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彭博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巨變潮涌,美國全球貿易份額正在收縮

2025年11月24日 20:07   21世紀經濟報道 21財經APP   鄭青亭


南方財經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鄭青亭 北京報道

近日,在2025年彭博創新經濟論壇期間,彭博全球首席經濟學家歐樂鷹(Tom Orlik)遠程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專訪時指出,美國關稅政策的升級正在深刻改變全球貿易結構與經濟增長路徑。據其分析,特朗普政府已將美國平均關稅從約2%大幅提高至約15%,這一政策變動導致“美國在全球貿易體系中的角色正在縮水”。

歐樂鷹表示,根據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CGE)測算,平均15%的關稅水平預計將使未來幾年對美出口規模較無關稅情形下降約20%。隨著對美國出口壁壘上升,各國正積極尋求替代市場,全球貿易中“繞過美國”的部分將逐步增長,而與美相關的貿易流則趨于收縮。

自美國總統特朗普今年1月入主白宮以來,美國對主要貿易伙伴頻頻揮舞關稅“大棒”,給全球貿易格局帶來了巨大干擾。世界貿易組織(WTO)警告稱,特朗普關稅正在對國際貿易體系造成80年來“前所未見”的破壞,預計2026年全球貨物貿易增長僅為0.5%。

彭博經濟研究預測,2026年全球經濟增長率可能進一步放緩至2.9%,低于2025年的3.2%。歐樂鷹指出,企業為規避關稅而進行的超前進口行為已進入庫存消化階段,其滯后影響將持續至2026年。盡管美國目前未出現滯脹,但風險并未消除——關稅對消費價格的傳導剛剛開始,而勞動力市場放緩與AI投資熱潮之間的張力,使美國經濟前景充滿不確定性。

在能源危機、地緣沖突與高利率的多重壓力下,歐洲經濟長期處于“低溫”狀態。然而,歐樂鷹注意到積極轉變正在發生:前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主導提出的系統性改革方案,以及德國大幅增加基建與國防支出的承諾,顯示歐洲在外部壓力下正加速構建更具韌性的自主增長體系。

盡管美元主導地位受到質疑,歐樂鷹認為,由于歐元、黃金等替代品各有局限,美元仍將保持核心地位,但其影響力將呈漸進式下滑。若美元儲備功能持續減弱,美國國債需求可能下降,推高整體利率水平。此外,2026年美聯儲領導層可能面臨重組,若特朗普政府介入決策,美國降息節奏或加快,與歐、英、日等央行產生明顯政策分化,進而影響全球資本流向。

在歐樂鷹看來,中國經濟正處于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階段。盡管房地產等行業下行仍構成拖累,但在其背后,“一個具高度競爭力的制造業正在持續壯大”。他預計,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可持續能源等高端制造領域將逐步成為主導力量,推動中國經濟增長邁向2030年代。

歐樂鷹在《未來時態: 轉型中的世界情景》的報告報中進一步警示,保護主義、地緣沖突、美元地位動搖、人工智能發展與氣候危機等五大風險相互交織,可能共同塑造一個更加復雜與不確定的全球經濟未來。他強調,“世界正處于一個劇烈且加速變化的時刻。”

談及全球經濟正面臨的主要風險,歐樂鷹認為,保護主義可能為美國帶來滯脹性沖擊,并拖累全球增長;美國結束安全承諾可能打開地區沖突的“潘多拉盒子”;美元地位下滑象征著“美國世紀”的衰落;人工智能未能顯著提升生產率,或以擴大不平等為代價實現突破;夏季熱浪或許預示著氣溫升高所帶來的陰暗未來。這一系列風險都不容忽視。

明年全球經濟增速或回落至2.9%

《21世紀》:你對2026年全球經濟增長的基準預測是什么?與當下相比,哪些變量對這一預測最為關鍵?有哪些主要下行風險可能導致實際增長偏離你的基準情景?

