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 記者 鐘雯清
截至2025年10月16日,A股市場已有13家上市公司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指標,創(chuàng)下歷史紀錄。其中已有8家完成摘牌,其余5家也已啟動退市程序。
這13家問題公司背后,牽涉著11家券商投行。具體為海通證券、國泰君安、第一創(chuàng)業(yè)、東吳證券、新時代證券、華融證券、華泰聯(lián)合證券、銀河證券、國投證券、五礦證券、中山證券。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造假公司在欺詐期間頻繁更換投行。
更值得關注的是,除國融證券曾對九有股份發(fā)出風險警示外,大多數(shù)涉事投行都在督導期內為造假公司出具了“無異議”的背書報告。
這場退市潮不僅揭露了個別上市公司的造假行為,更對券商投行的“看門人”職責提出了嚴峻拷問。在監(jiān)管持續(xù)壓實責任的背景下,中介機構如何真正勤勉盡責,已成為市場必須面對的核心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