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晚,第十五屆全運會開幕式上,一方晶瑩剔透的環形“水舞臺”驚艷亮相——
中華白海豚追隨著文明之船,在海水里跳躍;鰲魚在海天一色的空間悠游;芭蕾舞者踏浪而舞,粵劇名伶臨水而歌;詠春和南拳武者招式凌厲,攪動一池激越;火炬手,亦是踏浪而來,在海的意境中,升騰起十五運會的圣火。

多重視覺效果疊加,將“大海請進了體育場”。美輪美奐的呈現,不僅源于藝術的靈感,更依托于舞美科技的有力支撐。
南方+記者專訪開幕式藝術總監陳維亞、總制作人王銳祥、視頻總設計王之綱、燈光總設計于卓和特效總設計王力,解讀舞美巧思及背后的“隱形科技”。
創意與實現>>
如何把大?!罢垺边M體育場?
開幕式選擇“水”作為最核心的視覺語言,自有深意。
“粵港澳三地共同主辦全運會,我們自然聯想到三地多水,聯想到海天一色的景象和大海的胸懷。”藝術總監陳維亞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整個開幕式從儀式到表演,都緊緊抓住了‘水’這一物質元素,使其具有水靈靈的藝術靈氣。”
這一切的載體,正是那個令人驚嘆的“水舞臺”。
總制作人王銳祥分享了這一設計背后的巧思——“水舞臺”的設計踐行了本次開幕式“簡約”的核心理念,用創意而非人海戰術來營造飽滿的舞臺效果。他解釋道:“體育場空間宏大,容易顯得空曠。環形舞臺的視覺引導,能將觀眾視線從超過2萬平方米的場地,聚焦至5000平方米的核心表演區。僅3000多名演員在廣闊的體育場里,也可以演出千軍萬馬的聲勢?!毙Ч胺Q“四兩撥千斤”。

更妙的是,廣東的多雨天氣反而成了“神來之筆”。王銳祥說,團隊將彩排期間的雨水收集起來,直接融入設計,打造出獨一無二的“水舞臺”,巧妙化解了實際排演中的積水難題,更成就了意想不到的藝術美感。
然而,將“水”引入體育場館,并非易事。
“科技的應用,‘藏’在看不見的幕后?!碧匦Э傇O計王力透露,為了把水“挪”進主場館,團隊為奧體中心配套了復雜的排水系統、凈水系統。“這是一個科技含量很高的工程?!彼M一步說明,“上千名演員每天進出舞臺,水質很容易被污染。我們為此定制了專門的排水系統,并配備水質監測設備,確保水質清潔?!?/p>
這些設施的搭建還需保護場館內原有的跑道與草地,不能破壞地面基礎設備,因而需要輕量化的設計。此外,為了“水舞臺”的呈現,團隊在防水材質的選擇上也下了功夫,針對舞臺的地板和演員的膠鞋都專門進行了防滑處理。
裸眼3D+網幕屏+頂級燈效>>
科技點亮視覺“名場面”
本屆開幕式演出分為“同根同源”“同心同緣”“同夢同圓”三大篇章,在科技賦能之下,每個篇章都呈現了多個視覺“名場面”。

在第一篇章中,一只采用裸眼3D技術呈現的中華白海豚靈動躍現,串聯起千年的海洋文化與絲路文明。視覺總設計王之綱透露,環形舞臺的設計在近年來國家重大文體演出中尚屬首次。他解釋道:“雖然環形結構給視頻設計帶來挑戰,但也為真實與虛擬、物質與數字之間的融合轉換提供了可能?!?/p>
依托這一結構,視頻團隊打造了豐富的裸眼3D視覺內容。
第二篇章中,多重轉動的齒輪符號立體浮現于環形地面,既象征時間流轉,也寓意廣東作為近現代民主革命策源地,曾推動中國革命歷史巨輪滾滾向前;第三篇章則以城市建設的立體畫面,展現中國經濟騰飛的壯闊圖景。“環形結構增強了空間縱深感,令視覺張力更為澎湃。”王之綱說。
在第三篇章的開篇音樂《嶺南春早》中,裸眼3D技術與地面環形屏幕更是共同構建出“懸浮舞臺”的奇幻效果。芭蕾舞演員翩然起舞,漫天飛花與城市建筑交相輝映,盡顯廣州“花城”的浪漫風采。
王之綱介紹,開幕式采用的“網幕屏”由9塊獨立屏幕組成?!八鼈儾皇且徽麎K連續屏,而是分割開的,每一塊都有獨立的藝術語言?!?/p>

這種“不連續”,成為視覺創意的突破口。“我們很少鋪滿屏幕,而是充分利用這種透明、分割的特性,營造出動態、空靈且富有表演性的視覺效果,各個環節的表現力因此更為突出。”王之綱說。
除了視頻呈現,唯美的燈光同樣令人印象深刻。
在點火儀式中,當火炬手接過火炬時,臺階上傾瀉而下的是用燈光打亮的藍色海水,形成晶亮的浪花?;鹁媸帜媪鞫希@藶樗屄贰獰艄饪傇O計于卓視此畫面為整場燈光設計的“高光時刻”,寓意“取之于海,用之于?!?。
在于卓看來,燈光不僅是照明工具,更是一種表達語言?!罢麍鲩_幕式的燈光效果,可以說是宏觀又不失細節,精彩與色彩并存。”他評價道。
本次開幕式的科技應用,不僅服務于藝術表達,也彰顯了“灣區制造”的硬核實力。于卓透露,開幕式燈光全面使用國產設備,具備高照度、高色彩還原度、低功耗等優勢,同時實現非常真實的膚色還原和色彩表現。

王力進一步補充,大灣區在燈光音響制造業方面,已居全球領先地位?!斑@次開幕式使用了大量全球尖端的音響與燈光設備,其規模之豪華、效果之絢爛,在國內外大型活動中都極為罕見?!?/p>
(來源:南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