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特約記者龐華瑋 廣州報道
最近一個月,A股“反內卷”主題行情火了,鋼鐵、光伏、建材等板塊全面爆發。
Wind數據顯示,最近18個交易日(6月20日至7月15日),申萬一級行業指數中的鋼鐵、建筑材料、電力設備等行業漲幅均超過8%。
機構認為,反內卷成為當前熱議的主題,十年前供給收縮帶來超額利潤的場景有望再一次重演。隨著“反內卷”擴散至各行各業,“反內卷”主題有望持續演繹,成為接下來一段時間的主線。其中,光伏、汽車、鋼鐵等行業備受關注。
但機構指出,“反內卷”行情可能分為三階段:第一階段政策催化下的預期階段,第二階段定價資源品價格上漲,第三階段定價資源品高價橫住的時間。綜合來看,目前“反內卷”行情尚在第一階段的預期階段,后續仍需觀察政策落地和產能出清情況,如果沒有真實的出清,行情可能不會有后續兩個階段。
行情啟動
最近一個月,“反內卷”成為市場焦點。中央財經委第六次會議于7月1日召開,會議強調,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要聚焦重點難點,依法依規治理企業低價無序競爭,引導企業提升產品品質,推動落后產能有序退出。
“反內卷”行情啟動。最具代表性的是,時隔4年,光伏產業鏈重新站到市場C位。
近一個月(6月20日至7月15日),光伏設備指數已上漲15.55%。
背景是,近期國內頭部光伏玻璃企業宣布,自7月起集體減產30%,以緩解行業“內卷式”競爭。
“這一波‘反內卷’行情的背景,是相關行業要求大幅降產能,破‘內卷’,防止打價格戰。這對于行業競爭格局是好事,也有利于推動行情進一步發展。”對此,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
這一輪光伏產業鏈概念股徹底大爆發,也一舉拉開了“反內卷”題材大漲行情序幕,多個行業開始迎來它們久違的高光時刻。
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15日,自6月20日以來,申萬二級行業指數中,元件上漲20.35%,玻璃玻纖上漲20.21%,光伏設備上漲15.55%,普鋼上漲12.75%。
創金合信基金首席經濟學家魏鳳春指出,下半年第一周的市場走勢顯示“反內卷”推動的周期品零星上漲,第二周市場則呈現周期品繁花錦簇的狀態。從大類資產看,7月第二周(7月7日至7月11日)焦煤上漲8.8%,一改持續下跌的頹勢;白銀上漲5.4%,今年以來漲幅高達33.6%;布倫特原油上漲3.4%。從A股行業漲跌幅來看,7月第二周房地產上漲6.1%,鋼鐵上漲4.4%,建筑材料上漲3.3%。
“‘反內卷’成為當前熱議的主題,十年前供給收縮帶來超額利潤的場景有望再一次重演。”魏鳳春指出。
格上基金研究員畢夢姌也表示,“近期‘反內卷’行情在政策驅動下表現突出,光伏、鋼鐵、水泥、汽車等行業出現顯著上漲。”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輪“反內卷”,既包括傳統行業,如鋼鐵、水泥、生豬養殖等,也包括新興產業,如光伏、新能源車、鋰電池等。
有業內人士指出,當前“反內卷”政策主要聚焦在光伏、電商、汽車、鋼鐵等四大重點行業。
新方程投資經理曾令華表示,“反內卷”反的是無序惡性競爭。無序競爭之下,ROE降低,企業利潤承壓。而在這些行業,在全球來看都是有競爭力的。“‘反內卷’行情會持續較長時間。”曾令華說。
機構如何布局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公募和私募對“反內卷”涉及行業都有所布局。
“由于本輪很多行業估值下修到歷史幾乎最低,性價比高,適合配置,所以我們對‘反內卷’涉及行業做了一些配置。”近日,一位機構投資人向記者表示。
