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中基金會CEO高戈銳,拍攝/肖航)
南方財經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胡慧茵 廣州報道
“澳中基金會一直支持贊助中澳兩國學者、經濟學家等,與政策制定者開展對話,一起實現凈零排放的目標,這是基金會助力中澳在綠色能源領域合作的一個例子。”澳中基金會首席執行官高戈銳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說。
11月20日,澳中基金會(下文簡稱基金會)在成立五年后,首次開啟了他們的中國之行。據了解,澳中基金會成立于2020年,由澳大利亞政府牽頭成立,借此深化澳中關系,推動兩國務實合作。高戈銳介紹,澳中雙方把合作聚焦在氣候變化、減碳、農業、健康、藝術、旅游和教育等,基金會每年會對重點合作項目進行撥款,截至目前已經資助了190個項目,資助額達到3800萬澳元。
高戈銳曾在澳大利亞駐北京、上海使領館任職,講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值得一提的是,此行是他第一次來到廣州。“在乘飛機抵達廣州時,我就被廣州的城市規模和清新空氣所震撼。”高戈銳說。他還對廣州完備的基礎設施贊嘆不已。
高戈銳向記者表示,氣候與脫碳是中澳合作中極為關鍵的領域,兩國都制定了碳排放相關目標。澳大利亞是中國最大的鐵礦石供應商,所以他認為,中澳雙方聯手降低鋼鐵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具有特別的意義。
除了綠色合作,高戈銳特別提到中澳的體育合作,他對第十五屆全運會印象深刻,“中國在體育領域成就斐然,我們也一直派遣澳大利亞青年隊前往中國開展交流活動。如今網球在中國的熱度極高,中澳在網球項目上開展了眾多訓練與賽事交流。”他認為,中澳開展體育合作既能提升兩國運動員的競技水平,還能更好地促進兩國關系。
(實習生丁子恩對本文亦有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