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高江虹 實習生 彭思雨
9月19日,第十二屆浪琴表北京國際馬術大師賽在北京官宣賽程和參賽騎手陣容。本次賽事將于10月16日至19日在國家體育場(鳥巢)正式開賽。據主辦方統計,賽事歷屆累計吸引了1700余名中國騎手參賽,現場觀眾累計超過36萬人次。
這只是北京文旅局端出的一盤小菜,9月19日,北京文旅局對外宣布,將以“京彩秋韻 雙節同慶”為主題,統籌全市文旅資源,推出2400余場文旅活動,涵蓋文化演出、鄉村旅游、紅色主題、非遺體驗、體育賽事等多種類型,為廣大市民和游客打造一場精彩紛呈的金秋文旅盛宴。
北京的金秋大鼓,是各地文旅秋日“搶客大戰”的縮影。今年國慶節與中秋節連休,將形成8天的“超長黃金周”,有望超越去年國慶7000余億元的消費數據。因此點燃了各地文旅市場的競爭熱情。僅廣州一城,就擬在國慶假期里推出2000余場特色文旅活動以及一系列豐富多彩的促消費活動。
從高端賽事到民俗體驗,從區域協同到節氣特色,各地文旅部門提前布局,以多元化活動矩陣迎接消費熱潮。
文體賦能:“1+1>2”的消費拉動效應
文體融合已成為各地打造文旅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路徑,記者注意到,今年國慶前后,高端賽事與大眾活動形成互補,實現“1+1>2”的消費拉動效應。
2025上海勞力士大師賽將于9月29日至10月12日在久事體育場館旗忠網球中心開賽。今年為期兩周的賽事完整覆蓋國慶黃金周與中秋假期,讓眾多球迷心潮澎湃。參考2024年的賽事數據,9月30日后,上海大師賽每天入場觀眾超2萬人次,官方紀念品商店爆款頻出,每日銷售額超百萬元,票房、紀念品等營收均創下了新高。
福建武夷山“中國巡回賽·瑞泉國際公開賽”則吸引18國選手同臺競技,配套推出高爾夫主題旅游動線,還打造了“武夷俠數字戶外運動平臺”,將徒步大會和武俠游戲相結合,實現文體旅破圈聯動。
城市群的聯動同樣釋放規模效應。成渝地區以“雙城記”模式打造國慶消費矩陣,2025年“來成渝慶雙節”促消費直播活動提前發布兩地五城聯動福利,成都推出“熊貓美食宴”“慕尼黑啤酒節天府狂歡周”,重慶則舉辦第17屆中國(重慶)火鍋美食節,打造沿江1.2公里、近20家品牌參與的萬人火鍋宴。這種主打美食牌的城市聯動模式形成強大吸引力,僅直播活動就吸引10余萬人次觀看。除此之外,德陽的“三星堆探秘·動感山水戶外運動線路”入選全國國慶精品線路,眉山的中國時尚體育季與資陽的非遺文創市集形成差異化互補,共同構建起“文旅消費圈”。
長三角地區依托高鐵網絡也在推動文旅資源互通。浙江東陽繼暑期開通上海虹橋至橫店的影視主題列車后,9月13日又開行南京南至橫店的G9291次專列,576名江蘇"影視體驗官"體驗了車廂內的八大影視主題場景互動。杭溫高鐵開通一周年以來,有效增強了浙蘇兩省文旅聯動。
從國慶到秋日:節氣場景深度開發
各地緊扣秋日節氣特征,挖掘“豐收、秋景、中秋”等元素,打造季節性專屬體驗,避免文旅活動與其他時段同質化。
山東墾利聚焦秋日農耕與生態景觀,在稻田畫風景區推出“國慶來‘稻’‘豐’景正好”活動,游客可乘坐小火車穿梭彩色稻田,參與玉米脫粒大賽、稻田尋寶,體驗農耕生活的樂趣。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整合美景、美食、美宿等資源,打造豐收盛景、游園賞葉、長城登高、尋味鄉村、美居民宿、多彩文藝、村咖騎游、戶外競技等八大京郊微度假主題場景,推出10條精品鄉村旅游線路、近20個“民宿+”微度假產品、百余項文商旅體農多業態融合活動,助力市民游客暢游京郊。懷柔區長城板栗文化節、房山區長陽農場金秋豐收文化節、門頭溝區伴山梯田豐收節,坡峰嶺紅葉節、世園公園紅葉文化節、靜之湖楓林賞秋季、順義鮮花港金秋賞花游園會……種種活動安排讓游客深度體驗“故都的秋”的獨特韻味,形成“一區一特色”的秋日消費格局。
各地還以“真金白銀”的政策補貼與權益打包,降低游客消費門檻。9月17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文化和旅游部產業發展司司長繆沐陽介紹,將于下周啟動全國國慶文旅消費月,各地也陸續出臺擴大文旅消費專項政策,將在消費月期間發放超過3.3億元的消費補貼。比如海口就通過攜程、同程、飛豬等平臺投放的1000萬元旅游消費券,涵蓋了入島機票滿減券、出島機票滿減券以及酒店滿減券、連住券。單人最高可省1800元。多人出行還能省更多。
攜程發布的《2025國慶旅游趨勢預測報告》顯示,截至9月17日,平臺國慶假期跨省游訂單量較去年同期增長45%。相信在這場秋日文旅盛宴中,游客將收獲更豐富的體驗,而文旅產業也將迎來品質升級的新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