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吳霜
11 月 22 日,為凝聚行業智慧、探尋發展新路徑,由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指導、21 世紀經濟報道主辦的 “第二十屆 21 世紀金融年會” 在北京盛大召開。中關村銀行業務管理部總經理劉亞明代表該行參與了“金融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主題論壇,分享了這家北京唯一民營銀行在科技金融領域的深耕經驗與未來規劃,展現了其聚焦初創期科創企業、以生態賦能和專業深耕破解融資痛點的獨特實踐。
作為定位 “創新創業者銀行” 的金融機構,中關村銀行自 2017 年成立以來,始終扎根北京科創生態,專注服務最前沿、最早期的高科技企業。劉亞明指出,北京聚集了大量科研院所、國家實驗室及高科技企業,這些初創企業普遍面臨 “輕資產”“長期融資難” 兩大核心痛點,這既是銀行服務的難點,也是差異化競爭的突破口。

三大核心打法
基于對北京科創市場的深度調研,中關村銀行形成了三大核心打法。
其一,聚焦六大細分賽道進行專業化深耕,包括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集成電路等,通過八年持續探索迭代,構建了精準的產業服務體系。尤其在生物醫藥健康領域,該行組建了由協和醫學院等專業背景人才構成的服務團隊,打破傳統金融人才結構,以技術視角解讀企業價值,將研發管線、臨床試驗節點、關鍵技術里程碑等作為授信核心依據,實現從企業初創期到產品上市后的全生命周期陪伴式服務。
其二,依托自建的 “創新創業生態服務體系”,聯合 400 多家投資機構、北京本地基金等資源,為科創企業提供投融資對接、路演、人才招聘、上市輔導等一體化嵌入式服務,構建多方協同的生態賦能網絡。劉亞明強調,這種生態化服務模式并非單純的金融支持,而是與企業深度捆綁、共同成長的長期合作模式。
其三,將深度行業研究作為科技金融的底層能力,組建專門的研究團隊和評審團隊,把技術判斷、企業篩選、趨勢研判等關鍵環節納入專業化決策體系,實現 “以產業邏輯指導金融決策”,讓科技金融風控更貼近科技創新規律,提升投放精準度與風險把控能力。
打造全周期產品體系
在談及未來探索與規劃時,劉亞明表示,中關村銀行承載著北京市科技金融專業銀行的使命,已構建覆蓋企業種子期、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的全周期產品體系。
在實踐中,中關村銀行打造了以“認股權貸款”為核心、以“惠創”系列為協同的“1+N”的產品服務體系,覆蓋科創企業從種子期到成熟期的全生命周期。
處于種子期的企業,該行形成了一套以人才評價作為核心的風控策略,叫做“走進實驗室、擁抱科學家”,該行尤其重視企業人才的評估和知識產權的積累,推出了線上自動審批的“惠才速貸”產品。通過構建專屬的風控模型,對人才的學歷、研發經歷、專利成果、項目前景等進行綜合量化評估,實現快速審批和信用放款,幫助企業邁出科技成果轉化的關鍵第一步。
處在初創期的企業,已經完成了產品雛形,可能仍未盈利,甚至收入微薄,但研發投入需求巨大,是公認的“死亡谷”。該行推出線下定制化產品“惠才計劃”,服務了200多高層次人才創辦的企業。同時,該行在中關村科創金融服務中心率先推出“科技研發貸”,專門面向尚未盈利、正處研發攻堅期的科技企業,幫助其跨越從技術突破到市場化落地之間最艱難的資金鴻溝。
處在成長期的企業,技術逐漸成熟,市場開始打開,收入快速增長,一方面需要持續投入以擴大市場份額,另一方面又可能因高速擴張而面臨現金流緊張。因此,該行以“認股權貸款”為抓手,結合股債聯動機制,助力企業在資本市場實現價值成長;此外,該行還推出“創新積分貸”等特色產品,依據企業的創新積分評分,對創新積分高的企業給予更高的授信額度,激勵企業持續提升創新能力。
對于處于成熟期的企業,意味著企業可以實現擴大再生產,有一定的規模效應,該行推出了“并購貸”和“投聯貸”等產品,一方面,“并購貸”幫助優勢企業整合上下游資源,打造更具競爭力的產業鏈布局;另一方面,“投聯貸”通過“貸款+外部直投”的方式與頭部創投、政府基金的深度聯動,讓銀行資金與股權資本協同發力,為企業引入更強的資本與戰略資源。
發力科創金融人才建設
北京作為國家科技創新中心,最大的區域特點就是科研院所、高校、國家實驗室高度集聚,形成了從基礎研究到成果轉化的完整創新鏈條。這里孕育著大量“從0到1”的硬科技企業,它們技術含量高、成長潛力大,同時也普遍面臨輕資產、長周期的融資難題。
為此,該行按照產業賽道設置了五個科技金融專營部門,形成覆蓋首都“十四五”重點產業和“卡脖子”關鍵技術的專業化服務體系。在這一體系下,該行梳理并持續更新六大重點賽道——醫藥健康、高端裝備制造、集成電路、智能網聯汽車、先進計算、新能源與新材料,同時陸續編制《細分行業授信政策指引》,將每個賽道的技術路線圖、風險偏好、信用關注點、典型企業特征、授信額度區間等進行結構化沉淀,并持續動態更新,形成了業內領先的行業數據庫和產業畫像體系。
針對科創金融人才建設,該行從三方面發力:一是按六大賽道明確部門機構設置,實現人才精準配置;二是打破傳統金融人才畫像,重點引進懂技術、懂產業的專業人才;三是細化盡職免責政策,落實監管要求,充分調動客戶經理 “敢貸、愿貸” 的積極性,激發團隊主觀能動性。
服務前沿創投期企業需要足夠的耐心與定力,中關村銀行將持續堅守 “創新創業者銀行” 定位,通過專業化、生態化、全周期的服務模式,讓金融資源更高效地賦能科技創新,為北京乃至全國的科創企業發展注入金融活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