擴張,繼2023年突破5000億元關口后,繼續保持合理增速。截至2024年末,該行資產總額為5415.30億元,較上年末增長7.08%。該行貸款總額3311.58億元,較年初增長12.60%,其中公司貸款余額2575.48億元,同比增長17.62%,個人貸款余額736.10億元。
監管指標方面,該行資本充足率為11.67%,撥備覆蓋率為131.94%,流動性比率為75.45%,不良貸款率為1.68%,主要監管指標符合監管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是金融業做好“五篇大文章”的首個完整年度,該行亦在報告中交出了其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首張成績單。
“五篇大文章”信貸投入近千億
據了解,為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2024年,桂林銀行制定《桂林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系列行動方案》 。
桂林銀行表示,上述方案旨在構建該行與金融“五篇大文章”各領域全生命周期發展相適配的業務模式和體制機制,持續加大金融資源投入,強化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精準支持力度。
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末,桂林銀行在金融“五篇大文章”領域的各項貸款余額實現1176.77億元,年內累計投放995.29億元。
具體來看,在科技金融領域,該行通過成立科技金融領導小組,制定科技金融專項行動方案等,不斷完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截至2024年末,該行科技型企業貸款余額301.13億元,同比增長32.72%,累計支持生物醫藥、醫療、信息技術、新材料等高科技含量產業企業953戶。
在綠色貸款領域,該行深化探索“生態廣西、綠色鄉村”綠色金融特色發展模式,截至2024年末,該行在廣西全區設立了49家綠色金融專營機構,打造“碳中和”網點6家;運用碳減排支持工具投放碳減排貸款余額7.17億元;綠色貸款余額416.08億元,同比增長20.08%。
在普惠金融領域,該行全年累計投放“桂惠貸”269.10億元、運用支小再貸款資金158億元,有效降低相關企業融資成本超2億元。截至2024年末,該行民營貸款余額為1659.04億元、普惠小微貸款余額426.30億元,分別同比增長5.55%、13.07%。
在養老金融領域,該行加大對銀發經濟、健康和養老產業的信貸投入,運用“桂惠貸-文體旅康養貸”產品,降低康養旅游企業融資成本,推動養老金融領域創新發展。截至2024年末,該行養老金融領域貸款余額為1.06億元。
在數字金融領域,該行通過激活數字技術、數據要素,賦能業務運營、豐富應用場景。例如,該行開發了“桂銀查查”“數字桂銀”兩大數據產品,自主研發虛擬數字人累計提供超29.6萬次服務,輻射客戶超590萬人;基于大語言模型搭建多種類型鄉村AI應用場景,將鄉村金融工作中難以處理的非結構化數據、通用文本數據解析納入鄉村數據庫,形成了初具規模的鄉村金融數據庫。
持續推動金融資源下沉縣域鄉鎮
在城商行加速轉型的背景下,近年來,桂林銀行選擇以“三農”市場作為該行突破點,在全國銀行業中提出做“服務鄉村振興的銀行”,系列舉措受到行業關注,報告亦披露了該行在上述領域的新進展和新做法。
“2024年,我行深耕鄉村金融沃土,堅持以突破性發展為目標導向,精細化管理推動鄉村金融各項穩健發展,夯實鄉村金融護城河。”桂林銀行在報告中表示,2024年,該行進一步打通了農村信息不對稱的堵點、難點,加強與涉農經營主體有機聯系,不斷優化升級更符合鄉村風土人情和社會治理特色的資產下沉機制,引導分支機構因地制宜推動金融資源更高效合規下沉至縣域鄉村。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該行縣域貸款余額1097.99億元;涉農貸款余額833.79億元,同比增長12.66%;設施農業貸款余額110.9億元;新型農業主體貸款余額139.26億元,同比增長11.04%;在廣西全區打造服務鄉村振興示范點600家,金融服務覆蓋廣西三分之一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在深化農村金融服務的同時,社區金融亦是該行近年來發展的另一大亮點,2024年正是該行布局社區金融板塊十周年。
2014年7月,該行首批共10家社區支行獲廣西銀監局批復設立,正式開始發展社區金融;2017年12月,開始探索服務“三農”新模式,桂林銀行14家鄉鎮一級小微支行開業,其社區金融服務進一步下沉農村地區。隨后,該行的社區支行、小微支行數量及業務規模迎來快速增長。
經過10年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末,該行在廣西累計設立社區/小微支行683家,社區網點數量位居全國城商行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不斷織密金融服務的網絡,該行亦嘗試進一步深化社區金融的服務內涵,將社區/小微支行更深度地嵌入社區基層網格,積極融入人民群眾、融入小微經濟、融入基層治理,多方聯動為社區網點周邊居民和小微企業提供專業便捷的“金融+非金融”服務,有效推動金融資源向社區網格覆蓋、金融需求在鄰里之間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