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 記者 崔文靜 實習生 張長榮 北京報道
市場關注已久的中金公司合并消息終于落地,但此番合并對象并非此前市場猜測的銀河證券,而是東興證券與信達證券。
11月19日晚,三家券商同步發布《關于籌劃重大資產重組的停牌公告》,揭曉了這宗由中金公司通過換股方式吸收合并后兩者的重磅方案,自11月20日起,三家券商將正式停牌,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25個交易日。
此次“三合一”整合,是2024年新“國九條”發布后又一例大型券商深度整合案例。

“三合一”大并購
根據中金公司、東興證券、信達證券公告,此次合并由中金公司牽頭,中金公司通過向東興證券全體A股換股股東發行A股股票、向信達證券全體A股換股股東發行A股股票的方式,換股吸收合并東興證券、信達證券。
中金公司合并對象并非此前市場猜測已久的銀河證券,而是東興證券與信達證券,這雖看似意外,實則是另一盤券商整合大棋的重要落子。
隨著三大AMC相繼劃入中央匯金旗下,東興證券與信達證券也搖身成為中央匯金旗下券商。這意味著,中金公司、東興證券、信達證券擁有了共同的實控人——中央匯金。
此一步,正為中金公司吸收合并東興證券、信達證券提供契機。
值得注意的是,銀河證券同樣是中央匯金旗下券商。但相較于東興證券、信達證券,銀河證券與中金公司的體量更為接近。
“相較于兩家大券商彼此合并,大券商收購中小券商的整合難度相對更低,有望獲得更強的協同效應。此前,中信證券即是通過收購多家中小券商等途徑,逐步登上‘券業一哥’寶座。”某頭部券商資深人士分析道。
業務布局優勢互補
此番合并的三家券商,業務差異化相對明顯。
中金公司在高端投行和國際化業務領域具有顯著優勢。
2025年前三季度,其實現營業收入207.6億元,歸母凈利潤65.7億元,同比增長130%。其投行業務持續保持領先,在大型IPO項目和“硬科技”企業融資領域表現突出。同時,中金的國際化布局成效顯著,境外業務收入占比穩定在20%以上,在全球主要金融市場均設有分支機構。
東興證券和信達證券則在中后端業務和區域市場具備深厚根基。
東興證券形成了涵蓋財富管理、投資交易等業務的綜合金融服務體系。
2025年前三季度,其實現歸母凈利潤16.0億元,同比增長70%。信達證券在特殊資產投行領域獨具特色,債券承銷實力突出,2025年前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13.5億元,同比增長53%。
從業務網絡看,截至2024年末,東興證券擁有92家分支機構,深耕福建市場;信達證券設有104家分支機構,重點布局遼寧區域。
與中金公司合并后,三家券商營業部合計數量將位居行業第三,極大提升零售業務覆蓋能力。
資源整合重塑發展空間
此次合并將通過資源整合,為各方全新的發展機遇。
在資本實力方面,截至2025年9月末,中金公司歸母凈資產為1,155億元,東興證券為296億元,信達證券為264億元。合并后實體歸母凈資產將超過1700億元,凈資本規模顯著擴大,為業務拓展提供更強支撐。
其中,客戶資源整合將成為重要看點。
中金公司的高凈值客戶和機構客戶,可以借助東興、信達的分支網絡獲得更便捷的服務;而后兩者的廣大零售客戶,則能享受中金頂尖的財富管理產品和跨境金融服務。這種客戶資源的立體化融通,將創造顯著的交叉銷售機會。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借助東興、信達股東在不良資產處置領域的專業能力,合并后的中金公司有望深化債務重組、風險化解等新型投行業務,開拓獨特的市場空間。
從券商行業格局看,此次合并將重塑證券行業競爭態勢。
合并后的實體不僅在投行等傳統優勢領域保持領先,更通過補強零售經紀和區域布局,具備了在全業務鏈上競爭的實力。合并后,其營業部數量行業第三的地位,更意味著渠道觸達和服務能力將實現質的飛躍。
此外,中金、東興、信達合并將帶來“規模效應+業務協同”雙重動力,推動營收結構持續優化和盈利能力穩步提升。
一個資本實力更強、業務線條更均衡、服務能力更全面的券業新巨頭正在形成,為行業發展帶來新的想象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