不過,他表示,“我們沒有特別針對‘反內卷’涉及行業布局,而是根據性價比配置,目前部分配置標的受‘反內卷’行情共振出現大漲。”上述機構投資人說。
“我們看好的是估值歷史低位,跌幅時間長,多頭出清徹底的‘反內卷’標的,因為它們短期彈性較大。比如,光伏上游、地產上游、豬牛羊上游養殖等。”上述機構投資人說。
上述機構投資人建議,對于“反內卷”配置,需要觀察行業需求是否能恢復,政策刺激能否加碼等。
楊德龍也表示,“很多涉及‘反內卷’的股票都屬于基金重倉股,這一波反彈有利基金凈值回升。這一次涉及‘反內卷’的行情應該還能持續一段時間,因為它會改變很多行業的邏輯。”
“近期有部分機構針對‘反內卷’行情,適當加倉這些超跌的個股。”楊德龍指出,“反內卷”涉及行業的投資機會,主要是之前跌幅比較大的行業,比如光伏、新能源汽車、鋰電池等。
天風證券也指出,本次反內卷行情主要目標不是鋼鐵煤炭,而是有民企參與,關系地方就業稅收的制造業,例如光伏、汽車等。
對于“反內卷”的投資邏輯,曾令華表示,“整體估值不高,行業格局改善,這種模式是許多價值投資者的盈利工具。”
“據我了解,有一些基金對‘反內卷’涉及行業已經有針對性的布局,比如光伏里的膠膜、銀漿等。”曾令華說。
但曾令華建議投資者,“還是應該從投資的本質出發,尋找那些估值不高,但競爭格局存在優化空間的標的。”
投資機會在哪?
“反內卷”政策指引下,哪些行業或產業鏈有望迎來競爭格局改善?
對此,博時基金首席權益策略分析師陳顯順分析,“反內卷”政策紅利或將向三類領域傾斜:其一是具有規模壁壘的基礎工業領域;其二是需要持續創新的高技術產業;其三是關系民生的重要服務業。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產業鏈中具備技術標準制定能力的關鍵環節企業,可能有望獲得超額收益。投資者應著眼長期競爭格局演變,把握產業結構升級中的確定性機會。”陳顯順說。
鵬華基金指數與量化投資部基金經理閆冬提示,關注政策敏感型行業,伴隨能源成本下降,鋼鐵、化工等板塊的盈利彈性值得期待。
畢夢姌表示,“反內卷”涉及行業的投資機會較多,可以主要關注政策重點整治的高“內卷”行業,如光伏行業;價格戰導致行業利潤下滑的新能源汽車行業,和傳統行業通過限產優化供需的鋼鐵、水泥、玻璃行業等。
畢夢姌認為,目前的行情更多體現為政策預期驅動的短期輪動補漲與中長期產業變革機會的疊加。從短期看,市場對限產、提價等“反內卷”政策直接推動相關板塊估值修復。從中長期看,若政策持續發力并推動行業供需格局實質性改善,可能孕育重大機會。需注意的是,當前行情仍處于交易預期階段,后續需跟蹤政策落地效果及企業盈利修復情況。
當前的“反內卷”行情常常被拿來與2016年-2017年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行情、2020-2024年煤炭板塊“碳中和”行情做對比。
天風證券認為,反內卷行情如果發展順利,可能分為三階段:第一階段政策催化下的預期,行情上漲幅度可能較小,第二階段定價資源品價格上漲,第三階段定價資源品高價橫住的時間。
“目前行情尚在預期階段,后續仍需觀察政策落地和產能出清情況,如果沒有真實的出清,行情可能不會有后續兩個階段。”天風證券指出。
天風證券進一步指出,資本市場有很強的學習效應,有了2016-2017年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行情、2020-2024年煤炭板塊“碳中和”行情的經驗,市場可能不會簡單按上述的三段式演繹。一種可能情況是股價的反應越來越提前,各段主升的時間可能會進一步縮短,漲幅集中在“魚頭”而非第三段“魚尾”;另一種可能是出現第一+第二或第二+第三波行情合并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