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發展新質生產力?黃奇帆:解決三個問題,抓好三個環節

2025年11月18日 16:06   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   陳夢璇

南方財經記者陳夢璇 南沙報道

11月18日,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學術顧問、重慶市原市長黃奇帆第二十屆中國經濟論壇上發表主旨演講時表示,“十五五”期間抓好新質生產力發展,要圍繞存量的綠色低碳和數字化改造、增量的十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集群化發展,以及生產性服務業三個方面,推動中國經濟和實體經濟形成以制造業為重心、以生產性服務業為主體的中國式現代化產業體系

黃奇帆表示,過去十幾年,我國進入到了“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新格局下,中國制造出現了三個新的發展特征。

在科研開發方面實現自立、自研、自強。在0~1的自主創新、原始創新方面,1~100的科研成果產業化轉化方面和100~100萬的產業鏈集群創新方面均取得了重大成就。

在產業鏈集群方面,由過去改革開放初期以“兩頭在外、大進大出、加工貿易為主”的狀態,轉變為產業鏈集群“一頭在外、一頭在內,上中下游零部件原材料中間品”的產業鏈集群,80%的附加值在國內形成,以一般貿易的狀態出口導向,與以前50%以上都是加工貿易形成的產業鏈的生產體系有根本性的不同。

在國內大循環為主的格局下,中國進出口、引進外資,形成了更高水平、更深層次、更寬領域的開放,過去10來年,平均每年引進外資總量達到1200億美元。

經過10來年新格局下自立自強、產業鏈集群的發展,中國制造占全球制造的規模已達到30%以上,規模排全球首位,在檔次質量、產品結構上,也突破了以往“大而不強”的狀態,不僅在船舶制造,汽車制造,高鐵軌道交通裝備制造,超高壓輸變電裝備的制造,新能源裝備等5個領域實現全球領跑,在數字化智能化電子產業,各類新材料、生物醫藥、航空航天和高端裝備這五個方面也跟發達國家基本進入了同步并跑狀態。

盡管已取得突破性成果,但黃奇帆表示,還要清晰認識到,中國制造消耗的礦產資源還比較高、目前的產值利潤率還比較低,以及中國制造經濟全要素生產率比較低三個問題。

“要解決這三個問題,出路就是一個,就是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黃奇帆認為,要從三個環節要推進發展新質生產力。

在增量環節,要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和人工智能五大板塊形成的九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六大未來產業中下功夫。“一方面進一步加大科研開發,另一方面進一步加大產業鏈集群化的發展,形成世界級的最重要的增量。”黃奇帆預估,“在‘十五五’到2040年這十幾年里,至少會有100多萬億元的投資,投資在這15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

在存量環節,中國現在已取得100多萬億元工業產值成果。盡管它們離新質生產力、綠色低碳和數字化、自動化還有一定的差距,但黃奇帆認為,“不能抓了新的就丟掉舊的。要通過數字化、智能化的融合和綠色低碳化的賦能,使得傳統產業得到發展。”

在數字化方面,通過工業自動化、暢通信息流、 打通企業與市場橫向資源規劃管理、推動產業互聯網發展、推動人工智能在工業系統中的應用五個層次進行賦能。在綠色低碳化方面,從源頭減量、節能減排、廢物循環、工藝流程再造、減少污染排放五個層次賦能。

“最后一個環節就是要加強生產性服務業。”在黃奇帆看來,生產性服務業不僅是推動制造業硬件生產的技術水平提高、效益提高和運行效率提高的動力、溫床、土壤,而且生產性服務業“自帶光環”,自身在發展中已成為GDP最大的板塊,占30%,制造業是27%,生活性服務業占28%,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還將推動制造業高質量效率與效益雙提升。

生產性服務業不上去,制造業不會高質量,不會高技術,也不會形成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動能。”黃奇帆表示,“十五五”期間,抓好新質生產力發展,預計到“十五五”末、2035年左右,力爭讓中國的生產性服務業比重達到35%以上,到2050年達到40%左右。 

關注我們

欧美日本韩国一区二区三区视频_国产_区二区三区免费_亚洲av无码之国产精品网址蜜芽_中文字幕第一页乱码在线

中文字幕激情欧美 | 亚洲中文字幕夜夜精品 | 日韩中字一区国产综合 | 在线日本AⅤ视频 | 亚洲αv在线精品糸列 | 中文字幕对白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