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孫永樂 上海報道
7月13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引第5號——科創成長層》正式發布并施行。科創板存量32家未盈利企業將自指引發布實施之日起進入科創成長層,新注冊的未盈利企業將自上市之日起進入。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包括國金證券、國泰海通證券在內,多家券商已在APP中上線“科創板成長層權限開通”功能。有科創板權限的投資者,在簽署《科創成長層風險揭示書》后,可申購、交易科創板成長層的股票。
圖/國泰海通證券旗下APP“科創板成長層權限”辦理頁面
國金證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7月13日當晚,公司就根據上交所配套業務規則,部署系統升級,更新科創板成長層股票交易相關服務功能,并于7月14日完成全部服務升級。
國泰海通證券向記者介紹,公司在上交所配套細則發布兩天后(7月15日)即高效完成系統部署,正式上線科創成長層客戶權限開通功能。即日起,投資者可前往國泰海通旗下客戶端,在業務辦理模塊開通相關交易權限。
與此同時,中信證券、興業證券、國聯民生等頭部多家券商對記者表示,公司正在加緊部署,準備上線科創板成長層股票交易相關服務功能。
個人投資者門檻未變
本次改革未對個人投資者參與新注冊科創成長層股票交易新增門檻,資金門檻和投資經驗仍為具備“50萬元資產+2年經驗”,僅需額外簽署《科創成長層風險揭示書》。
國泰海通證券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科創成長層交易權限開通,需要滿足兩個條件:①已開通科創板交易權限;②簽署《科創成長層風險揭示書》。
目前,科創板權限的開通條件如下:①申請權限開通前20個交易日證券賬戶及資金賬戶內的資產日均不低于人民幣50萬元(不包括該投資者通過融資融券融入的資金和證券);②近20個交易日內最少有3天資產滿足50萬元及以上;③證券交易經驗不低于24個月。
7月13日,上交所發布實施《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科創成長層企業股票投資風險揭示書必備條款》,要求各券商對照《科創成長層必備條款》,制定《科創板科創成長層企業股票投資風險揭示書》。
此前,上交所在答記者問時表示,《科創板意見》要求投資者投資新注冊的未盈利科技型企業應當簽署專門風險揭示書,內容包括說明科創成長層企業具有的未盈利風險、科技研發風險以及相應的股票投資風險、股價波動風險等。
具體而言,普通投資者首次申請開通科創板交易權限時,需要簽署《科創板股票投資者風險揭示書》,如果希望參與新注冊的科創成長層股票的申購、交易,還需要簽署《科創成長層風險揭示書》。
而對于已開通科創板交易權限的存量普通投資者,只有在簽署《科創成長層風險揭示書》后,方可參與新注冊的科創成長層股票的申購、交易。
此外,記者獲悉,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結算”)近日發布了一份標注“特急”的文件,要求券商報送科創板科創成長層風險揭示書的簽署情況,以落實《關于在科創板設置科創成長層增強制度包容性適應性的意見》,加強科創板及科創成長層投資者適當性管理。
中國結算要求,自2025年9月22日起,對于已簽署科創成長層風險揭示書的科創板普通投資者,以及可投資新注冊科創成長層企業股票的科創板專業投資者,證券公司應將其證券賬戶的簽約類別標注為C。
對于未簽署科創成長層風險揭示書的新增科創板普通投資者,以及不可投資新注冊科創成長層企業股票的新增科創板專業投資者,證券公司應將其證券賬戶的簽約類別標注為K。
對于存量科創板投資者,中國結算將于2025年9月19日日終后將其證券賬戶的簽約類別統一標注為K。
納入32家未盈利企業
此次改革沒有針對未盈利企業納入科創成長層設置額外的上市門檻,存量32家未盈利企業將自指引發布實施之日起進入科創成長層,新注冊的未盈利企業將自上市之日起進入。
按照《科創板意見》的要求,科創成長層股票簡稱后增加了特殊標識“U”。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32家尚未摘“U”的存量公司包括:澤璟制藥、君實生物、前沿生物、青云科技、和輝光電、精進電動、百濟神州、迪哲醫藥、邁威生物、翱捷科技、亞虹醫藥、首藥控股、海創藥業、云從科技、益方生物、奧比中光、盟科藥業、諾誠健華、信科移動、星環科技、裕太微、云天勵飛、天智航、奇安信、寒武紀、億華通、埃夫特、慧智微、芯聯集成、智翔金泰、盛科通信、中巨芯。
值得注意的是,科創成長層同時包含存量和新注冊的未盈利企業。
為了幫助投資者直觀地區分存量和新注冊科創成長層股票,上交所已經組織市場對行情終端和交易終端展示進行優化,對新注冊科創成長層股票添加標簽“成”,提示信息為“新注冊科創成長層股票”;對存量科創成長層股票添加標簽“成1”,提示信息為“存量科創成長層股票”。
新注冊的未盈利企業方面,禾元生物是重啟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后,首家成功“過會”的IPO企業。目前,禾元生物正在等待科創板IPO批文,隨后將啟動申購發行工作,預計成為首家新注冊的科創成長層科技型企業。
除了禾元生物之外,截至目前,科創板第五套標準在審企業還有4家,分別為思哲睿、必貝特、北芯生命和恒潤達生 ,進程最快的是思哲睿和必貝特,二者均已提交注冊。
科創板成長層落地在即
6月18日,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在2025陸家嘴論壇上表示,將聚焦提升制度的包容性和適應性,以深化科創板、創業板改革為抓手,更好發揮科創板“試驗田”作用,加力推出進一步深化改革的“1+6”政策措施。
7月13日,上交所發布《科創板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引第5號——科創成長層》等配套業務規則,進一步明確具體適用指引等內容。
上交所表示,將堅決落實中國證監會的部署,扛起改革實施主體責任,全力推進《科創板意見》及配套業務規則的落地見效。
國泰海通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作為行業領先的大型綜合金融服務商,國泰海通證券將全力抓好相關舉措落地工作,提高執業質量,加大宣傳推廣力度,及時向投資者傳遞科創成長層的最新制度和投資機遇,齊心協力推動資本市場改革舉措落地見效。
國金證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科創板成長層的設立,是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創新的關鍵制度創新,意義重大且影響深遠。在服務科技與市場管理方面,它精準破解科技企業融資難題,將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納入支持范圍,打破傳統上市標準束縛,成為新質生產力的“孵化器”。同時,通過“增量試點+新老劃斷”優化分層管理,形成閉環機制,既為改革提供試驗空間,又筑起風險防火墻,還能穩定市場預期,引導資源向“卡脖子”技術傾斜,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對投資者而言,這也是一大利好。科創板成長層增強了市場包容性,拓寬了投資機會,讓投資者能接觸更多高成長科技企業。同時,引入資深專業機構投資者,可減少市場非理性波動,提升定價效率;而相關指數及ETF產品的豐富,也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多選擇和分散風險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