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交易新規落地,高頻交易戴上“緊箍咒”

2025年07月07日 22:25   21世紀經濟報道 21財經APP   龐華瑋

21世紀經濟報道特約記者龐華瑋 廣州報道  7月7日起,《程序化交易管理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或“新規”)正式實施。

從2024年6月7日,新規向市場公開征求意見,到2025年4月3日新規推出,再到7月7日新規正式落地,量化交易新規逐步推進。

新規核心指向對高頻交易的精準監管和異常交易的嚴格約束。業內認為,新規通過 “速度限制、規則堵漏、穿透監管”重塑市場生態,助力量化行業規范發展,對行業長期利好,其核心是規范而非扼殺。

而量化行業也從“微秒級速度競爭”轉向“中低頻策略有效性競爭”,量化機構則需從“拼速度”轉向“拼質量”。

重點監測高頻交易

市場對量化交易新規的關注,主要有三點:

一是每秒300筆、單日2萬筆以上屬于高頻交易,需重點監管約束;

二是實行差異化收費機制,提高高頻交易的流量費、撤單費;

三是全面暫停融券T+0交易,禁止通過當日賣出、次日還券的操作。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業內認為,新規主要帶來三大變化。

首先,約束高頻交易。

?具體來說,一是認定標準明確??:單賬戶每秒申報/撤單≥300筆或單日≥2萬筆即被定義為高頻交易,需接受差異化收費、額外報告等監管。

?二是抑制短期投機??:通過限制“頻繁瞬時撤單”“頻繁拉抬打壓”等行為,減少虛假流動性,降低市場非理性波動。

?三是成本壓力增加??:高頻策略收益可能下降30%-50%,部分中小私募因合規成本上升面臨淘汰。

據悉,新規實施后,從策略維度來看,高頻策略生存空間將被大幅壓縮,短期沖擊較大,例如依賴高換手如年化200倍以上的期現套利、高頻做市策略因成本激增可能面臨策略失效,并且每筆1元委托費加5元撤單費將使高頻策略的盈虧平衡點提升30%-50%。

其次,新規影響量化行業的格局。?一方面,頭部機構優勢鞏固。頭部量化機構(如幻方量化、明汯投資)多以中低頻策略為主,已提前完成合規調整,受影響較小。?另一方面,行業集中度提升。依賴高頻策略的中小機構需轉型或退出,技術儲備不足者面臨出清壓力。

“部分頭部機構已經提前布局降頻,此類大型機構因技術儲備充足如基本面量化模型、中低頻因子等能快速調整策略;但中小高頻策略機構可能因合規成本上升如需升級風控系統、增設專職崗位等問題面臨淘汰,被迫退出市場,所以整體高頻策略都面臨較大的轉型壓力。”尚藝投資總經理王崢說。

此外,新規將優化市場生態。一方面,流動性質量改善。減少“幌騙交易”等虛假流動性,真實供需更易反映在價格中。另一方面,公平性增強??。削弱高頻交易的技術碾壓優勢,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

避免小微盤股大幅波動

值得一提的是,7月7日《細則》正式實施,當日兩市成交額1.22萬億元,較上一交易日縮小逾2000億元。

有投資人認為,當天開始實施的量化新規對量化交易有一定限制作用,成交額受到一定的影響。

其表示,量化資金大約占A股總成交額的20%-30%,比如前一個交易日約1.4萬億元的成交量,差不多3000多億元交易量來自量化資金,7月7日兩市成交量減少2000多億元,與新規有一定關系。

不過,也有機構人士認為,7月7日交易量繼續維持在高位,仍是正常的市場表現。

一位機構投資人士表示,量化交易新規主要是針對目前市場上量化或投機資金有太多資金參與小微盤股投資,小微盤好操縱,導致量價波動大,此時量化模型就會加入。

“2024年一季度小微盤大幅下行導致整個市場不振。量化交易新規調整其中一個目的就是為了預防此類風險。”上述投資人士說,“量化交易新規的一大目的很明確,從小微盤的高頻引導到中大盤的中低頻交易。”

業內人士表示,小微盤風格的風險積聚問題值得關注。盡管量化機構已部分收緊小市值暴露,比如中證500和中證1000指增產品對小票偏好有所回落,但當前量化選股策略仍普遍持有70%以上的小微盤敞口。

“及時干預小微盤的這種投機操作可以減少市場下行的幅度。”上述投資人士說,大部分中小微企業幾乎無法給股東創造分紅,或回購推動EPS上升等回報,幾乎都是投機為主,低勝率低賠率。

王崢則表示,新規出臺后強化公平性,限制高頻交易流動性占比,引導資金流向藍籌股,避免小盤股過度波動。

融智投資FOF基金經理李春瑜表示,新規實施,短期內可能引致局部市場流動性階段性收縮與交易成本小幅攀升;長期來看,則有助于平抑市場異常波動、強化中小投資者保護機制,推動市場投資邏輯由短期價格博弈向企業價值發現轉變。

“值得注意的是,新規將加速小微盤股的流動性價值重估進程,同時進一步凸顯優質藍籌股的流動性溢價優勢,量化行業由此進入深度調整期,市場格局面臨系統性重構。”李春瑜說。

影響幾何?

