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季媛媛
9月10日,諾和諾德宣布了一項大規模重組計劃:在全球范圍內裁減約9,000個職位,約占其78,400名員工總數的11%,其中約5,000個職位將在丹麥削減。此次裁員將覆蓋公司各個部門,包括后勤支持和總部職能,預計到2026年底將帶來約80億丹麥克朗的年化成本節約。
2025年8月發布諾和諾德發布財報稱,司美格魯肽的降糖適應癥兩款產品增速放緩,并宣布下調2025年全年的業績預期,預計銷售額增長8%~14%,營業利潤增長10%~16%。此次,諾和諾德下調了2025年營業利潤增長預期,降至4%~10%。
有券商醫藥行業分析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諾和諾德的裁員與利潤預期調整,本質上是GLP-1行業從“野蠻生長”到“精耕細作”的轉折信號。短期看,企業需通過降本增效應對增速放緩與競爭加劇;長期看,誰能在下一代藥物研發、適應癥擴展及新興市場布局中占據先機,誰將成為下一個十年的行業主導者。
“對于投資者而言,需密切關注2025年司美格魯肽關鍵臨床數據與商業化進展,以及行業政策(如美國醫保談判、中國集采可能性)對GLP-1市場競爭格局的影響。”該分析師說。
緣何裁員?
諾和諾德此次裁員規模較為龐大。
諾和諾德方面也在披露上述計劃時指出,這一“重組與效率提升”計劃將在2026年底前實現約80億丹麥克朗(約11.5億美元)的年化成本節約。這項轉型計劃伴隨著顯著的財務影響。諾和諾德預計將產生一次性重組費用約90億丹麥克朗,這些費用將記錄在2025年第三季度財務報告中。
不過,諾和諾德也預計在第四季度就能實現約10億丹麥克朗的節省。
諾和諾德全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Mike Doustdar表示:“作為全球肥胖癥和糖尿病領域的領導者,諾和諾德為全球患者帶來改變生命的產品。但我們的市場正在發生變化,尤其是在肥胖癥領域,競爭加劇且更加以消費者為導向。我們的公司也必須隨之進化。這意味著要建立更強的績效文化,更有效地配置資源,并優先投資于最具影響力的領域——即我們的核心治療領域。”
事實上,過去幾年司美格魯肽的快速擴張雖然幫助其滿足了市場對減肥藥物的驚人需求,但也增加了組織復雜性和成本。由于肥胖癥領域是更具競爭性和消費者驅動型的賽道,這也要求諾和諾德不得不加速轉型。
前述分析師指出,此次裁員計劃從表面看是諾和諾德短期財務壓力的應對,實則反映了更深層的戰略邏輯。一方面,諾和諾德核心產品周期與研發管線青黃不接是主因。諾和諾德的支柱產品司美格魯肽(Ozempic、Wegovy等GLP-1類藥物)雖仍占據全球減重與糖尿病治療市場的主導地位,但經歷過去三年的爆發式增長后,增速已顯邊際放緩。
根據IQVIA數據,2024年第一季度美國GLP-1處方量增速回落至15%左右,較2022年峰值30%顯著下降,疊加歐洲部分國家醫保控費壓力,終端銷售增長面臨瓶頸。與此同時,下一代GLP-1多靶點藥物的研發進度慢于市場預期,而禮來、安進等競品的同類管線已進入III期臨床,短期內難以貢獻規模化收入,導致諾和諾德收入端增長動能減弱。
另一方面,持續高投入的研發與商業化成本加劇了諾和諾德盈利壓力。為維持GLP-1領域的領先地位,諾和諾德近年來在產能擴張、營銷推廣及研發投入上保持高額支出。然而,隨著全球醫藥投融資環境趨緊,資本市場對藥企“燒錢換增長”的容忍度降低,疊加丹麥本土勞動力成本高企,通過優化人員結構、收縮非核心業務成為快速降本的選擇。
“此次裁員每年節省的費用相當于其2023年凈利潤的15%以上,可直接緩解短期利潤壓力。”該分析師指出,這一轉型反映了制藥巨頭面臨的挑戰,如何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中保持領先地位,同時滿足投資者對增長的期望。對于巨頭而言,是不得不進行的選擇。
