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周慧 北京報道
10月10日,國新辦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時期民政事業發展成就。
圖:發布會現場 拍攝:周慧
在養老服務方面,民政部部長陸治原提到,全面建立了國家基本養老服務制度,完成養老服務改革發展頂層設計,適合國情的中國特色養老服務體系正在加速構建,供給結構不斷優化,截至2024年底,全國養老機構和設施達到40.6萬個、床位799.3萬張,護理型床位占比從2020年的48%提高到65.7%。
“這五年還辦成辦好了系列的為老實事,完成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224萬戶,建成示范性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500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2990個、老年助餐點8.6萬個,每天有300多萬老年人在老年就餐點就餐。”陸治原表示,高齡津貼、經濟困難老年人服務補貼、失能老年人護理補貼等各類津補貼惠及4945萬老年人。
民政部副部長劉振國提到,“十四五”期間,我國人口預期壽命不斷提高,達到79歲,比2020年提高了1.07歲,比世界平均水平高了5歲。隨著人均預期壽命的提高,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也在不斷加深。截至2024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到3.1億,占總人口的22%;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2億,占總人口的15.6%。
據介紹,截至2024年底,已累計創建2990個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此外,民政部還會同相關部門推進老舊小區和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優化老年人出行環境,建設老年友善醫療機構,開展“智慧助老”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