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評論員 吳金鐸
當前,市場正擔憂美股人工智能(AI)領域的非理性繁榮。8月以來,美股科技股回調,加上AI龍頭股英偉達市值大增,以及美國AI領域實際應用價值的質疑,疊加美聯(lián)儲12月降息預期回調等多重因素,近期對AI泡沫的擔憂甚囂塵上。
首先,2025年6月一份由幾位復雜科學家撰寫的論文,對大語言模型性能提升曲線提出質疑,引發(fā)了對相當長時間內持續(xù)吸金的美國AI領域的應用價值能否兌現,以及AI未來前景的巨大擔憂。
其次,2025年美股前10大市值的公司,已有8家是AI相關科技公司,AI集中度遠高于互聯(lián)網泡沫時期。當前美股前10大市值的公司分別為:英偉達、蘋果、微軟、谷歌、亞馬遜、博通、Meta、特斯拉、伯克希爾哈撒韋、摩根大通(時間截至10月30日)。而在1999年末,美股市值前10大的公司分別為:微軟、通用電氣、思科、沃爾瑪、英特爾、諾基亞、輝瑞制藥、艾克森美孚石油公司、IBM和花旗集團。互聯(lián)網泡沫時期前10大市值的公司中,科技公司僅有4家。就美股指數中科技股占比來看,當前蘋果、微軟、谷歌、亞馬遜、英偉達、Meta和特斯拉占納斯達克綜合指數的權重為54%,占標普500的權重為36%;特別是英偉達總市值4萬億美元,是美股第一大股,其市值已超過歐洲前20大公司市值的總和。科技巨頭過度集中,加大了美股脆弱性。
此外,一些重倉科技股的資金也在兌現浮盈。如2025年10月軟銀出售3210萬股英偉達,套現58.3億美元,資金用于向OpenAI追加225億美元投資。不過這也并不代表軟銀看空AI領域。此外2008年次貸危機中“大空頭”的標志性人物邁克爾·伯里(Michael Burry)已開始做空英偉達等AI龍頭,加大了市場對AI泡沫的擔憂。
再次,當前美股科技股的估值已經非常接近互聯(lián)網泡沫時期。標普500席勒市盈率10月30日時已攀升至40.95倍,而歷史上最高值出現在互聯(lián)網泡沫時期,即1999年12月時為44.19倍。當前科技股估值接近互聯(lián)網泡沫時期,值得市場提高警惕。
此外,人工智能和科技領域吸引了大量的資本和私人信貸流入,AI領域資本開支大幅增加。根據三季度財報,微軟總資本支出達到349億美元,同比增速從二季度的27%提高至74%;而Meta第三季度單季資本支出就達193.7億美元,全年資本開支預期值從此前的660億美元~720億美元上調至700億美元~720億美元。巨大的資本開支也會讓AI領域的風險回報失衡,未來AI帶來的回報可能不足以支撐巨大的資本投入。
再者,AI相關資產的證券化融資也放大了科技領域的杠桿風險。美國數據中心的長期租約被“證券化”大量打包出售,類似于2008年次貸危機時期的住房按揭市場過度證券化。數據中心的建設遠比云基礎設施的擴建更為資本密集,GPU的部署產生與云1.0相同的價值,所需資本大約是其六倍。這導致AI領域又通過證券化再度加杠桿融資,如此循環(huán)往復。
總體看,相較于互聯(lián)網泡沫時期,當前美股科技公司的業(yè)績依然相對強勁。如Alphabet第三季度營業(yè)收入實現1023.5億美元,超出預期的998.5億美元;每股收益2.87美元,高于預期的2.26美元。微軟第三季度營收776.7億美元,高于市場預期的755.5億美元。每股收益3.72美元,高于預期值3.68美元。英偉達第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56%,凈利潤增長59%;特斯拉第三季度營收同比下降12%,利潤下降16%。Meta三季度總營收512.4億美元,同比增長26%,但第三季度凈利潤從去年同期的156.9億美元暴跌至27.1億美元,跌幅達83%。總體上美股科技股內部盈利狀況分化較為明顯。
未來美股AI領域的泡沫是否會被證實,關鍵取決于:
一是美國人工智能科技公司是否擁有差異化競爭優(yōu)勢,尤其是AI基礎設施方面,這將決定是否有持續(xù)資金流入。比如谷歌在最新財報電話會上表示“公司廣泛而可靠的基礎設施為所有Google產品提供動力,是公司技術棧的基石,也是一個關鍵的差異化優(yōu)勢”。同時谷歌也在數據中心中擴展最先進的芯片。谷歌AI全產業(yè)鏈優(yōu)勢構筑護城河,因而資本開支具備提升潛力。
二是美國AI領域的商業(yè)應用價值兌現程度直接決定了“泡沫”是否會破滅。若AI在低效的技術棧上擴張,應用價值反而不及云計算1.0,當AI的商業(yè)價值無法兌現,也可能導致市場資金迅速撤離,泡沫破滅。
三是美國AI科技公司財務狀況是否足夠良好到支撐資金不斷裂。互聯(lián)網泡沫時期,很多美國互聯(lián)網企業(yè)都是依靠外界資金支持規(guī)模擴張。而當前美國大型科技公司總體資產負債表較為穩(wěn)健。未來AI領域巨大的投資是否會使得美國科技公司的資產負債表繼續(xù)保持在低風險水平,也是泡沫是否會破滅的關鍵。
最后,當前總體宏觀環(huán)境來看,美聯(lián)儲依然處于降息周期,盡管降息預期的回擺使得科技股面臨一定的回調壓力,市場風險偏好下降。根據最新的Fed Watch預測,12月降息的概率下降至50%以下。近期隨著美國政府重新開門,新的數據公布也會對降息預期產生擾動。但12月不降息的預期同樣存在不確定性,中長期美聯(lián)儲還處于降息周期之內,這對科技股而言仍然相對友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