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亞太之約落于深圳

2025年11月01日 19:52   21世紀經濟報道 21財經APP   陳思琦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陳思琦 深圳報道

11月1日,據新華社消息,中國將于2026年11月在深圳舉辦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十三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這意味著,繼2001年上海、2014年北京后,深圳成為中國“APEC第三城”,躋身國際頂級主場外交的舞臺中心。

過去45年,深圳GDP從不到3億元躍升至2024年的3.68萬億元,已是中國對外展示改革開放與高質量發展成果的核心窗口。

作為“外貿第一城”,深圳的經濟外向度與APEC促進貿易投資自由化的宗旨高度契合;作為“創新之城”,深圳在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等優勢領域均有廣闊的國際合作機會。

不過,一座足以支撐高能級外交盛會的“國際大都市”,其影響力不僅源于經濟與科技硬實力,更需要生活配套、文化氛圍、生態環境等軟實力支撐。

于深圳而言,機遇中也伴隨挑戰。若抓住這次凝聚全球目光的機會,深圳有望撬動城市能級躍升,在亞太乃至全球經濟版圖上,刻下更深的印記。

亞太之約,深圳啟航

成立于1989年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是亞太地區層級最高、領域最廣、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合作機制,現有21個成員經濟體,成員GDP總和占全球60%以上,貿易額占全球一半以上。

2026年,中國將第三次擔任APEC東道主。對于東道主城市,大灣區城市被寄予厚望。

11月1日,消息落定——APEC 2026花落深圳。這座長期以“創新”聞名的城市,迎來了國際主場。

不同于北京、上海有多年的城市文化積淀,深圳從一個邊陲小鎮發展成為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從不到3億元GDP到2024年的3.68萬億元,僅用了45年,“深圳速度”享譽世界。

興于改革開放,深圳是一個典型的外向型經濟城市,2024年以4.5萬億元的進出口規模穩坐中國“外貿第一城”,這更與亞太經合組織的“氣質”不謀而合。

APEC因應經濟全球化浪潮而創立,以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支持經濟增長和繁榮為目標宗旨。對APEC成員經濟體來說,深圳早已是熟悉的貿易伙伴。海關曾披露一組數據:2024年1-10月,深圳同APEC其他經濟體的進出口額達2.54萬億元、增長18.9%,創歷史同期新高,占同期深圳進出口總值的67.7%。

今年,AI引領中國奔向“斯普特尼克時刻”,外資先聲而至,深圳亦是一大“首選地”。上半年,深圳實際使用外資209億元,同比增長11.3%;在新設外資企業數量上,深圳以半年新設5581家的成績維持全國大中城市第一,西門子、法雷奧、通力電梯等跨國巨頭紛紛“加倉”。

9月,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揭曉世界百強創新集群排名,連續五年居全球第二的“深圳-香港-廣州”創新集群首度登頂。這既讓世界看見了粵港澳大灣區強勁的科創“合力”,也發現了深圳這座“創新之城”不可或缺的引領作用。

數據顯示,深圳全社會研發投入(R&D)占GDP比重6.46%,R&D強度已顯著高于美、日、德等傳統科技強國。其中,深圳企業R&D經費投入總量居全國第一,占全社會研發投入93.3%,騰訊、華為、中興、比亞迪等龍頭企業的創新觸角遍布世界。

經濟、科技實力支撐下,年輕的深圳,如今已是中國堅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贏開放戰略的重要窗口,近年來也聚焦了越來越多國際目光。據《特區實踐與理論》最新文章透露,“十四五”期間,深圳市外辦共接待外賓團組1242批次,其中外國元首和政府首腦24批次、其他部級以上團組245批次。

亞太之約,這次從深圳啟航。據新華社報道,中方表示愿以2026年APEC為契機,同各方攜手構建亞太共同體,促進亞太地區增長和繁榮,著力推進亞太自由貿易區、互聯互通、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務實合作,為亞太發展注入更大活力和動力,更多造福亞太人民。

“國際大都市”進階

“This is really Shenzhen. This is like a tech city!”