歐樂鷹:我們對2025年全球增長的預測是3.2%,對2026年的預測是2.9%。部分原因在于,我們認為全球貿易戰中關稅的部分影響是滯后的。許多美國的出口和進口企業預期到關稅將要實施,因此大量提前進口,如今正在消化庫存。這意味著關稅影響的一部分正在延后到2026年體現。

一個主要的上行風險來自美國的投資。特朗普政府已成功從全球多家企業以及部分國家爭取到對美國的大規模投資承諾。如果這些投資落地,將成為美國的重要增長動力,也會推升全球增長。一個主要的下行風險來自人工智能和金融市場。市場普遍擔心AI估值已過度拉高,如果出現顯著的市場回調,將打擊信心、壓制消費,從而成為我們預測的下行風險。

《21世紀》:你如何看待全球經濟增速的結構性分化?發達經濟體(尤其是美歐)與新興市場之間是否會出現長期的、系統性的增長鴻溝?

歐樂鷹:過去40年,全球經濟的一個重要特征是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實現快速追趕,其中一部分動力來自出口。如今,隨著美國新關稅的實施,向美國出口的大門雖然沒有完全關上,但相比幾年前已經收窄得多。這意味著亞洲、非洲、拉美、東歐的新興市場過去依賴的追趕動力已不如從前。我認為這會壓低新興市場的增長。在這種意義上,我們可能會看到新興市場與發達經濟體的增速差距有所縮小。

不排除2026年美國經濟出現滯漲風險

《21世紀》:我們把視角拉到美國。你如何評估美國出現通縮甚至滯脹的風險?目前有哪些因素支撐著美國經濟的韌性?

歐樂鷹:當美國總統特朗普在4月2日宣布關稅時,很多人預期美國將面臨滯脹——進口價格上漲推高通脹,貿易壁壘削弱增長。但到目前為止,這些情況并未真正出現。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確實維持在美聯儲2%的目標之上,這并不是好消息,但尚未出現失控。在增長方面,關稅確實是個拖累,但AI熱潮——尤其是數據中心的大規模資本支出——成為了重要支撐。因此,關稅確實帶來了滯脹風險,但迄今并未成為現實。

那2026年是否仍有滯脹風險?我認為我們不能排除這種可能。關稅對消費價格的傳導剛剛開始,還有空間進一步推升通脹。與此同時,美國勞動力市場新增就業并不多,這也引發了對增長軌跡的擔憂。

《21世紀》:近年來,歐洲長期被形容為“低溫”經濟體,面臨能源、地緣政治以及高利率等脆弱性。你怎么看未來一年歐洲的經濟前景

歐樂鷹:歐洲確實存在許多結構性挑戰,你剛才提到的幾個都是關鍵問題。人口老齡化帶來的人口結構問題;法國、意大利等國過去累積的債務帶來的負擔;還有地緣政治風險,例如俄烏沖突給歐洲能源供應帶來的嚴重沖擊。

但同時,歐洲也有機遇。我認為,近期的動態給了歐洲抓住機遇的動力。俄羅斯的變化以及美國向歐洲發出的“必須更多自我負責”的信號,都成為推動歐洲強化自身增長和安全的有力因素。

我們已經看到一些積極跡象。第一是“德拉吉報告”——由意大利前總理及歐洲央行前行長德拉吉主導,提出了一套推動歐洲更強增長的系統性改革方案。第二是德國作出的重大承諾,包括大幅提高基礎設施支出和國防支出。所以,歐洲確實面臨重大結構性挑戰,但也出現了一些積極應對的信號。

美元地位面臨挑戰,但替代品不夠理想

《21世紀》:報告強調美元主導地位正受到質疑。這種變化會以怎樣的節奏和形式發生?

歐樂鷹:要牢記一點:目前并沒有真正優于美元的替代品。你可以持有歐元,但不久前歐洲還經歷了歐債危機。你也可以持有黃金或比特幣,但它們同樣問題不少:黃金沒有收益率,比特幣波動極高。

因此,美元有挑戰,但替代品的問題更大。我的判斷是,隨著未來美國在全球經濟中的權重下降、在全球貿易體系中的角色縮小(部分由于特朗普政府推行的關稅),美元的角色會逐步下降。但我不認為會出現突然的、劇烈的轉變,部分原因就是替代品都不夠理想。

《21世紀》:如果“美元霸權”削弱,全球可能面臨哪些影響?