轉型成關鍵
諾和諾德的轉型計劃是在肥胖藥物市場競爭加劇的背景下推出的。諾和諾德司美格魯肽曾經獨占市場,但現在面臨來自美國禮來公司等競爭對手的激烈競爭。此外,來自美國允許的“復合藥房”被允許使用與司美格魯肽相同的成分制作仿制藥,這在一定程度上侵蝕了諾和諾德的市場份額和定價能力。
盡管面臨挑戰,諾和諾德仍然是糖尿病和肥胖治療領域的全球領導者。
根據諾和諾德發布的財報,在2025年1月至6月期間,公司實現銷售額1549億丹麥克朗(約合223億美元),按固定匯率計算同比增長18%;營業利潤達到722億克朗(約合104億美元),同比增長29%。這一增長主要得益于肥胖癥護理業務的顯著表現,該領域銷售額猛增56%(按丹麥克朗計算)。
拆分具體業務板塊來看,糖尿病和肥胖護理部門銷售額達到1454億克朗,增長16%(215.14億美元),同比增長18%。其中,肥胖癥藥物銷售額同比增長58%至387.96億丹麥克朗(57.40億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降糖用司美格魯肽注射液Ozempic上半年銷售645.20億丹麥克朗(96.46億美元),同比增長15%;口服司美格魯肽片Rybelsus銷售113.48億丹麥克朗(16.79億美元),同比增長5%;減肥用司美格魯肽注射液Wegovy創收368.88億丹麥克朗(54.58億美元),同比增長78%。
而禮來發布2025年上半年財報數據則顯示,上半年營收282.862億美元,同比增長41%。從地區分布來看,2025年前六個月美國市場收入193.04億美元,同比增長43%;歐洲市場收入49.63億美元,同比增長74%;日本市場收入9.23億美元,同比增長11%;中國市場收入9.17億美元,同比增長20%;其他市場收入21.80億美元,同比增長7%。
梳理財報可以發現,糖尿病業務貢獻了禮來近一半的業績收入,其中Trulicity、Mounjaro、Humalog和Jardiance四款產品合計貢獻139.728億美元。而真正推動業績增長的引擎是GLP-1/GIP雙靶點激動劑替爾泊肽——其降糖版替爾泊肽Mounjaro和減肥版Zepbound上半年合計銷售額達147.34億美元。
“諾和諾德的調整側面印證了GLP-1賽道已從‘藍海爆發’進入‘紅海博弈’階段,行業競爭格局正加速重構。”前述分析師認為,未來GLP-1市場競爭焦點將集中在兩大方向:一是心血管獲益等額外適應癥的獲批(如司美格魯肽已被證實可降低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風險,若進一步拓展至高風險人群,可打開老年患者市場);二是支付可及性——美國CMS(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對高價藥物的報銷審核趨嚴,歐洲多國推行“價值導向定價”(要求藥企證明藥物性價比),企業需通過真實世界數據(RWE)證明長期療效以爭取更有利的定價與報銷條件。
至于中國市場,作為全球第二大醫藥市場,GLP-1賽道已進入國產替代加速期。目前,信達生物的瑪仕度肽(IBI362)、恒瑞醫藥的諾利糖肽等國產藥物進入III期臨床,且定價策略更靈活。諾和諾德需平衡全球價格體系與本土市場滲透,或針對亞洲人群代謝特征優化劑型(如更適合亞洲人飲食結構的低劑量方案),否則可能面臨國產藥物在性價比與渠道覆蓋上的雙重擠壓。
盡管面臨短期挑戰,諾和諾德仍然致力于保持其在糖尿病和肥胖治療領域的領導地位,并通過簡化組織和提高效率來更好地應對市場變化。
此次裁員不僅是諾和諾德自身的轉折點,也標志著肥胖藥物治療市場從爆發期進入成熟競爭階段。諾和諾德此次重組能否幫助其重新奪回市場主動權,以及如何應對禮來等競爭對手的挑戰?一切皆須市場驗證。
眼下,諾和諾德的轉型之路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