4月,美國網紅“甲亢哥”在深圳開啟旅游直播。他親睹“灣區之光”摩天輪的壯觀,還與人形機器人共舞、體驗eVTOL飛行,吸引全球近700萬人次在線觀看。

另一面,華強北商圈上半年日均客流達75萬人次,其中外籍人士日均超7000人次,同比翻番,運動手表、無人機、翻譯耳機等“中國智造”皆成“爆款”。

從高呼“tech city”的千萬粉絲網紅,到電子產品柜臺前看貨、談價的全球客商,更多元的人群面孔,是深圳國際化程度顯著提升的一個縮影。

全球化與世界城市研究網絡(GaWC)去年發布的“全球城市”榜單中,深圳從2022年的第41名升至30名,并從Gamma級(三線)提升至Alpha級(一線),與北京、上海、香港等居同一方陣。

即使躋身“全球城市”一線,相較北京、上海,深圳承辦APEC等高級別重大主場外交活動的經驗尚少。而舉辦一次國際盛會的意義,一面是讓世界更加了解中國;另一面,東道主城市有望迎來連鎖的發展效應。

例如,2001年APEC登陸上海,就曾掀起一陣對滬投資熱潮——微軟公司將此前在上海成立的“亞洲技術中心”發展為“全球技術中心”,惠普公司在上海成立“惠普全球軟件開發中心”,通用汽車則宣布在中國建立第一家汽車信貸公司。

故而,接下來一年將是深圳全面對標世界一流的關鍵“蛻變期”,從而以更加欣欣向榮的城市面貌接受世界檢閱。

年初,深圳就以“1號文件”印發實施《關于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工作方案(2025-2027年)》,目標到2027年,城市綜合實力世界領先,初步建成更具全球影響力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結合來看,GaWC被認為是全球最權威的世界城市排名之一,其衡量指標包括人口、國際機場、國際金融機構、股票交易所、公司總部、國際文化機構、港口等;深圳“1號文件”則圍繞提升經濟國際競爭力、建設高水平對外開放窗口、營造國際一流宜居宜業宜游環境、塑造城市國際品牌形象4個方面提出具體舉措。

不難看出,無論“全球城市”還是“國際大都市”,城市的國際影響力不僅取決于經濟發展水平,生活配套、文化氛圍、生態環境等亦是重要維度。而這些維度,深圳均在持續耕耘和補足。

例如,深圳持續優化國際化營商環境,讓外資來深“不見外”。截至10月,深圳已累計認定十批跨國公司總部企業,包括沃爾瑪中國、金拱門、星巴克、大新銀行等,受認定企業可享受人才獎勵、貨物通關便利、知識產權保護等多重利好。

再如,深圳發力教育、醫療國際化,外籍人士工作、生活便利化水平不斷提升:前海引進哈羅、坎特伯雷國王等9所國際學校;新加坡綠葉醫療集團將在深圳建設國際醫療總部和外商獨資??漆t院,目前已取得營業執照并確定選址。

擁有“圖書館之城”“鋼琴之城”“設計之都”等美譽,深圳還培育出越來越濃厚的文化氣息,極具設計感的深圳科學技術館、全球最大實體書城“灣區之眼”、全球規模最大室內滑雪場“前海冰雪世界”、深圳灣文化廣場等文化地標接連落成。

從吸引外資布局,到打造國際一流生活圈、涵養多元城市文化,深圳正向“國際大都市”進階,靜待2026年盡東道主之誼。

關注我們

欧美日本韩国一区二区三区视频_国产_区二区三区免费_亚洲av无码之国产精品网址蜜芽_中文字幕第一页乱码在线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不卡精品 | 伊人久久福利中文字幕 | 一本大道香蕉高清久久 | 亚洲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一站1 | 亚洲高清无在码在线电影 | 专区日韩中文字幕97色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