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向北:萬億之后,拿什么留住下一個DeepSeek?

2025年07月11日 19:34   21世紀經濟報道 21財經APP   周慧
GDP過萬億之后,北京海淀向北,解決產業發展空間問題。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周慧 北京報道

7月7日,寸土寸金的北京海淀面向全球AI創業者發布召集令,符合條件的企業可階段性減免租金入駐“中關村AI北緯社區”。

在新一輪以人工智能(AI)為主導的產業革命中,萬億GDP的海淀拿出了前所未有的誠意和姿態,希望能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和中小科技企業。

2025年春節后,杭州“六小龍”聲名鵲起,在DeepSeek掀起的創新熱潮下,以科技創新出發地、原始創新策源地和自主創新主陣地為定位的北京海淀,也在發力培育和留下新領域新賽道小而美、小而精的科技先鋒企業,試圖在互聯網產業機遇之后,再抓住AI產業的機遇。

“海淀不存在產業發展空間不足的問題,中關村科學城北區還有大面積的產業發展空間。”一位官方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回應了外界對于海淀因為“太擠和太貴”導致中小科技企業外遷的問題。

“科技向北”發展,似乎能解決海淀當下發展的很多問題,也寄托了海淀打造未來新城和聚集AI、芯片等科技產業的愿景。和海淀南部擁擠的五道口、海淀黃莊不同,中關村科學城北區仍有近千萬平米量級的空間儲備。近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近日走訪了中關村科學城北區的多個園區,也采訪了北部產業園區的運營人員、科技企業、共享實驗室等,雖然北區的商業、交通等生活服務配套還有改善空間,但部分特色園區的科技產業聚集已漸成氣候。

解決辦公、居住高租金難題

在海淀,高調向全球發出召集令的AI社區長什么樣?

7月8日,在“中關村AI北緯社區”發布面向全球AI創業者召集令的第二天,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北京海淀南部的西四環乘車到海淀北部近六環的“中關村AI北緯社區”,全程約20公里。

按照海淀區的規劃,“中關村AI北緯社區”是在中關村科學城北區構建10萬平方米以上人工智能企業重點承載區,為符合條件的AI企業和創業團隊,提供算力支持、租金減免、人才公寓、學院賦能等多項政策。

(圖:中關村AI北緯社區周邊  攝影/周慧)

園區位置在海淀區西北旺科技園一期內的海淀大悅信息科技園,園區有辦公樓、報告廳、會議室以及洽談空間,樓宇建設也頗具設計感,站在露天的長廊上,可眺望山色美景和故宮北院區,這條長廊還可直通海淀大悅城。

海淀大悅城剛開業的時候,在一些社交媒體上被調侃入駐品牌的時髦度遠不及朝陽大悅城和西單大悅城,但這也是附近最高檔的商場,有優衣庫、星巴克、麥當勞等大眾化品牌。

(圖:海淀大悅城  攝影/周慧)

對于“中關村AI北緯社區”的入駐情況,北京中關村科學城科創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任闖介紹,截至7月8日,儲備企業130家,其中意向企業65家,27家已申請入駐,同時正在對接AI領域尖端企業的新設板塊在此落地。

“相對杭州、深圳的一些引才政策,海淀有自己的想法和謀劃,我們先行動起來,爭取吸引一部分人。”任闖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這個園區體現了海淀解決辦公和居住租金高難題的決心。在2025年初的DeepSeek熱潮中,位于海淀南區的融科資訊中心也走入了大眾視野,當時DeepSeek約有三分之二的員工在這棟樓辦公,絕大多數都是研發人員。

同時,關于北京海淀發跡的部分中小科技公司總部外遷的話題也引發了討論。

2024年,海淀區經濟總量已經達到1.29萬億元,是全國經濟總量排名第二的區,僅次于上海的浦東新區。過去十年,海淀經濟體量增長了200.6%,這主要得益于互聯網經濟的發展,一批互聯網巨頭公司誕生于海淀。

如果不能培育和留下新領域新賽道小而美、小而精的科技先鋒企業,海淀在互聯網產業機遇之后,如何在AI時代再續產業輝煌?設立免租金的“中關村AI北緯社區”,是海淀加碼AI產業的眾多舉措之一。

一位在2023年6月份參加過中關村西北旺科技園一期推介會的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當時他去西北旺科技園的時候感覺特別遠,印象很深的是從朝陽區打了一個城際拼車才到園區目的地。

在他看來,當時規劃的大悅城項目現在都落地了,園區當時提到的圍繞人工智能、5G、大健康等招商,現在都還在進行。在這里打造“中關村AI北緯社區”,能聚集產業和人氣。

(圖:中關村科學城北部園區 攝影/周慧)

