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消費上百元”“年輕人排隊3小時也要吃”……近兩年,一股云貴川bistro的熱潮席卷網紅商圈,刷屏各大社交平臺。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實測某網紅品牌,人均消費可達上百元,云貴本地餐館里25元的銅鍋油燜雞,在云貴川bistro里標價86元。其他bistro餐廳更是將當地街邊8元的酸湯米線賣到48元,溢價6倍。對此,社交平臺上有不少網友紛紛表示“被刺”。
bistro是什么?為什么云貴川菜系加上一個英文后綴就火了?讓年輕人上頭的原因是什么?
云貴川bistro成商圈新晉“排隊王”
這個秋天,北上廣的年輕人似乎都在忙著同一件事:排隊吃云貴川bistro。
“4:00多取號,8:30才吃上”“排到最后只剩倔強”“拿號2小時,過號一瞬間”——在小紅書等社交平臺上,滿屏都是吃貨們的“排隊血淚史”。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甘俊攝
這場“云貴川bistro熱”來得又快又猛。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一批帶著“山”“云”“野”“果”字樣的云貴川bistro,正快速占領上海、北京、西安、武漢、南京等城市的各大商圈。大眾點評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以“云貴川bistro”為關鍵詞搜索,上海有35家,北京22家,廣州14家。
其中,Ameigo梅果·云貴川bistro在全國已開設超120家門店,僅在廣東省就布局了10家。其在廣州正佳廣場的新店開業后,迅速晉升為商場“新晉頂流”,每天打卡的年輕人擠滿通道。
網紅品牌山野板扎不到3年就在全國開設57家門店,所到之處幾乎都能登頂當地餐飲熱度榜,杭州單店月營業額更是突破200萬元。另一頭部品牌野果yeego全國門店數已達51家,共同推動著這一品類的快速擴張。

從山野到都市,
云貴川bistro為什么突然火了?
“現在的云貴川菜,不加個bistro是不能開嗎?”面對遍地開花的云貴川bistro,有網友發出靈魂拷問。
bistro,這個源自巴黎街邊的平價小酒館概念,如今卻與云貴川菜形成了奇妙的“CP組合”。從毛辣果酸湯魚到銅鍋油燜雞,這些地道山野風味究竟是如何“爆改”成商場新晉排隊王的?
- 云貴風吹向全國,地方菜火了
近年來,電視劇《去有風的地方》的熱播,不僅帶火了云南旅游,更讓云貴美食成功“出圈”。2024年,美團平臺“貴州酸湯火鍋”關鍵詞搜索量同比增長超11倍,相關筆記增長超20倍。從過橋米線到菌子火鍋,云貴菜系正從地方風味升級為全國性的餐飲新寵。
- 情緒價值高,“漂亮飯”的儀式感
“剛好去去班味”——年輕人的這句調侃,道出了云貴川bistro走紅的真諦。當下的云貴川bistro,與其說賣的是美食,不如說賣的是一種生活方式的想象。山野風裝修、松弛氛圍感、絕佳出片率,再加上一碗“漂亮飯”,讓年輕人甘愿為這份“山野浪漫”買單。在受訪者看來,云貴川bistro并非贏在口味,而是勝在情緒價值。
- 菜品創新,“云貴人沒吃過的云貴菜”
在菜品創新上,有云貴川bistro餐廳在傳統土豆餅中加入奶酪,推出折耳根檸檬茶,又或是將雜菌醬與酸面包進行創意組合。通過烹飪方式的中西融合、食材的創意組合,以及菜品的精致擺盤,云貴川bistro成功打破了固有的“民族風”印象。
- 供應鏈成熟,山野味道直達都市
細翻各大云貴川bistro的菜單,牛肝菌、毛辣果等特色食材琳瑯滿目,Ameigo梅果有火瓢牛肉鹿茸菌,山野板扎有迷你小黃瓜雞樅菌等。這背后是成熟的供應鏈體系在支撐,品牌不僅在中央廚房統一制作調料,更與云南產地建立深度合作,搭建完善的冷鏈運輸系統,確保了新鮮食材供應。
“價格刺客”來了,
這份“漂亮飯”還能吃多久?
“人均120元,就這?”在社交平臺上,第一批吃過云貴川bistro的年輕人已經給出了評價——價格貴、分量少、易踩雷。

印象中主打實惠的云貴菜,經過“精致化”改造后,卻被貼上了“價格刺客”的標簽,被吐槽 “不土不洋”。

“吃過一家等于吃過百家”的吐槽,折射出行業面臨的同質化困局。《云貴菜發展報告2025》明確指出,各bistro品牌在店名、菜品、裝修等方面嚴重 “撞臉”,導致消費者嘗鮮后缺乏復購動力。
競爭格局也在重塑。在新興品牌陷入內卷之時,海底撈、呷哺呷哺等傳統火鍋巨頭憑借成熟的供應鏈和運營體系,強勢切入野生菌火鍋賽道,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競爭。
有云貴川bistro品牌創始人在媒體采訪中坦言:“從2024年9月起,明顯感受到盈利難度的增加,2025年開年以來經營情況更不理想了。”
從深山到都市,從地方小吃到商場排隊王,云貴川bistro這一小眾賽道一夜間爆火成了流量密碼,靠體驗創新與社媒營銷成功出圈。當“情緒消費”的新鮮感褪去,消費者終將回歸理性。
21財經工作室認為,這份“漂亮飯”能否持續飄香,或許取決于品牌們能否在環境、口味與價格之間找到平衡點——畢竟,再美的氛圍感,也抵不過實實在在的性價比。
你吃過網紅云貴川bistro嗎?
評論說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