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加碼下的資本新通路:深圳以并購基金打通股權投資全鏈路

2025年10月24日 17:30   21世紀經濟報道 21財經APP   趙娜

21世紀經濟報道 趙娜

在并購成為產業升級新動能的背景下,深圳再度出手。

10月22日,深圳印發《深圳市推動并購重組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下稱《行動方案》),以發揮并購重組的資源配置功能,全力支持深圳以先進制造業為主體的“20+8”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未來產業發展壯大。

這份方案不僅提出力爭到2027年底,轄區上市公司總市值突破20萬億元、培育形成千億級市值企業20家、累計完成并購項目超200單、并購交易總額超1000億元的量化目標,也對并購基金矩陣、并購標的庫、跨境資源配置、投后服務機制等作出系統性安排。

具體來說,《行動方案》清晰表明并購重組已被提升至深圳產業升級的核心戰略高度,最大亮點在于系統性地規劃了資本路徑,明確提出要“加快打造并購基金矩陣”,并著力“構建支持并購重組的耐心資本體系”。

“這預示著深圳正在從政策層面,系統性地引導政府基金、國資平臺乃至S基金,共同服務于產業整合和升級。”LP投顧創始人國立波認為,“深圳的路徑規劃與決心值得行業高度關注。”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聚焦“20+8” 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建設

自2024年以來,股權投資領域政策持續發力,從規范監管到鼓勵創新,再到暢通“募投管退”機制,形成了以耐心資本壯大和產業協同發展為核心的政策合力,為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夯實基礎。

在此背景下,深圳的“20+8”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成為政策資源的重點匯聚區。

近年來,深圳在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持續加碼,著力構建適合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戰略資本發展的良好生態。

此次《行動方案》延續并深化了這一思路——通過并購重組加快產業鏈重構與資源整合。方案明確提出,重點支持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契合新質生產力發展導向的企業開展并購重組,推動產業經營與資本運營深度融合發展,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和行業領軍企業,提升深圳市產業鏈活力與韌性。

相較于常規的產業扶持,本次《行動方案》最大的亮點之一,是將并購基金提升到了戰略高度,將其視為撬動萬億產業集群的核心杠桿。

根據LP投顧團隊發布的《2025中國并購基金研究報告》,2024年美國并購基金募資額占私募股權市場總額的67%,投資額占比近70%。相比之下,國內控股型并購基金募資額和投資金額占比均不足一成。從頭部機構管理規模看,體量差距也十分明顯。雖然中國并購市場和并購基金生態與美國具有較大差異,簡單對比并不十分科學,但不可否認,中國并購市場及并購基金發展空間巨大。

當前中國股權投資市場正經歷一場深刻的結構性調整和轉型。過去的“橄欖球型”結構下,資本大量集中于成長期項目的模式,已難以適應新的市場環境。

“資本亟需向價值鏈兩端分流,一端是投早、投小延伸,另一端則是要在產業整合發力,特別是針對成熟期企業和上市公司。”國立波認為,考慮到早期項目整體的資本吸納能力有限,以并購投資為核心的產業整合,將成為未來股權投資行業發展的重中之重,也是未來新的更大的增長點。

LP投顧《2025中國并購基金研究報告》指出,當前并購基金在“募、投、管、退”各個環節乃至整個行業生態都面臨深刻挑戰,海外市場經歷多年發展,已積累了發達的融資工具、靈活的交易環境以及諸多寶貴經驗,然而海外經驗不能簡單照搬,國內市場的成熟也無法一蹴而就,要破解這些困局,不能僅靠管理人的單方面努力,而需要頂層設計與市場實踐相結合,系統性地構建一個健康、高效的中國特色并購生態。

打通“募、投、管、退”全鏈路

去年以來,中央和地方密集出臺政策文件,著力推動股權投資市場高質量發展。其中,《關于促進政府投資基金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7個方面25項措施,系統覆蓋“募、投、管、退”全流程,進一步完善政府資金引導機制,推動社會資本形成合力。這一思路同樣貫穿于深圳此次發布的《行動方案》中。

