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記者鄭瑋、魏彤 廣州報道
廣州酒家上線“食在廣州 燃動十五運會”粵味套餐;陶陶居推出冠軍大蝦餃、全運籃球包、三味金牌酥三款特色廣式點心,十五運會舉辦期間憑相關證件到店消費可享8.8折優惠;點都德研發臘么香芋泥餃、厚芋泥綿綿堡兩款寓意"紫定能贏"的芋泥主題點心,12月31日前憑十五運會門票堂食消費可享點心9折優惠......
近日,來到廣東的食客迎來了一場盛大的餐飲消費“折扣季”。
11月9日,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簡稱:十五運會)在粵港澳大灣區開幕。面對國家級體育賽事帶來的盛大流量,南方財經記者注意到,廣東多地餐飲商家均推出了十五運會特別“菜單”,并密集上線了一系列優惠折扣,意在借力“票根經濟”模式,將十五運會的龐大流量轉化為餐飲消費增量。
廣東一直是餐飲消費大省,2024年全省餐飲收入5904.9億元,居全國首位。但2025年以來,廣東餐飲收入增長相對承壓,前三季度增速低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對此,艾媒咨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表示,現階段餐飲業增長承壓,主要受行業內部供需匹配錯位及外部競爭分流等因素綜合影響,下一步關鍵在于順應新消費需求,推動餐飲業態創新升級。
11月14日,國務院常務會也部署增強消費品供需適配性進一步促進消費政策措施,指出增強供需適配性是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暢通經濟循環的有效舉措,要以消費升級引領產業升級,以優質供給更好滿足多元需求,實現供需更高水平動態平衡。
以十五運會的舉辦為契機,廣東餐飲企業正探索推動品類創新、優化場景化體驗,逐步走出從“價格戰”向“價值戰”轉型的下一步。

(十五運會賽事舉辦期間,廣東多家餐飲、食品商家推出消費折扣 。鄭瑋/攝)
廣東端出十五運會“特色菜”
最近,南方財經記者走進點都德發現,十五運會主題新品“臘么香芋泥餃”已經端上了不少食客的餐桌。
“我們幾乎每天都會來喝早茶,這幾天上新的香芋泥餃,味道混合了粉糯芋泥與廣式臘味的咸甜味,既順應時節,又有獨特風味。”街坊李先生告訴南方財經記者,加上同行人拿著全運會相關證件,這一餐還能享受九折優惠。
為呼應十五運會盛事,點都德品牌管理部、品牌總監朱曼華告訴南方財經記者,茶樓目前已研發推出六款融合運動創意與時令特色的點心,其中包括將大閘蟹與乒乓球創意結合的“蟹蟹乒乓球”,寓意開球必勝,還有手作籃球造型的“MVP灌籃包”,以及選用廣東樂昌芋頭、祝愿運動員“紫”定能贏的芋泥新品等。
在另一家廣州老字號陶陶居,全運會元素也融入了冠軍大蝦餃、全運籃球包、三味金牌酥三款特色新品之中。
“其中,冠軍大蝦餃的餃皮受到全運會會徽的繽紛造型所啟發,創新使用了三種顏色,以菠菜汁、胡蘿卜汁、紅米汁,渲染的顏色分別代表了粵港澳三地。繽紛多彩的外皮搭配上藤椒味的小龍蝦、海參等餡料,充分體現了廣州美食的包容性。”陶陶居酒家市場部王經理表示。
自帶龐大流量的十五運會是一個重要的消費時點。包括點都德與陶陶居在內,南方財經記者注意到,廣東多家餐飲名店近期均推出了十五運會特別“菜單”,并密集上線了一系列優惠措施,力圖最大限度將來粵在粵的龐大人流轉化為實在的餐飲消費增量。
廣東省旅游控股集團旗下白天鵝賓館就推出客房專屬優惠,入住賓客憑全運會、殘特奧會票根,可享受玉堂春暖、風味餐廳、流浮閣咖啡廳晚市8.5折優惠。同期,白云賓館入住賓客憑全運會工作證或者賽事門票入住,可享受會員優惠價,酒店本月上線的“跟著全運會品美食”茶點套餐也已出售超百份。
“特別菜單”紛紛上線,各地餐飲消費帶動效果如何?
