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翁榕濤 佛山報道
如何看待小米集團要競爭家電行業前三?美的集團(000333.SZ)的未來發展方向在哪里?
近日,美的集團在位于佛山順德的全球總部大廈召開了2024年度股東大會。當天董事長方洪波身體雖然有些不舒服,但還是堅持出席會議,與多位公司高管共同向在場的上百位投資者回答了關于小米帶來的市場競爭、行業護城河、關稅、海外市場、醫療器械、人形機器人等相關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在談論企業接班人以及小米競爭等較為敏感的問題時,方洪波也并未回避,而是用一種坦誠、詼諧的方式進行回應。
談小米競爭:盯著家電的企業在戰略上已經輸了
與格力電器(000651.SZ)董事長董明珠的高調敢言相比,方洪波顯得低調而又謙虛。然而,方洪波近日一改低調作風,在輿論場較為活躍,不僅公開談論企業接班人問題,而且對于市場競爭以及家電行業的發展拋出了許多自己的獨特見解。
今年5月初,在董明珠連任董事長一職不久后,方洪波在一場分析師會議上同樣被問到企業接班問題,他表示“已有六七個可隨時接班的人”,同時認為自己只是美的集團的一個過客,不需要被任何人記住。
同時,方洪波在接受媒體專訪的時候,被問及如何看待小米的競爭,方洪波表示,“戰術上我重視小米,但戰略上我并不害怕小米進來。很長一段時間,家電行業的格局有點固化了,小米進來對家電行業是好事。我們一路不斷地在學習它。”
去年,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拜訪美的集團,稱大家電業務要成為全國前三;今年5月17日,盧偉冰進一步表示,2025年小米空調銷量將進入國內前三,計劃2030年沖上國內前二。
方洪波對此提出疑問,小米如果要進入家電行業前三,那么需要擠掉現在的家電三巨頭美的、格力和海爾其中哪一家?
今年以來,小米在空調市場掀起低價競爭,其大家電業務收入在今年一季度同比實現翻倍增長。因此,在此次股東大會上,有投資者希望方洪波更深入地闡述關于小米入局競爭的觀點。
“我們在戰略上并不懼怕小米。”他在現場闡述了三個主要原因,一是家電行業門檻較低、高度競爭,已經經歷過多次紅海競爭,打法固定,也沒什么新的招數;二是家電行業的增長空間也比較小,價值鏈的降本增效你能做到,別人也能做到;三是即使有哪家企業可以勝出,都是一場巨大的消耗戰,無論是小米還是追覓,或者是原來幾個頭部玩家。
“我堅信,家電行業里誕生偉大的高科技企業的可能性沒有。”方洪波補充說,無論是誰,現在還進來家電行業競爭,在戰略上已經輸了。
有投資者提問美的集團“護城河”在哪里?方洪波表示,“美的現在并沒有形成自己的護城河”。
他認為,家電行業和鋼鐵、水泥行業一樣有生命周期,美的現在是想把自身家電業務的周期改造得更平緩一些,通過業務模式變革、高端結構調整以及往海外走等方式延長第一條曲線的發展周期,同時推動第二條曲線TO B業務和家電行業形成完美的銜接,形成“增長接力”的態勢。
方洪波認為,做附加值高的產品才是符合產業規律的,不論日本還是美國,那些穿越周期、基業常青的企業,一定是實現了產業升級。
以西門子、飛利浦、三星、索尼等國外知名企業為例,都以家電業務作為起家生意,但后面都陸續轉型了,一方面把家電業務剝離賣掉,另一方面轉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產業。
談未來發展:堅定看好醫療器械、人形機器人等領域
在此次股東大會上,方洪波和其他高管也分享了自己對家電業務和TO B業務的未來發展觀點。
對于國內家電市場,美的集團董事、副總裁兼智能家居事業群總裁王建國表示,去年“以舊換新”政策實施后,萬元以上高端家電銷售比較火爆,甚至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態。
而今年不同品類有不同表現,空調雖然價格下行,但增長趨勢較好,今年5月份空調的安裝量同比增長超50%。但廚電比如洗碗機等品類環比下滑,可能與地產相關。
過去幾年美的在“加法”方面做的比較多,就是不斷加功能和高端化,而在往下走的方面做的比較少,這方面的力度不夠,接下來要增加入門級產品,高端、低端都做,其他同行也是這樣,預計下半年國內家電市場的品牌集中度還會提高。
對于關稅的影響,王建國認為,2024年美的集團在美國的業務收入僅占總收入的6%,其影響相對有限。
此外,基于生產基地的全球化布局,美的在海外已經有23座工廠,以空調為例,美的有7到8個國家的海外工廠可以對美出口。到今年6月底,美的將實現95%向美出口產品在海外基地生產,可以有效避開關稅問題。同時,在新的全球化背景下,美的將做更多區域化供應鏈的準備,所有品類客戶可有三個國家工廠的選擇。
談及TO B業務的時候,方洪波認為,“我們的目標是希望未來兩塊業務各占50%的時候,第一曲線和第二曲線能形成增長接力。”美的集團ToB業務選擇的邏輯是產業升級、國產替代,比如公司的醫療板塊、機器人板塊都是資本密集度高、附加值高的行業。
提及對醫療板塊未來的規劃,方洪波稱,目前公司對醫療業務板塊的投入也是堅定不移的,對醫療板塊的定位很清晰——影像診斷設備。
方洪波認為,國內醫學影像診斷設備市場巨大,并透露不排除公司今年會有一些其他的動作來補充醫療板塊的業務結構。具備一定基礎后,也不排除未來會成立醫療事業部。
華創證券的研報顯示,“GPS”(GE醫療、飛利浦、西門子醫療)占據全球醫學影像市場份額的前三名,2023年全球醫學影像市場規模約483億元,“GPS”三家市占率合計達到79%。而飛利浦、西門子都是美的一直在研究的對標企業。
對于當前火熱的人形機器人賽道,方洪波稱,堅定看好機器人業務,目前在這方面也有很大的布局和研發投入,“家庭人形機器人未來會怎樣,我們團隊在跟進、探索。未來怎么發展,現在很難下結論。”
有投資者提到企業管理中的“人治”問題,認為某些企業較為依賴管理層,提問美的的公司發展是否會依賴個人。
對此,方洪波表示,“其他企業我不太知道,但是我覺得美的應該是不存在這種情況。美的集團過去沒有依賴過創始人,今天也沒有依賴過我,我相信未來也不會依賴某個人。美的集團是靠公司治理實現更健康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