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上市公司ESG信披制度體系基本建成 明年起強制披露

2025年10月16日 19:38   21世紀經濟報道 21財經APP   崔文靜

21世紀經濟報道 記者 崔文靜

在10月16日舉行的2025可持續全球領導者大會上,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上市司一級巡視員畢曉穎發表主旨演講,系統闡述了中國在建立健全上市公司可持續信息披露制度方面取得的顯著進展,并明確自2026年起,部分上市公司將首次被強制要求披露可持續發展報告。此舉標志著中國在推動資本市場支持可持續發展、引導企業高質量轉型方面邁出關鍵一步。

畢曉穎在演講中指出,繼去年新“國九條”提出健全可持續信息披露制度后,證監會已指導上海、深圳、北京證券交易所制定了國內首個系統性的《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披露指引》(以下簡稱《指引》),作為強制性規則和底線要求。同時,配套發布了《總體要求與披露框架》與《應對氣候變化》兩份編制指南,并就《污染物排放》《能源利用》《水資源利用》等議題指南公開征求意見。此外,今年修訂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已明確將可持續發展報告納入上市公司法定披露范疇,標志著以“交易所指引+編制指南”為支柱的可持續披露制度體系已基本形成。

“在政策持續引導下,上市公司可持續披露工作已實現‘擴面、提質’。”畢曉穎介紹,2024年,共有1869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可持續發展報告,整體披露率提升至34.7%,較前兩年增長約10個百分點;披露公司總市值約占全市場的70%。若將披露社會責任報告的公司計算在內,近半數上市公司已系統披露可持續信息。

她進一步用數據展示了披露質量的提升:99.3%的披露公司報告中包含量化指標,超八成企業量化指標超過25個;在備受關注的氣候信息方面,62.1%的公司披露了氣候相關風險與機遇,65.9%的公司披露了溫室氣體排放量,較上年顯著提升。此外,企業可持續治理能力不斷增強,67.3%的公司搭建了相關治理架構,44.0%的公司制定并披露了定量可持續目標。

畢曉穎特別強調,隨著《指引》出臺,上市公司披露的議題更加聚焦和實質化,應對氣候變化、反不正當競爭、平等對待中小企業等議題關注度大幅上升。市場認可度也隨之提高,截至去年底,滬深兩市有三分之一公司的MSCI ESG評級獲得提升,達到全球領先級別(AAA、AA級)的公司占比從五年前的零躍升至7.2%。

面對全球可持續信息披露領域出現的一些不確定性和反復,畢曉穎表示,中國的“雙碳”目標堅定不移,完善可持續披露制度的決心同樣堅定。

展望下一步工作,畢曉穎提出了三大方向:

首先,堅定不移逐步完善制度。將繼續遵循“積極借鑒、以我為主、兼收并蓄、彰顯特色”原則,既借鑒國際有益經驗,加強規則銜接,又不照搬照抄。她指出,交易所《指引》已在范圍三溫室氣體排放、情景分析等高難度指標上預留了彈性空間,實現了國際接軌與尊重國情實際的平衡。下一步將適時豐富編制指南,并做好2026年強制披露實施后的政策評估與優化。

其次,堅定不移推動政策落地。目前強制披露要求主要覆蓋個別重要指數樣本公司及境內外同時上市的企業,約400余家。這些公司雖數量不多,但市值占比超全市場半數,并須自2026年起首次披露。值得注意的是,其中95%的公司已提前自愿披露相關報告,為執行新規奠定了良好基礎。證監會將督促交易所加強對剩余公司的指導。對于大量自愿披露和暫未強制要求的中小企業,將采取鼓勵但不強制的策略,穩步評估并考慮擴大覆蓋面的節奏。

最后,堅定不移引導以高質量發展推動高質量披露。畢曉穎強調,“可持續披露的核心不是披露,而是高質量發展”。她表示,許多國際投資者已認可中國上市公司是“堅定的行動派和重要貢獻者”。未來,證監會將堅持實踐導向,一方面加強企業培訓與案例指導,幫助其識別并披露重大可持續風險與機遇;另一方面加強監管,確保披露信息真實、準確、均衡、突出重點。

畢曉穎在總結中向國際社會發出邀請,歡迎全球致力于可持續發展的投資者加大對優質中國上市公司的投資,與中國企業攜手應對挑戰,共同開創可持續的未來。

此次演講清晰傳遞出中國資本市場監管機構推動可持續發展與信息披露的堅定信號,為全球可持續金融治理貢獻了“中國方案”,也為上市公司在綠色轉型浪潮中指明了實踐路徑。 

關注我們

欧美日本韩国一区二区三区视频_国产_区二区三区免费_亚洲av无码之国产精品网址蜜芽_中文字幕第一页乱码在线

亚洲综合偷拍欧美一区 | 午夜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二区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精品 | 色窝窝视频手机在线播放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