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唐婧
10月29日,記者獲悉,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司長高飛已出任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黨委書記,目前金融市場司司長一職的新人選尚未確定。還有知情人士告訴記者,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上一任黨委書記霍穎勵已到齡退休,現任中國人民銀行參事。

公開資料顯示,高飛在金融市場司歷任副巡視員、副司長等職。2023年7月,高飛以金融市場司副司長的身份出席了在香港和上海同步舉行的“債券通周年論壇2023”。高飛當時表示,要積極研究推進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的其他舉措,包括進一步提升制度型統一對外開放水平,探索建立境外投資者投資境內債券市場的托管行模式;完善境外投資者的風險對沖工具與流動性管理工具。
高飛當時還稱,除已經推出的“互換通”之外,積極研究針對境外投資者比較關注的回購交易問題;探索推動境外投資者持有的人民幣債券在離岸成為可廣泛接受的合格擔保品,試點境外投資者在直接入市渠道下參與標準債券遠期業務等;優化“南向通”運行機制,有序推動境內基礎設施與國際基礎設施開展跨境合作等。
兩年多過去,債券市場對外開放成效顯著。2025年7月,在“債券通周年論壇2025”上,中國人民銀行和香港金管局宣布了多項債券通優化擴容的措施,包括將擴大“南向通”參與機構范圍,加入券商、保險公司、理財及資產管理公司;將拓寬離岸回購應用場景,可交易幣種由人民幣拓寬至美元、歐元、港元等多幣種;優化互換通運行機制,進一步滿足投資者的利率風險管理需求等。
2025年9月,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局聯合發布公告,支持可在中國債券市場開展債券現券交易的境外機構投資者開展債券回購業務。截至2025年8月末,共有來自80個國家和地區的1170家境外機構進入中國債券市場,持債總量約4萬億元人民幣。
一國貨幣國際化的程度通常與該國債券市場發展的國際化程度密切相關。高飛履新交易中心黨委書記后,將繼續推動境內外金融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不斷增強境內金融市場國際化屬性,以市場高質量發展、高水平開放服務人民幣國際化。
交易中心是中國人民銀行直屬單位,是我國金融市場重要基礎設施,以建設“全球人民幣及相關產品交易主平臺和定價中心”為目標,為我國銀行間外匯市場、貨幣市場、債券市場等現貨及衍生產品提供發行、交易、交易后處理、信息、基準、數據和投資者教育等金融交易業務服務。
交易中心還承擔市場交易的日常監測,以及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秘書處、全國外匯市場自律機制秘書處工作,受權發布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人民幣匯率指數、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存款類金融機構間的債券回購利率(D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人民幣參考匯率,為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操作與傳導、宏觀審慎監管等政策的實施提供支持和服務。
官網信息顯示,交易中心現任領導班子包括黨委書記高飛、總裁張漪、紀委書記任堅綱和四位副總裁,分別是李瑞勇、胡劍、董憶偉和李梅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