破解南北發展失衡

在海淀北部打造“中關村AI北緯社區”,也是海淀向北發展的一個縮影。

按照官方的表述,中關村科學城北區占海淀區總面積的54%,包括西北旺、溫泉、蘇家坨、上莊四個鎮全部區域和上地、馬連洼兩個街道部分區域,是海淀區向北發展的產業空間的重要承載地。

過去十多年的互聯網產業發展,從百度、京東、美團、新浪、搜狐,到字節、快手、滴滴等大廠,大多誕生于海淀的南部地區。為人熟知的海淀地標,比如清華、北大、人大、五道口、海淀黃莊、中關村街道等,都位于海淀南部地區。

2015年前后,互聯網經濟開始爆發式發展,一些科技公司員工已經達到數萬人,海淀的南部地區已經變得非常擁擠,很難找到大的寫字樓,互聯網大廠開始外遷到遠離城區的地方。當時,一部分搬到北區西北旺鎮的中關村軟件園,也就是著名的后廠村,也有少數大廠將辦公總部搬到了亦莊或者朝陽,還有一些AI、無人駕駛等小而美的科創公司依舊在南部地區小片聚集,聚集點包括清華、北大及北航附近等。

大廠外遷扎堆西北旺鎮的后廠村,也就是中關村軟件園,是海淀北部四鎮最先發展起來的地方。互聯網產業發展,讓后廠村從農業經濟主導的地區,轉變為著名的高科技園區。AI浪潮之下,海淀北部片區,還能再造科技創新增長極嗎?

北京理工大學公共管理系主任、博士生導師尹西明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一輪以AI為核心驅動力的產業革命,不僅僅是少數科技公司的崛起,更是科技公司疊加高端制造業的協同崛起。長三角和珠三角科技型企業的崛起,除了科技人才因素之外,還有較強的制造業基礎。

海淀的功能定位是科技創新出發地、原始創新策源地和自主創新主陣地,包括宇樹、DeepSeek在內的新一輪熱門AI、機器人企業都將研發總部放在海淀,但如果只能留住一些企業研發總部,顯然也不是海淀想要的局面。

海淀向北要空間,除了要更多的園區產業空間,還包括在北部打造一些小試、中試平臺與共性技術平臺,小批量高端生產基地,建設生產制造類企業迫切需要的低成本高舉架、高承重工業廠房,以推進“南研發、北轉化”,“南創新、北應用”。

在產業界人士看來,海淀很難有大規模的制造業場景,在北區給科技企業提供一些共享的實驗和測試平臺,也能解決一些問題,補齊實驗室成果向工業化量產推進的短板。

在“中關村AI北緯社區”以南三公里的中關村集成電路設計園,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見到一家北京神州泰科開放實驗室,也是中關村智能硬件公共服務平臺。這家IC PARK聯合實驗室就是為園區以及國內和海外企業,解決研發、測試、認證以及制造環節場地缺乏的問題。

(圖:園區的聯合實驗室 攝影/周慧)

中關村集成電路設計園的發展已經比較成熟,園區有不少企業,包括地平線、兆易創新、憶芯科技等科技公司,芯片企業已經形成聚集效應。北京神州泰科開放實驗室認證部總經理戴學軍介紹,他們服務的公司包括字節、小米、美團、曠視以及丹麥馬士基、美國雅培等多家公司,提供過智能硬件研發制造及測試認證領域服務,比如給某品牌測試手機,給某外賣平臺訂制電動車頭盔測試臺架。

中關村集成電路設計園、中關村壹號等園區的產業聚集已有一定規模。據官方信息,中關村科學城北區已入駐科技企業1400余家,園區企業從業人員14萬人。

“中關村科學城北區,是海淀區舉全區之力重點規劃建設的未來科技新城,是海淀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要地和發展縱深。”海淀的一位副區長在2025中關村科學城北區產業空間推介大會說,相比南部建成區,中關村科學城北區在人口承載能力、產業空間承載能力等方面發展潛能巨大。

目前,北區已積蓄了近300萬平米的在建產業空間,三年內逐步交付使用,還有千萬量級的儲備用地,等待優質產業項目落地。隨著故宮北院區、北部醫療中心、蘇家坨中心醫院、西北旺體育中心等新項目落成,北清路快速化改造完成,北區的工作生活配套有望進一步改善。

關注我們

欧美日本韩国一区二区三区视频_国产_区二区三区免费_亚洲av无码之国产精品网址蜜芽_中文字幕第一页乱码在线

亚洲欧美国产日韩字幕 | 亚洲欧美日韩久久精品 | 日本久久丝袜综合网 | 五月天久久久天堂网 | 中文字幕第二页在线天堂中文 |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