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黎雨辰 北京報道
當基金份額登記不再由基金公司集中托管,而是由區塊鏈發行的“代幣”直接代表投資人對基金資產的權益,公募基金對“去中心化”范式的探索正徐徐啟幕。
7月17日,華夏基金(香港)宣布成立兩只代幣化貨幣市場基金:華夏美元數字貨幣基金及華夏人民幣數字貨幣基金,分別以美元和人民幣計價。其中,華夏人民幣數字貨幣基金是全球首只人民幣代幣化基金。
“我們觀察到投資者,尤其是加密貨幣投資者,對鏈上合規生息產品的需求日益增長?!痹诋a品成立之際,華夏基金(香港)表示,“未來隨著受監管的鏈上資金(如合規穩定幣)、代幣化存款及央行數字貨幣的普及,這一需求有望持續提升?!?/p>
“去中心化”的基金投資
整體來看,代幣化基金是一種實現了“傳統資產”和“技術身份”雙重碰撞的產品。
在金融或法律的視角下,代幣化基金本質仍遵循傳統基金的底層邏輯。此次新成立的兩只華夏數字貨幣基金,其底層資產與傳統貨幣市場基金也并無不同——主要投資于債券、貨幣市場工具等證券資產,并遵循香港現有的相關法律、監管要求及會計準則。
而代幣化基金的創新之處,更多在于其“技術形態”。區別于傳統基金由基金管理人集中登記份額并進行托管,對于代幣化基金而言,區塊鏈的數字代幣形式,直接代表了投資人對代幣化基金資產的權益。
在這一特征下,鏈上結算為代幣化基金的交易帶來可追溯性、可編程性與實時驗證能力,也在結算效率、資金流動性和持倉透明度等方面,能夠顯著提升投資者體驗。
銷售方面,此次成立的兩只代幣化基金,在交易和申贖上采用了“傳統+數字”雙軌分銷模式。換言之,投資者既可以通過銀行與券商等傳統渠道,也可以在虛擬資產交易平臺上進行交易。
目前,多個機構也已經公開表示了與兩只代幣化貨幣市場基金的業務合作,包括渣打銀行、中信證券財富管理香港、富途證券、星路科技、國泰君安國際、香港穩定幣首家持牌交易所OSL集團、華贏證券等。
其中,國泰君安國際作為華夏基金(香港)代幣化貨基的分銷方,曾于今年5月獲得香港證監會就分銷代幣化證券或代幣化證券提供意見的確認,并于6月獲得現有證券交易牌照升級,為客戶提供虛擬資產交易服務,標志著中資券商深度參與香港虛擬資產市場的重要突破。
國泰君安國際財富管理部主管林建國表示,華夏基金(香港)此次推出代幣化基金,標志著香港代幣化發展邁出新的征程。未來,公司也將持續推進傳統金融與數字資產深度融合,加快布局RWA領域,助力金融產品多元化,為投資者提供更為豐富的財富配置服務。
機構搶灘資產代幣化
當前,得益于區塊鏈更高的效率和價值收益以及更高的技術和監管可行性,代幣化資產正在全球范圍內呈現出趨勢。
來自麥肯錫的一份研究報告數據顯示,預計到 2030 年,各種資產類別的代幣化市值可能達到約2萬億美元(不包括加密貨幣和穩定幣),其中全球代幣化貨幣基金的規模將突破4000億美元。
在國內,香港依托成熟的金融基建與國際化的監管框架,也已成為金融創新和虛擬資產產業發展的橋頭堡。在此趨勢下,以中資香港機構為首,一批傳統金融機構持續強化相關牌照及業務布局。
其中,代幣化基金有望成為機構布局數字資產的重要入口。
據華夏基金(香港)介紹,公司在兩年前就已入局數字資產領域。2024年4月,公司還和嘉實基金、博時基金旗下香港子公司一同,經香港證監會獲批發行了合計6只虛擬資產現貨ETF,在虛擬貨幣資產業務上率先“搶灘”。
今年2月,華夏基金(香港)進一步推出了亞太地區首只零售代幣化基金——華夏港元數字貨幣基金。該基金主要投資于港元計價的短期存款及優質貨幣市場工具,標志著亞太區首個面向零售投資者的代幣化基金正式落地。
而隨著此次華夏美元數字貨幣基金及華夏人民幣數字貨幣基金的發布,華夏基金(香港)旗下也正式構建起亞洲最全面的代幣化貨幣市場基金系列,涵蓋港幣、人民幣、美元三大幣種。
華夏基金(香港)行政總裁甘添表示:“我們深感自豪能夠通過區塊鏈投資解決方案推動去中心化金融生態的發展,并取得重大突破。該突破充分體現了華夏基金(香港)在Web3時代的金融創新和對資產代幣化的廣泛應用。未來我們將持續開發更多切實可行的方案,提升投資者的資本配置效率。同時,我們將繼續與合作伙伴攜手,深化鏈上資金管理的合規化實踐,豐富代幣化投資策略,為投資者創造長期價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