根據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的政策解讀,深圳將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鏈主”企業、龍頭上市公司收購未盈利優質資產以強鏈補鏈和提升關鍵技術水平,鼓勵專精特新企業收購優質資產或作為并購標的參與并購重組。與此同時,還提出“支持市天使母基金、科技創新種子基金積極參與并購標的培育”,這意味著深圳在退出環節進一步鼓勵放棄“唯IPO論”,并購退出將成為創投基金實現收益的新通道。

在機制建設層面,《行動方案》明確建立上市公司并購重組標的項目庫和優化并購重組市場服務生態。前者將有望緩解信息不對稱、提升項目撮合效率,后者則細化了對不同生態參與者的具體期待和機制支持。

“并購基金是未來中國創投生態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突破口。”在LP投顧團隊看來,深圳的《行動方案》將并購基金提升到了戰略高度,表明深圳政府在促進并購及并購基金生態發展方面開始發力,值得業界期待。

不只如此,《行動方案》通過資金、機制、生態三方面聯動,為深圳打造了完整的并購資本閉環。這不僅關乎單一基金的投資回報,更關乎城市層面的產業資源再配置能力,意味著市場正在從交易邏輯邁向生態邏輯,有望在政策與資本的雙輪驅動下形成可持續的資金供給體系。

中國并購基金管理人的機遇

回顧2024年股權投資市場,募資端難度依舊加劇,新募基金數量與規模同比顯著下滑;投資端活躍度雖有回暖跡象,但總體仍處于調整期;退出端延續低位運行,處于延長期的基金規模持續增長。

不過,與創投市場的低迷形成對比的是,并購市場的活躍度顯著提升。

過往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企業并購活動較2023年更為活躍,在私募股權領域,全年共計376只私募基金以并購的方式成功退出,基金退出數量呈現出增長趨勢。進入2025年后,今年上半年已有共計171只私募基金以并購的方式成功退出。這些基金回籠資金達到430.65億元并創下歷史新高。

這些數據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并購基金正成為創投基金退出的重要增量路徑,其在股權投資全周期中的作用日益凸顯。

本次文件中在加快打造并購基金矩陣的同時,深圳明確提出“培育集聚優秀并購基金管理人”的目標。此外在健全并購生態服務平臺方面,深圳還將支持金融機構加大對并購重組專業服務團隊的培養,加快形成一批行業領先的專業服務頭部機構。建立上市公司并購重組人才滾動培養計劃,引進具有“產業+金融”復合背景的高層次并購重組人才在深發展。

不難預想,隨著更多具備產業整合能力、國際視野及專業投后管理能力的機構落地深圳,市級母基金、國資平臺和產業龍頭通過“聯合出資+市場化運作”的聯動模式,有望進一步形成市場化示范效應。

“深圳不僅需要并購交易,更需要成體系、成規模的并購資本。”LP投顧團隊在22日當天的政策分析文章中指出,深圳的政策目標是從“項目驅動”轉向“生態驅動”,通過培育專業的GP,形成持續的資本供給能力,為后續的萬億級產業基金群打下基礎。

這意味著,從耐心資本體系構建的角度,深圳將可以通過天使母基金、種子基金在前端培育優質標的,再由“20+8”產業基金、國資平臺在后端承接并購整合,形成“培育-并購-壯大”的全鏈條資本閉環。

如果說過去地方政策更多強調“交易驅動”,那么此次深圳方案突出的則是“生態塑造”。對基金管理人而言,這不僅是一場資金的競賽,更是一場專業能力與戰略布局的較量——誰能在政策與市場之間找到最優解,誰就能在深圳的新一輪并購生態中占據先機。

關注我們

欧美日本韩国一区二区三区视频_国产_区二区三区免费_亚洲av无码之国产精品网址蜜芽_中文字幕第一页乱码在线

伊人久久大杳蕉夜夜揉夜夜爽 | 先锋资源手机在线 | 正在播放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 香蕉尹人综合精品 | 一区二区三区殴美在线播放 | 中文在线精品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