歐樂鷹:對美國來說,美元作為全球主要儲備貨幣和主要結算貨幣帶來了所謂的“過度特權”——各國必須持有美元、購買美債,從而壓低了美國的借貸成本。如果未來美元作為儲備貨幣和結算貨幣的作用下降,持有美元的動力就會減少,這意味著對美國國債的需求降低,美國利率將上升。

我們已經看到一些端倪:10年期美債收益率在2019年約為2%,如今約為4.5%。借貸成本的上升對整個美國經濟影響非常深遠——融資更貴,其他所有經濟活動的成本也更高。

另一個影響是美元作為制裁工具的效力。如果美元在全球體系中的角色下降,美國利用美元實施制裁的能力也會削弱。

美聯儲與其他主要央行的政策分化或加大

《21世紀》:展望2026年,你如何看待美聯儲與其他主要央行的政策分化?這種分化會擴大還是縮小?

歐樂鷹:對美國來說,一個重要問題是美聯儲領導層將發生什么變化。過去幾十年,美聯儲一直獨立于政治,但現在我們看到特朗普政府正對美聯儲施壓,希望其快速降息,與他的政策方向保持一致。

到2026年,特朗普將有機會重塑美聯儲理事會。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將完成任期,而理事莉薩·庫克(Lisa Cook)可能在最高法院敗訴后被迫離任。因此,特朗普將有機會重新任命美聯儲領導層。如果發生這種情況,美國利率可能出現更快、更大幅度的下降。

這會導致明顯的政策分化:我們認為,歐洲央行和英國央行不會降息那么快,而日本央行正在加息以推動政策正常化。

《21世紀》:這將如何影響全球資本流動,尤其是對新興經濟體的影響?

歐樂鷹:持有美元的部分動力來自美元資產的回報率。如果美國利率低于其他地區,持有美元的吸引力就會下降,而持有其他貨幣的吸引力會提升。資本自然會流向回報更高的市場。

但這不是唯一作用因素。特朗普政府正要求其他國家和企業對美國進行大規模投資,這也會推動資本流向美國。不過單從利率和匯率動態來看,如果美聯儲降息速度明顯快于其他主要央行,那么更可能出現的是資本流出美國。

美國在全球貿易體系中的角色將縮水

《21世紀》:報告提到“貿易安全”正越來越多地與傳統的自由貿易范式競爭。未來3—5年,全球貿易在這一新范式下可能出現哪些發展路徑?

歐樂鷹:特朗普已將美國平均關稅從約2%提高到約15%——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提升。這意味著美國在全球貿易體系中的角色將縮水。我們使用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CGE)測算15%關稅的影響,結果顯示:未來幾年,對美出口將比無新關稅情況下減少約20%。

隨著出口美國的壁壘上升,各國將更有動力尋找替代市場。因此,我們將看到全球貿易中“繞過美國”的部分增長,而與美國相關的貿易收縮。

《21世紀》:中國即將進入“十五五”時期,你認為哪些產業最有可能實現突破?

歐樂鷹:當前是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關鍵階段。房地產等舊產業正在下行,而新產業如IT、AI、可持續能源、電動汽車正在崛起。同時,一個高度競爭力的制造業仍在持續壯大。我認為,2026、2027甚至2028年,中國的增長數據和價格壓力仍將受到舊產業拖累。但從更長周期來看,高端制造的崛起將成為主導力量,并推動中國增長邁向2030年代。

關注我們

欧美日本韩国一区二区三区视频_国产_区二区三区免费_亚洲av无码之国产精品网址蜜芽_中文字幕第一页乱码在线

日韩区一区二区三区四 | 欧美亚洲日韩不卡在线在线观看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精品久久 | 热久久美女精品天天吊色 | 亚洲最新久久天堂网 | 日本乱理伦片免费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