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 唐曜華 年底又到了本年度個人養老金繳存的最后窗口期,爭奪客戶留存的營銷大戰已經打響,近期多家銀行在APP或微信公眾號推廣個人養老金繳存有禮活動。部分基金公司開始推廣自家的個人養老金基金,還有部分金融機構則打“服務牌”,推出個人養老金資產配置方案。
自2022年11月25日試點啟動以來,個人養老金制度迎來三周年。個人養老金產品給投資者帶來的收益情況如何呢?據21世紀資管研究院統計,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收益率超過3%,個人養老金基金成立以來平均收益率13.54%。
機構營銷重點從開戶轉向繳存
在避稅以及規劃養老的需求下,近年來開通個人養老金賬戶的投資者數量快速攀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數據顯示,自2022年11月個人養老金制度試點以來,截至2024年11月末,全國個人養老金賬戶開戶人數已達7279萬人。
今年銀行的個人養老金營銷重點已從獎勵新開戶轉向重點獎勵繳存,比如建行繳存最高可領656元權益,興業銀行繳存最高有機會抽609.68元權益,工商銀行開戶繳存最高可領388元加188元微信立減金。廣發銀行只要開戶并繳納10元養老金就可獲20元福利金,繳納1000元及以上可抽取68元至268元生活福利券。
大部分銀行獎勵重點從開戶轉向繳存,并且大多采取進階式獎勵政策。比如建行規定首次繳存個人養老金賬戶可獲得最高88元的獎勵,當年繳存金額首次達500元、10000元可分別獲得最高188元、380元的獎勵。工行和興業銀行則按達到1000元或12000元分別設置不同的獎勵金額,開戶并完成首次繳費(工行要求轉入2元及以上)也有獎勵。
部分基金公司比如南方基金也近日也通過微信公眾號發文推廣旗下個人養老金基金,包括養老目標基金、指數基金等。
中國銀行則對外發布了《個人養老金資產配置方案(2025年版)》。以“四筆錢”資產配置模型為基礎,為客戶量身定制養老資金規劃與配置方案。
上個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于促進養老理財業務持續健康發展的通知》,鼓勵試點機構為投資者提供養老理財顧問咨詢服務。支持試點理財公司按照法律法規和合同約定為投資者提供養老理財顧問咨詢服務。
儲蓄國債將納入個人養老金產品目錄
不少投資者在社交媒體曬出個人養老金賬戶收益,受益于股市上漲,購買基金的部分投資者發帖稱已實現10%至30%的收益,在前兩年投資定期存款的部分投資者則通過長期限存款鎖定了3%的高收益。
去年底指數基金被納入個人養老金投資目錄后,不少投資者選擇購買指數基金、低波紅利基金等,正好趕上了今年股市上漲行情。還有不少投資者選擇購買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據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數據,截至2025年6月末,開立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行業信息平臺賬戶的投資者超 143.9 萬人,較年初增長 46.2%。據測算,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為個人養老金份額的投資者實現收益超 3.9 億元(含浮盈),平均年化收益率超3.4%。
隨著納入個人養老金產品目錄的產品越來越多,個人養老金產品“貨架”越來越豐富,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的個人養老金產品目錄顯示,截至11月26日,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37只,基金類產品共305只,儲蓄類產品466只,保險類產品437只。2026年6月將再增加儲蓄國債的選項,財政部和中國人民銀行近日發布通知,明確從2026年6月起,儲蓄國債(電子式)將納入個人養老金產品范圍。不過受限于各家機構代銷的產品不同,在購買產品前可先查詢哪些機構代銷。
近七成個人養老金理財為中低風險產品
試點三周年之際,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和基金整體表現又如何呢?
考慮到養老資金的風險偏好較低,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大多為穩健型產品。37只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大多為中低風險和中風險產品,中低風險產品占比67.57%。投資性質則以固收類產品為主,占比達83.78%。
截至11月26日,個人養老金理財產品整體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率平均值為3.47%,其中固收類產品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率平均值為3.55%,混合類產品平均收益率為3.05%。
受債市震蕩影響,今年固收類產品收益率水平有所走低,若僅統計今年之前成立的產品,截至11月26日,今年以來年化收益率平均值為2.75%。不過還是有9只產品今年以來年化收益率超過3%。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率超過4%的產品有4只,分別為“貝萊德建信理財貝嘉目標風險穩健型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最低持有365天)L份額”、“農銀理財‘農銀順心·靈動’1080天固定收益類人民幣理財產品(L份額)”、“農銀理財‘農銀順心·靈動’365天固定收益類人民幣理財產品(L份額)、郵銀財富添頤·鴻錦最短持有365天1號L份額。”
混合類產品中有2只產品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率超過4%,分別為“中郵理財添頤·鴻元最短持有365天1號人民幣理財產品-L份額”、“農銀理財‘農銀順心·靈動’720天混合類人民幣理財產品(L份額)”。
個人養老金基金成立以來平均收益率13.54%
個人養老金基金則受益股市上漲整體收益表現亮眼,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26日,305只基金成立以來平均收益率為13.54%。今年以來平均回報為13.4%。
對基金投資者而言,若去年底購買了新納入投資目錄的指數基金回報也非常可觀,剔除今年新納入的兩只被動指數型基金后,66只被動指數型基金今年以來平均回報為22.21%。收益率靠前的是科創板、創業板相關的指數基金,中證500、中證A500相關的指數基金回報居中。即使購買滬深300指數基金也大多能實現15%以上的收益率,紅利指數基金或低波紅利指數基金回報相對偏低。19只指數增強型基金(未統計今年成立的)今年以來平均回報也不低,達18.05%。
養老FOF由于股票倉位和風格的差異表現相對分化,成立以來收益率在-7%至40%之間,成立以來平均回報為11.11%。若統計今年之前成立的養老FOF基金的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率,則回報居前的是“廣發養老目標2060五年持有Y”、“招商和惠養老2045五年持有Y”、“華夏養老2060五年持有Y”等,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率超過17.9%。
今年以來收益率排名靠前的則有“國泰民安養老2040三年Y”、“工銀養老2050五年持有Y”、“鵬華養老2045三年Y”等。
若進一步細分,今年以來目標日期FOF基金表現整體優于目標風險FOF基金,目標日期FOF基金今年以來平均回報為14.05%,而目標風險FOF基金今年以來平均回報為8.6%。
養老FOF基金成立以來表現相對靠前的基金公司有招商基金、廣發基金、景順長城基金、易方達基金、中歐基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