朱曼華告訴南方財經記者,從十五運會舉辦開幕式到11月13日,點都德在廣、佛、深、珠四城的門店,工作日日均客流與早午市營業額均較活動前提升近10%,現場排隊取號數增長超過一成,直觀印證了賽事對線下消費的強勁拉動。
王經理也留意到,全運會帶動非常多游客來廣州游玩、消費,陶陶居幾乎每家門店日均客流都有明顯提升,尤其是在廣州相關景點周邊的門店,其中陶陶居第十甫路總店10月—11月客流同比提升20%。
來自湖南的季先生就表示,“我們平常也很喜歡吃口味蝦,這次在陶陶居喝早茶品嘗到了不一樣的口味蝦做法,非常新鮮。憑借觀看賽事的門票,很多餐廳包括我們住的酒店都推出了優惠活動,希望我們下一屆舉辦全運會的時候也可以有這么多的惠民優惠。”
“從行業視角看,體育盛事的價值遠超短期業績。它讓一盅兩件的廣府飲食文化,突破了本地生活圈,成為連接八方來客的鮮活紐帶。我們觀察到,不僅本地家庭消費增加,許多外地游客也專程前來打卡,這為廣府點心文化的傳承與推廣提供了重要契機,這種品牌與文化影響力的雙重提升,也正是體育賽事為餐飲業帶來的深層價值與長期動力。”朱曼華表示。

(十五運會賽事舉辦期間,廣州多家餐飲名店推出十五運會主題新品,圖片來源:點都德)
餐飲大省尋路消費新增量
作為餐飲消費大省,餐飲收入一直是廣東消費版圖的關鍵一角。2024年,廣東全省餐飲收入達到5904.9億元,位居全國首位。但2025年以來,廣東餐飲收入增長相對承壓,前三季度全省餐飲收入增長2.1%,低于同期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2.8%)。
“2025年全國大部分地方都出現了餐飲行業增長相對趨緩的情況,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我認為還不是消費信心和消費預期的問題,關鍵是產品的轉型升級沒有跟上消費需求的轉變。同時,多元化娛樂社交方式的出現,也對線下餐飲消費形成一定的替代和分流。”張毅表示。
在此背景下,十五運會帶來的賽事流量如何轉變為餐飲業發展的新增量?
對此,張毅認為,十五運會的舉辦能夠為區域餐飲商家帶來短期增量,但長期來看餐飲業回暖發展還是需要注重打造更具影響力的特色品牌,“一方面需要政策精準發力,聯合平臺企業持續刺激區域性、品類性餐飲消費,另一方面應結合現階段消費者的新訴求,推動餐飲業態創新、升級,并探索與嶺南文化元素相融合,通過強品牌營銷,形成特色,這非常重要。”
財通證券研究所發布《餐飲供應鏈專題:經營拐點漸現,價值重估在即》研究報告(簡稱:報告)也表示,目前中國餐飲行業已經進入慢增長周期,門店不再是迅速擴張的時代,更應該注重產品高質量發展和合理的渠道運營。其中,在品類創新層面,核心是跳出單一產品思維,以場景和體驗為驅動重塑價值。
具體來看,報告表示,一方面,可通過跨界融合拓展消費場景,利用不同業態的功能互補,滿足消費者多元化需求,同時提升門店客流量與復購率,尤其適合中小餐飲企業結合自身定位靈活落地。另一方面,可打造沉浸式體驗模式,通過環境營造、文化融入等方式,構建差異化的就餐體驗,滿足消費者對“體驗感”“儀式感”的需求。
朱曼華也向南方財經記者表示,今年1-10月,點都德全國門店營收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在復雜的市場環境中保持了整體經營的穩定,這一態勢的維持,有賴于公司在保持品類創新頻率、持續推進品牌跨區域發展等多個方面的努力。
在省級層面,更多行動正在落地。
11月14日,廣東省商務廳正式對外發布“廣東美食地圖”,精選出全省21個地市推薦的近300道地標特色美食,消費者只需掃碼獲取專屬頁面,點擊定位坐標,即可一鍵導航直達尋味目的地。據悉,“廣東美食地圖”覆蓋廣府菜、潮汕菜、客家菜等粵菜流派,并推薦眾多特色餐飲門店打卡地,意在進一步激活冬季餐飲消費市場,推動餐飲消費持續升溫。
“十五運會為我們帶來了大量新客群。我們正積極將這份賽事熱度轉化為品牌認同,使其成為支撐企業長期發展的寶貴客源與品牌資產。”朱曼華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