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寧
由后浪出版社出版的《新收入》一書非常有趣實用,作者錢婧旨在做一本“寫給每個人的金錢焦慮自救指南”。因此,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關于個人如何管理自己財務,尤其是如何增加新收入的。書的封面赫然寫著“沒有人不需要創造新收入,因為沒有一種人生的色彩能夠被一份月薪定義”。
書的結構非常清晰地分為“內核、行動、認知、聯結”四個部分。“內核”部分,旨在點燃你的新收入引擎,就是說從意識方面喚醒你對“新收入”的渴望,讓讀者主動編織為自己財務兜底的安全網。在這個部分,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對個人收入的看法,而不僅是流于表面。作者從東亞社會文化及其財富觀等角度出發分析了一部分人對金錢的羞恥感由何而來,只有認識到這些“羞恥感”從哪里產生的,才能捋順我們和金錢的關系。并且,作者也認為,人們包括知識工作者賺錢不是一種墮落。只要建立與金錢的健康關系,則可以大大方方地尋求一些新收入,而這顯然要基于自身人力資本的“含金量”,當然賺取新收入要依法守規。
在這一部分中,作者還提出了幾個有意思的概念,比如“就業力”和“收入力”?!熬蜆I力”指的是個人在快速變化的就業市場里擁有的持續競爭力,作者用這個術語來闡明,一個人不是工作看似穩定舒適(可能伴隨著行業衰退、個人技能僵化貶值、職業天花板等)就有“就業力”,而是應該具有在變化世界和職場中的持續競爭力。也就是說,個人就業舒適區的邊際效用會逐步遞減,而如果擁有就業力則可以讓你保持應變能力、持續的競爭力,迅速適用不同的工作崗位?!笆杖肓Α敝傅氖菓{借多元化新收入來源、投資組合以及持續市場化的人力資本迭代,構建出更抗風險的新收入結構的能力。顯然,“收入力”強調多元化收入,契合本書的主旨。
第二個部分“行動”講的是如何讓財富“落袋”的新收入方法論,作者認為人們需要獲悉“51分原則”,即個人能力不需要達到100分、90分、80分……只要在某領域的能力評分能達到51分,你就可以開始新嘗試,并且開始時不需要B計劃,也不需要太介意有無志同道合的人和你一起開始新嘗試。基于你自身的人力資本和現有條件、認識與判斷,可以先嘗試。比如,你想研發出口味獨特的甜點,可以盡管先試,且此時尚不需要“量產”。作者這里寫到的與當下新經濟里的一些業態非常相似,小眾而有特色的網店、有個性而有真知灼見的知識自媒體等等,當然這一切都要基于你的稟賦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這個部分總結的獅子、牛和鴕鳥工作模式,是一種高效安排個人時間和工作的方法論,大家每天可以為自己設定三個籃子:獅子籃子里是你每天需要完成的高光任務,具有優先級;?;@子里裝的是個人事務性任務;鴕鳥籃子里裝的是可以暫時緩一緩的事務??梢哉f,這種安排個人工作事務的方法,適合大多數人。
第三個部分“認知”,主要講的是洞察價值真相的商業思維,強調個人要打造自己的互聯網熟人社會,在自媒體時代打造個人品牌。這一部分的內容,我們再熟悉不過了。在一個被各種信息、自媒體包圍的網絡環境里,你所選擇閱讀和觀看的也只是一部分,并且你需要甄別這些真假信息。而當你想靠自媒體創業賺取收入時,你首先需要做一個有個人特色的、有個性與率真的博主,堅守真實與底線是必要的。當然,你可以在這個基線之上,在節目中制造一些吸引人的東西。作者這里說“不要完美,要漏洞百出”,其實是強調做個人IP有時需要讓讀者看到一個人的個性、弱點、缺陷、沖突和矛盾,而不是完美的人,真實遠比演繹更動人。不過,在此過程中仍應該強調上述基線。否則,你的客群、互聯網熟人圈也是不穩固的、不可持續的。
除此之外,這一部分講述了許多具體的在自媒體時代“做自己”的方法論,還有如何梳理銷售的產品、如何跟單和交付、如何把握利潤、如何投放、如何把握公眾號發稿的最佳時間等等,可以為個人建立這個領域的初步認知,大體了解周圍經濟世界一些最簡單的商業過程是怎樣的。
第四部分“聯結”是一個收尾,開頭對“聲譽”的強調與第三部分的內容完美串聯了起來。聲譽的本質就是大家對一個人的集體認識和定價,是一種信用背書,管理自己的聲譽,就是管理自己在他人那里的算法。我們日常的聲譽維護,就是不斷給算法提供“語料”和“排序”,去校準它。作者認為,聲譽可以幫我們提高財富,財富也可以幫我們維護聲譽。當然這個閉環中有時也會夾雜一些變量,但本質上是行得通的。
本書里所講的例子、方法論傾向于基于知識群體,可能跟作者的職業有關。作者也在書中講了自己作為學者進行直播和讀者互動的例子。另外,本書還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語言幽默生動有趣,這是一本書能夠吸引人的關鍵要素之一,比如作者開篇就寫到,“日益增長的年齡和不匹配年齡的收入,讓我們始終無法與金錢達成真正的和解”,“如果和錢的關系不擰巴,那么賺錢、攢錢和花錢其實都是一種舒適的自我舒展”等, 讓人讀來有點忍俊不禁。
當然,仍需強調,這本書并不是一味宣揚物質主義,它事關職業成長、職場歷練、財富意識、創新與開拓的勇氣等,也不是鼓勵人們不要主業專搞副業,而是強調個人能力的不斷延展和積極鍛造適應快速變化世界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