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26年擴容,東盟想博更大“籌碼”?|東盟觀察

2025年10月28日 18:20   21世紀經濟報道 21財經APP   賴鎮桃

南方財經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賴鎮桃

“今天是創造歷史的一天,東帝汶被正式接納為東盟第11個成員國。對東帝汶人民來說,這不僅是夢想的實現,更是對我們歷程的有力見證。對東盟來說,這是一項愿景的延續。”東帝汶總理夏納納·古斯芒在10月26日的東盟峰會上說道。

據央視新聞報道,第47屆東盟峰會26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開幕,東帝汶在東盟各國領導人的共同見證下,正式成為東盟第11個成員國。這也是東盟本世紀以來的首次擴容。

加入東盟的路,東帝汶走了十幾年。古斯芒當天在簽署《東帝汶加入東盟宣言》時,更是激動落淚。作為全球最落后的國家之一,“入群”有望為這個國家帶來更大的發展機遇,在貿易、投資等領域得到東盟更多的資源支持。

值得關注的是,在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泛起的背景下, 東盟時隔20多年擴容,也釋放了非同尋常的信號。

(第47屆東盟峰會10月26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開幕,圖源:新華社)

久違的擴員

在接納東帝汶入群之前,東盟的上一輪“納新”,已經要回溯到上世紀。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越南(1995年)、老撾(1997年)和柬埔寨(1999年)先后加入東盟。

2002年,東帝汶宣布從印尼獨立,成為亞洲最年輕的國家。成立之初,東帝汶的高層便一直有著加入東盟的夙愿。2011年,東帝汶正式提出加入東盟的申請,直至2022年,東盟才“原則上同意其加入”。

東帝汶“入群”艱難,很大程度上還是源于經濟發展的滯后。據世界銀行數據,2024年,東帝汶的GDP僅為18.81億美元,已經連續第二年出現萎縮,人均GDP也僅有1343美元,被聯合國列為最不發達國家。這片土地擁有約140萬人口,但三分之一的居民每日生活費不足2美元。

極端的貧困背后,是東帝汶嚴重的產業結構失衡。這里高度依賴油氣收入和外國援助,非油氣經濟主要以傳統服務業和農業為主。因而,在2011年東帝汶提交加入東盟申請后,新加坡委婉地回應稱該國“尚未準備好接受東盟成員國身份的許多挑戰和復雜性”。

暨南大學國際關系學院華僑華人研究院副研究員、印度尼西亞研究中心副主任潘玥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東帝汶的人均GDP遠低于東盟平均水平(約5000美元),難以在短期內滿足東盟經濟一體化的準入標準。除了經濟差距之外,部分成員國也有地緣政治考量,東帝汶與印尼的歷史糾葛(1975-1999年被印尼占領),使得印尼在其入盟問題上態度微妙。新加坡等東盟發達成員在擴員節奏上也存在分歧。再者,東帝汶和東盟在法律框架、貿易機制、海關體系等方面的差距,也要大量時間去追趕。這些因素都是制約東帝汶歷時多年才加入東盟的原因。

但如今,東帝汶終于“圓夢”拿到東盟成員國的“身份證”。據央視新聞報道,東盟輪值主席、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易卜拉欣在《東帝汶加入東盟宣言》簽署儀式上指出,東帝汶的加入完善了東盟大家庭,也重申了東盟成員共同的命運和深厚的區域情誼。

時隔多年,東盟終于對東帝汶敞開大門,這種轉變為何發生?

外部國際環境的變化,或許是一大推手。復旦大學中國與周邊國家關系研究中心主任趙衛華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近年來,東盟國際影響力日益提升,尤其如今大國博弈和戰略競爭的加劇,客觀上也為東盟提升影響力增加了施展的空間。接納東帝汶,也是滿足東盟進一步提高國際影響力的需求。

“東盟此次擴員釋放了幾重信號,一來在大國競爭加劇背景下,東盟希望通過擴員展示中心性與自主性,強化區域合作機制的韌性,二來吸收東帝汶之后,東盟版圖基本和東南亞的地理版圖實現重合,也釋放出維護‘東南亞團結’的政治象征意義。”潘玥說道。

協調的難題

東帝汶作為東盟最落后的國家,長期受到高失業率和糧食匱乏的困擾,42%的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雖然這里油氣資源豐富,一度有人認為東帝汶有成為“下一個文萊”的潛力,但是近年油價下滑、東帝汶油井資源的枯竭,重挫了該國的政府收入,經濟多元化迫在眉睫。