市場認為,新規正式實施,因前期已經有較長的過渡期讓機構調整適應,對市場擾動有限。

新方程量化投研總監張錦升表示,“本次新規與兩年前的初次意見內容是一致的,沒有新增額外規定,在這段時間內,量化私募早已按照新規要求調整了模型參數,每日交易次數和筆數均不超過規則上限,因此不會有太大影響。量化整體向更加透明化、公平化、中低換手發展,頭部大規模資管的管理人早已如此,個別小眾策略管理人依賴極致速度的提升獲取收益的情況也大大降低,量化行業整體也進入高質量發展時代。”

頭部量化機構認為新規將帶來長期有利影響。

一家百億量化私募人士向記者表示,新規采用程序化交易的各類市場主體有了統一的監管標準,有利于提升市場活力與韌性,為A股市場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動力。

“細則實施后,企圖利用規則漏洞的不當行為定將受到沖擊。隨著‘偽量化’和其他利用程序化干擾市場的行為被擠出,可以促進量化投資更加規范地運作,優質的量化機構憑借專業能力可以更好地為市場提供流動性,推動理性的價格發現,成為資本市場的重要穩定力量。”上述百億量化私募人士說。

根據量化交易新規,高頻交易(HFT)的認定標準為:單賬戶每秒≥300筆或單日≥2萬筆。

上述百億私募人士表示,目前頭部量化私募的策略換手率普遍低于實施細則的上限,細則落地不會對策略運行產生重大影響。

“當前主流量化機構的交易頻率為80-150倍,遠未觸及紅線。頭部量化私募早在一兩年前已主動調整風控標準,新規更多是將既有實踐制度化。”一位投資人士說。

有業內人士舉例,關于高頻交易標準,如果單賬戶1億元,年換手200倍,日掛單約7千筆,遠遠低于單日2萬筆。

“現在的量化私募,規模大的,大概40~50倍換手。中小規模的,80~150倍,正常不會觸及到紅線。”上述業內人士指出。

由于大量量化交易達不到高頻門檻,因此不會涉及流量費和撤單費“加價”。

而融券T+0,由于私募機構現在的T0交易,主要是通過建股票底倉來變相T0,所以大多不涉及融券。

業內認為,量化給市場提供了流動性,提升人氣,量化交易新規不是去摁死量化,而是向合規、透明的方向發展。

王崢指出,明確報告義務、監控重點比如異常交易、極端波動下的熔斷管理、強調合規底線,有助于過濾掉一些可能擾亂市場的野路子策略比如過度高頻、惡意報撤單,讓行業更健康、更透明地發展。通過限制高頻盤口剝削能夠減少異常波動引發的個人投資者踩踏,對個人投資者保護增強;短期市場成交額可能下降,但長期減少脈沖式流動性黑洞,重構流動性結構,從整體市場生態上來看,公平性與穩定性都將得到改善。長期看,對真正做研究的量化機構是好事,能減少劣幣驅逐良幣。

“但從另外一個方面看,為滿足報告要求尤其是高頻調整系統以適應監控標準、加強內部合規風控建設,這些都會增加管理人的運營成本,增加部分量化基金策略運營成本。同時,對部分依賴極高報撤單頻率的策略影響會比較大,可能面臨策略調整甚至淘汰。”王崢說。

機構積極應對

 一家主營業務為量化交易的機構人士表示,“現在大家肯定是紅線內執行操作,《細則》主要還是針對高頻,我們自己絕對不踩紅線。”

李春瑜指出,量化競爭維度將從技術執行速度全面轉向策略研發深度,高頻套利策略收益空間顯著收窄,中低頻量化與基本面量化策略將成為行業主流。市場集中化程度可能提升,頭部量化私募依托其合規先發優勢與技術儲備將鞏固領先地位,中小量化私募則需通過垂直領域創新實現差異化發展。未來行業競爭焦點將更強調策略穩健性、數據價值挖掘能力與合規可持續發展水平。

因此,李春瑜建議量化機構將合規管理作為戰略基石,構建覆蓋全業務流程的合規管理體系,確保新規各項要求落實到位。持續深化策略研發,重點布局多因子模型創新,綜合運用基本面因子、量價特征因子及另類數據因子構建復合型策略體系。同步完善全面風險管理框架,通過動態止損機制、極端情景壓力測試等手段提升風險應對能力。此外,可積極探索與金融科技公司、學術研究機構的戰略合作,通過產學研協同創新提升核心技術競爭力。

王崢分析,量化行業整體正從“微秒級速度競爭”轉向“中低頻策略有效性競爭”,基本面因子權重提升成為趨勢。本次新規本質是通過制度重構打破“技術霸權”,推動量化行業從速度競賽回歸策略本源,量化機構需從“拼速度”轉向“拼質量”。

“作為量化私募管理人,可以看到量化行業的超額收益正從技術套利轉向認知套利,唯有將扎實的經濟邏輯、極端行情下的抗壓能力,以及與持有人的信任綁定轉化為核心競爭力,方能避免‘策略出清-規模萎縮’的死亡螺旋。”王崢指出。

關注我們

欧美日本韩国一区二区三区视频_国产_区二区三区免费_亚洲av无码之国产精品网址蜜芽_中文字幕第一页乱码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人久久 | 色综合AV激情在线观看 | 亚洲一级中文字幕免费观看 | 亚洲综合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亚欧AV一级在线看 |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久久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