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動中國資產!四季度外資調研超千次,股票持倉升至1.1%

2025年11月17日 21:06   21世紀經濟報道 21財經APP   易妍君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易妍君

隨著新經濟動能加速積聚,外資機構不斷加倉中國資產。

據瑞銀投資銀行最新統計,2025年三季度,外國機構投資者進一步增持中國股票。投資范圍不同的基金(全球/新興市場/亞洲)均小幅提高中國倉位。全球前40大投資機構的中國股票持倉也升至1.1%,為2023年一季度以來的最高水平。

加倉方向上,國際投資者增持最多的行業包括醫療保健、保險、能源和材料以及互聯網。

今年四季度以來,外資機構依舊對A股上市公司保持密切關注。據Wind統計,10月1日—11月14日,外資機構調研A股上市公司的總次數接近1300次。其中,高盛(亞洲)證券有限公司、花旗環球金融亞洲有限公司、摩根士丹利亞洲有限公司的調研次數排名靠前,分別為44次、30次、23次。

在外資機構看來,A股市場中長期表現的核心邏輯根植于中國制造優勢,隨著政策對部分產業“內卷式”競爭的調控,中國制造優勢最終能夠在盈利能力上得以體現。

(資料圖)

加倉中國資產

今年三季度,部分外資機構對包括A股、港股在內的中國資產展現出濃厚興趣。

瑞銀投資銀行中國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近日發表中國股票策略稱,2025年三季度,外國機構投資者進一步增持中國股票,本季度低配比例從-1.6%升至-1.3%。與上季度不同,投資范圍不同的基金(全球/新興市場/亞洲)均小幅提高中國倉位。全球前40大投資機構的中國股票持倉也升至1.1%,為2023年一季度以來的最高水平,但仍低于2020年約2%的峰值。

“我們跟蹤約800只將中國股票納入其基準的主動型外國基金,它們共持有2700億美元的中國股票。總體而言,2025年三季度這些基金將其中國低配比例減少30個基點至-1.3%,這是自2022年四季度以來最輕的低配水平。”王宗豪分析。

按行業分,國際投資者增持最多的行業包括醫療保健、保險、能源和材料以及互聯網,減持了汽車和科技。

值得一提的是,三季度以來,南向和北向資金趨勢呈現一定分化。

王宗豪指出,從滬深港通的角度看,南向資金流入仍高達560億美元,與2025年一季度創紀錄的水平持平,所有行業均錄得凈流入。可選消費品成為買入最多的行業。并且,南向投資者在三季度還買入金融、醫療保健和IT,這一趨勢總體保持到四季度,金融和可選消費品仍是買入最多的行業,而能源、材料和通信服務的資金流入也增多。然而,10月以來,醫療保健行業出現資金流出。北向投資者則減持金融、必需消費品和公用事業,IT是唯一錄得凈流入的行業。

若與今年二季度對比,主動型外國機構投資者有選擇地買入成長、高beta行業(醫療保健、保險、互聯網、消費)和“反內卷”受益者(能源和材料、可再生能源),但賣出汽車和科技,整體上逆轉了上季度的模式。

事實上,在A股市場,從QFII的動向也能窺探外資的態度。

Wind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法國巴黎銀行、摩根大通證券、摩根士丹利、阿布達比投資局、摩根士丹利、瑞士聯合集團等多家知名外資機構均加倉了A股股票。增持方向上,QFII重點加倉了銀行、電氣設備、化工、軟件服務等行業的個股。

另外,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亦獲得外資機構增持。例如,剛剛披露完畢的美股持倉報告(13F文件)顯示,今年三季度,知名對沖基金TT國際資產管理公司(TT International Asset Management)、美國大型對沖基金沃爾弗林資產管理公司(Wolverine Asset Management)、花旗集團均增持了阿里巴巴。此外,中概股拼多多、百度也分別獲得多家外資機構的加倉。

密集調研A股公司

四季度以來,外資機構依舊對A股市場保持密切關注。

據Wind統計,10月1日—11月14日,外資機構調研A股上市公司的總次數達到1288次。其中,高盛(亞洲)證券有限公司、花旗環球金融亞洲有限公司、摩根士丹利亞洲有限公司的調研次數排名靠前,分別為44次、30次、23次。

從被調研的對象看,華明裝備、奧普特、聯影醫療、漢鐘精機、奧比中光-UW、匯川技術分別獲得92家、82家、71家、45家、44家、43家外資機構調研,為最受歡迎的6家上市公司。其中,華明裝備、匯川技術均來自電氣部件與設備行業,奧普特、奧比中光-UW均為電子設備和儀器行業的個股。聯影醫療、漢鐘精機則分別來自醫療保健設備、工業機械行業。

具體到投資方向上,外資機構比較看好AI、工程機械、有色金屬、中國制造優勢等領域的機會。

在摩根資產管理中國副總經理兼投資總監杜猛看來,A股市場整體估值仍然合理甚至處于相對低估,國際投資者和國內居民部門對中國權益資產的配置比例也還在相對低位,這意味著隨著政策的作用產生和經濟的觸底復蘇,市場仍有較大的修復空間。

“行業上,我們依然關注AI所帶來的變革性機會,我們會持續跟蹤,力爭尋找更多的投資機會。此外,在工程機械、化工、動力電池、有色金屬的等行業,我們都看到了許多機會,甚至部分傳統行業也在醞釀機會。”杜猛表示。

摩根士丹利基金指出,近期海外市場波動較大,主導因素是美聯儲的貨幣政策,隨著幾個聯儲委員的鷹派言論及部分宏觀數據的缺失,投資者對美聯儲在12月降息的預期持續下降;同時,有關AI泡沫論的聲音增多,科技股回落。

該機構認為,海外因素對中國資產的影響較以往弱化,原因是越來越多投資者開始扭轉對中國長期經濟的悲觀看法,轉而認識到在新舊動能轉換過程中體現出了的制造業的韌性及優勢,因此,A股市場中長期表現的核心邏輯就是中國制造優勢,隨著政策對部分產業“內卷式”競爭的限制,中國制造優勢最終能夠在盈利能力上得以體現。

此外,基于最新政策導向與產業趨勢,富達基金基金經理張笑牧重申了對人工智能、航空航天、低空經濟及創新型大消費賽道的看好,并對“十五五”期間中國社會經濟的創新轉型與高質量發展充滿信心。

展望后市,外資流入中國資產的趨勢能否延續?

招商證券策略研究團隊預計,12月美聯儲降息延續,并將于12月結束縮表,緩解流動性壓力。海外資金有望進一步流入港股。

同時,中金公司研究團隊指出,在國際貨幣秩序重構背景下,A股在全球資金再平衡中的吸引力正在增強。考慮到當前外資持股占A股流通市值仍然偏低,該團隊認為未來增配空間仍然廣闊,隨著內外資金流入與市場賺錢效應形成正反饋,或將進一步鞏固流動性對市場的支撐作用。

關注我們

欧美日本韩国一区二区三区视频_国产_区二区三区免费_亚洲av无码之国产精品网址蜜芽_中文字幕第一页乱码在线

亚洲精品∧v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久久少妇 | 亚洲黄十八禁在线网址 |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99 |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色 | 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牛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