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申俊涵 實習生 曾伊可 西安報道
“純原始創新是科學家做的事情,對創業者來說,更多是把人才、技術、產業、市場等各方面的資源聚集在一起重新組合創新,加速將技術轉化為商業價值,整合式創新是把事情做成的關鍵?!苯?,西安思科賽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鵬寶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說。
思科賽是一家精細化工與新材料領域的創新型企業,總部位于陜西西安。目前,公司主要從事農藥、醫藥高級中間體和化工新材料等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其主要產品包括全球第一大殺蟲劑氯蟲苯甲酰胺中間體K酸(1-吡唑酸)、K胺(3-甲基2-氨基-5-氯苯甲酰胺)等醫藥/農藥中間體,以及陰離子膜、凈水材料等化工新材料。
思科賽K酸和K胺產品的市占率位居全球前列,這塊業務也貢獻公司的大部分營收和利潤來源。據透露,2021年,思科賽整體營收為1.45億元。2024年,思科賽營收已經超過4.5億元。隨著新廠生產基地產能的逐步釋放,今年,公司收入和利潤將持續增加。

圖為思科賽位于陜西咸陽的生產基地
與此同時,王鵬寶帶領團隊持續進行新業務拓展。公司從2021年起步探索陰離子膜業務,該產品可以應用于磷酸生產的精制工段,從原有化學萃取法工藝替代成物理膜分離法,具有工藝路徑縮短、能耗降低、污染降低、成本降低的優勢。
現階段,陰離子膜業務已經面向客戶完成中試,今年開始對公司營收帶來貢獻。另外,思科賽還與學界教授合作,借助高效菌種和特種生物質進行土壤改良。
“從農藥中間體到陰離子膜、菌種和生物質,這些業務其實都與農業相關。但我們一定要跳出農業思維,以技術思維、工業思維和金融思維去做農業。我們相信這樣的創新探索,能夠帶來豐富的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蓖貔i寶說。
從凱立新材高管到精細化工創業
在正式創業之前,王鵬寶曾是科創板上市公司凱立新材的高管。他在2006年大學畢業后即加入凱立新材,一路陪伴凱立新材從初創的草莽階段,發展到2021年上市。其自身也成長為公司銷售副總,幫助公司在十幾年時間里,實現年銷售收入從50多萬元到十幾億元的快速增長。
在凱立新材工作深耕催化劑業務的過程中,王鵬寶敏銳意識到,下游精細化工領域其實有更大的發展空間??蛻粼谌龔U減量、成本降低、效率提升等方面的需求迫切,這也成為他后來創業的核心方向。
2021年,隨著凱立新材的上市,實現財務自由的王鵬寶選擇離職開啟創業之路。他加入尚在發展早期階段的思科賽,重新組建團隊成為公司的實控人。
據了解,思科賽成立于2016年,在最初發展的四年,團隊將主要精力用于尋找業務方向、組建團隊和打磨工藝。當時,由于沒有生產基地、依賴委外加工,公司利潤并不高,業務提升面臨一定的困境。
2022年以來,在王鵬寶的帶領下,思科賽明確深耕化學功能材料領域,并進行了團隊的強化和生產基地的投入。公司各板塊均配置了行業頭部或上市公司公司的高級管理人才,這種基于行業資源整合的團隊搭建,讓思科賽具備了技術、生產、市場的全鏈條能力。
在具體戰略層面,相比于其他精細化工企業從原材料到成品的業務發展模式,王鵬寶選擇基于在催化劑領域的優勢,從農藥中間體業務切入,以高研發投入不斷提升產品的競爭力。
在K酸生產中,思科賽攻克“限速步驟”——通過優化催化劑配方、調整反應參數,將關鍵反應的收率提升,三廢降低,同時團隊對每一步反應機理與雜質的深度研究,將產品純度穩定在99%以上,確保品質的領先性;并且,運用了連續流等精細化工頂尖工藝路線,將產線的運行效率大大提高。
王鵬寶透露,從全球市場來看,K酸的年需求量約1萬噸且每年以20%的速度實現自然增長。思科賽K酸產能達2000噸,在全球市占率達到20%。公司計劃投資擴大產能,并運用更先進的工藝。
面對眾多國內行業巨頭的潛在競爭壓力,王鵬寶認為,一方面,團隊前期花大量時間進行的研發投入,讓產品在生產效率、成本、品質等方面具有優勢,這是短期很難被超越的;另一方面,公司在全球市場也有著穩固的客戶基礎,在產業鏈中的價值也很難被替代。
拓展新材料等業務構筑新增長引擎
目前,穩健發展的K酸、K胺業務已經成為思科賽營收組成的“壓艙石”,但思科賽的創新步伐并未止步于此,團隊正瞄準化學新材料、生物質菌種領域,進行新業務的研發投入,這或將成為公司未來增長的核心引擎。
據悉,思科賽陰離子膜團隊通過設計匹配磷酸根離子大小的孔道結構,確保磷酸根高效通過。采用編織法替代傳統浸泡法,讓膜內陽離子均勻分布,大幅提升選擇性。最終,研發出高通量、高選擇性的陰離子膜。
目前,陰離子膜技術已在客戶處完成中試。據測算,使用陰離子膜后,生產每噸磷酸可節省800元。按行業460萬噸磷酸年產能計算,若實現20%市占率,每年可為行業節省超7億元。
在商業模式上,思科賽或將采用按效果收費的模式。由公司幫助客戶進行設備投入,客戶按生產磷酸節省的成本情況支付費用。這樣既降低客戶合作門檻,也為公司鎖定長期收益。根據規劃,在完成小試、中試后,陰離子膜業務將逐漸帶來收入利潤貢獻,成為公司發展的第二增長曲線。
生物菌業務的孕育,則是思科賽跨領域資源整合的又一案例。公司通過橫向技術融合,引入深耕多年的特有生物菌種——該菌種能顯著提升植物對有機肥的吸收效率,為貧瘠土壤改良提供技術支撐。而思科賽的價值,在于將這一生物技術與工業化、金融思維結合,開辟“沙漠造良田”的獨特模式。
“在新疆喀什莎車縣的300畝沙漠試驗田,思科賽僅用3方牛糞配合自主研發的菌種與生物質改良材料,就實現沙漠當年作物豐收。那里的作物長勢,甚至優于我朋友在阿克蘇地區施用8方牛糞的戈壁地?!蓖貔i寶說。
“王鵬寶是銷售出身,非常熟悉產業鏈上下游,他對什么樣的技術成果適合產業化能夠清晰判斷。同時,他具有很強的產業號召力,能夠把有技術能力、產業經驗、市場資源的人都聚合在一起,大家一起去開拓新業務,成功率就比較高。”榆煤基金總經理秦笙對21世紀經濟報道評價稱。
正是基于對思科賽業務的看好,以及對王鵬寶所帶領團隊能力的認可,榆煤基金已經完成對思科賽的新一輪投資。據悉,思科賽此前還曾獲得西安航天創新投、三元資本、科控啟元等的投資。而此次最新融資的資金將主要用于,K酸的產能擴大、陰離子膜設備的磷酸大線建設,以及業務研發投入等方面。
從農藥中間體龍頭到多元業務探索,思科賽跳出傳統農業思維,以技術思維解決行業痛點、以工業思維實現規模化生產、以金融思維優化資金配置。同時,公司憑借突出的整合式創新能力,快速將技術轉化為商業價值。這樣的成長路徑,或將為化工與新材料領域企業的創新突圍,提供極具價值的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