“加入這個擁有6.8億人口的快速增長的地區,為我們的貿易和投資帶來了巨大的機會。”東帝汶總理古斯芒在東盟峰會上講道。

在趙衛華看來,東帝汶加入東盟,對國家政治地位和經濟實力的提升,都有著實質性作用。首要能解決的便是發展過程中資金不足的問題,東帝汶正式加入東盟后,未來或會得到更多成員國施以援助。此外,東帝汶的國家治理水平遠比不上東盟的主流國家,也成為拖累當地經濟發展的原因之一。未來,東帝汶可能會受到來自東盟更明顯的倒逼改革、加快向東盟主流國家靠攏的壓力。

潘玥認為,東帝汶加入東盟最直接的紅利是市場準入,其面對的是一個GDP總量約3.6萬億美元的區域市場,東帝汶的農產品(咖啡是主要出口商品)、漁業產品、手工藝品可享受東盟自由貿易區的關稅優惠,降低出口成本并擴大銷售渠道。其次,東帝汶有了東盟成員國身份,亦有助于吸引區域內外的外商直接投資,特別是在基礎設施建設(港口、公路、電力)、旅游業、油氣資源開發等領域。再者,東盟有成熟的“東盟減貧基金”“東盟一體化倡議”等機制,意味著潛在的技術與能力轉移,或幫助東帝汶提升治理能力、改善營商環境和培養人力資源。只是,這些紅利最后能否實現,也取決于東帝汶自身的改革決心與吸收能力。

對于東盟來說,吸納東帝汶這個新成員,一定程度上也具有兩面性。

潘玥指出,從積極的角度看,東帝汶雖然體量小,GDP僅占東盟總量的0.08%,但其連接東南亞與南太平洋的戰略位置、未開發的油氣資源、年輕的人口結構(中位年齡僅19歲)具有長期潛力。

但成員國之間明顯的落差和分歧,無形之中也為東盟的一體化之路“上難度”。 趙衛華表示,對東盟來說,擴容最明顯的利好,或許還是在于提升國際影響力。經濟層面的利好,可能還有待觀察。東帝汶加入后,反而將進一步拉大東盟內部的差異性,增加東盟內部治理的成本和經濟負擔。

在潘玥看來,這種協調的難題也并非無解,東盟應對這一挑戰的路徑可能是“多速一體化”,也即在關稅減讓、貿易便利化等“硬一體化”領域允許新成員更長的適應期,在政治安全、文化交流等“軟合作”領域加快融合。同時,強化“東盟減貧基金”等機制,通過“先富帶后富”縮小發展差距。

“老朋友”入群,中國或迎新機遇

對中國來說,東帝汶成為東盟第11個成員國也釋放了有利的信號。趙衛華提到,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中國就一直支持東帝汶的獨立事業,和東帝汶建立了良好的關系。

2002年5月20日,東帝汶宣告獨立,中國于當日與東帝汶建立外交關系。2023年9月,兩國宣布將中國與東帝汶關系提升為全面戰略伙伴關系。2024年7月,雙方就共建中國東帝汶命運共同體大方向達成共識。

在東盟峰會會后,東帝汶總理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我們與中國一直保持良好關系。東盟峰會結束后,我們將繼續參加東盟—中國峰會,進一步深化與中國的合作。”

這些年,中國始終支持東帝汶的建設發展,從醫療、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等多個領域向東帝汶提供各類援助。

由中國企業承建并且完工交付的”一網“(東帝汶國家電網)”一路“(蘇艾高速公路)”一港“(蒂壩港),已成為東帝汶基礎設施的標志性項目。農業方面,中國已連續多年成為東帝汶主要貿易伙伴,咖啡、水稻等種植技術援助,正切實改善東帝汶民眾的生活。

隨著東帝汶正式“入群”,成為經濟更有活力、基礎設施更完善的“潛力之星”,中國—東帝汶的合作或迎來更廣闊的天地。

關注我們

欧美日本韩国一区二区三区视频_国产_区二区三区免费_亚洲av无码之国产精品网址蜜芽_中文字幕第一页乱码在线

伊人亚洲免费看国产剧情 | 在线日本妇人成熟免费a√午 | 五月天在线视频婷婷播放 | 亚洲日韩欧洲日本国产综合 | 亚洲免费视频在线观看69 | 亚洲AV日韩AV高清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