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都”之外,江西借產業“新三樣”突圍中部丨活力中國調研行

2025年07月18日 19:17   21世紀經濟報道 21財經APP   柳寧馨,朱藝藝
江西的經濟產業結構正快速向二產、三產轉型,多產融合發展在江西各大城市和廣大縣域如星星之火,點燃經濟活力。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柳寧馨 朱藝藝 江西報道

在我國中部,江西的存在感伴隨著濃烈的色彩沖擊——紅色革命、綠色生態山水和多彩稀土礦產。

從地理位置看,江西在長江中下游南岸,三面環山,北倚長江,形成天然閉合式地理單元,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也造就紅色革命的搖籃。

青山綠水之下,江西還擁有一個有色金屬王國,鎢、銅、稀土、鋰儲量全國前列,其中,宜春更是“亞洲鋰都”,支撐起新能源產業。

盡管坐擁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資源,但江西的經濟規模長期在中部省份卻不占優勢。主要原因是江西作為農業大省,二、三產業此前相對較弱,也帶來人才流失和產業轉型挑戰。

另一個直接原因是,江西此前產業體系比較單薄,資源導向型明顯,經濟增長容易受稀土產業上下游波動影響。例如2018年隨著全球鋰礦擴產,江西有色金屬行業利潤有所下降;2023年起,隨著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放緩,原材料供大于求,鋰價下跌明顯,江西繼續直面考驗。

不過,江西自知短板,也直面挑戰。近年來江西的“中部突圍挑戰”正在蓄力加速,2023年明確提12條重點產業鏈和6個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的主攻方向。

2024年,江西三次產業結構優化7.6:40:52.4,第二產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52.8%,成為核心驅動力。特別是,2024年江西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5%,新能源汽車、電子計算機整機、智能手機產品產量分別增長90.8%、44.9%、37.7%。

日前,在“活力中國調研行”中,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贛鄱大地一路向東,實地走訪江西省會南昌市、全國11個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之一鷹潭市,以及上饒、景德鎮等地。

從光伏龍頭、農產品龍頭的產業鏈升級,到滕王閣、景德鎮的產城融合造血,再到望仙谷由礦山變景點的文旅探索,記者觀察到江西正通過產業和面貌煥新激活城鄉經濟業態,江西的經濟產業結構正快速向二產、三產轉型,新興產業和城鄉文旅迅速補足產業體系,多產融合發展在江西各大城市和廣大縣域如星星之火,點燃經濟活力。

“以點帶面”激活新興產業

江西上饒經濟技術開發區,A股“光伏巨頭”晶科能源(688223.SH)投資建設的占地逾千畝的N型TOPCON生產基地,堪稱光伏行業的“超級引擎”。

在長達一公里的生產車間內,AGV(自動導向車)小車穿梭如織,連廊傳輸線織就空中走廊……這一“智慧大工廠”,覆蓋光伏行業從硅片到組件的全產業鏈,平均每天可以生產下線390萬片光伏電池片,相當于每一秒鐘就有45片光伏電池完成生產。

晶科能源董事會辦公室高級總監魏添介紹,晶科能源在中國、馬來西亞、越南和美國等國家擁有14個全球化生產基地,截至2024年末,晶科能源成為全球首家累計組件出貨量超過300GW的光伏企業,“公司堅持走技術升級之路,在嚴格控制投入、不盲目新增產能的前提下,推動行業加速產能優化”。

這家光伏巨頭的崛起,正激活一方產業生態,給江西帶來新的產業突圍方向。

作為江西省唯一的國家光伏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上饒經濟技術開發區已集聚光伏新能源及配套企業40余家,除了組件出貨量全球第一的晶科能源,還有光伏玻璃出貨量全球第一的信義光能、光伏膠膜出貨量全球第三的海優威新材料、光伏玻璃產能全球前三的中電彩虹、高效電池片出貨量全球前三的捷泰新能源等光伏行業龍頭,構建了從前端硅片到中端光伏玻璃、膠膜、電池,再到終端組件的完整產業鏈。

不只是光伏新能源,在產業端,江西省擁有全部工業41個大類中的38個,千億產業總數達到14個,其中電子信息產業營收超1萬億元,有色金屬產業營收7700億元,裝備制造產業營收6400億元,新能源產業營收4500億元,鋼鐵、航空、醫藥、現代家具等產業發展基礎較好,形成了各產業齊頭并進、蓬勃發展的態勢。

2023年起,江西提出實施產業鏈現代化“1269”行動計劃,到2026年,力爭電子信息、有色金屬、裝備制造、新能源、石化化工、建材、鋼鐵、航空、食品、紡織服裝、醫藥、現代家具等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全面提升,著力打造電子信息、銅基新材料、鋰電和光伏新能源、鎢和稀土金屬新材料、航空、煉化一體化和化工新材料等綜合實力和競爭力強的先進制造業集群。

在此前自發形成的產業集聚區上,AI新興賽道也已開啟。江西鷹潭將200年歷史的“小眼鏡”做成“大產業”,煥發新的活力。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走訪江西鷹潭(余江)眼鏡產業園期間,見到了Rokid(杭州靈伴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祝銘明。

江西鷹潭是祝銘明的家鄉。目前,祝銘明正致力于返鄉投資,他與鷹潭市余江區工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鷹潭(余江)眼鏡產業園簽署投資協議,準備在家鄉投建Rokid眼鏡生產基地。

“這里的產業配套更成熟,另外這些人在(眼鏡)行業里已經做了200多年,所以很多東西你就可以一句話講明白?!闭劶盎剜l投資的原因,祝銘明如此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創立于2014年的Rokid公司,致力于AI+AR眼鏡的研發,2024年估值已達10億美元。

除了聚焦前沿的AR智能眼鏡,余江的眼鏡產業也吸引了行業上下游龍頭。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鷹潭(余江)眼鏡產業園,已入駐香港上市公司雅視集團(01120.HK)、香港上市公司恒發光學(01134.HK)、韓國高端時尚眼鏡“獨角獸”GENTEL MONSTER晶威眼鏡、中國眼鏡原材料生產企業亨得利金屬材料和金余塑膠板、國內老視鏡領軍品牌“夕陽紅”萬成光學等一批龍頭企業,形成了集原材料、配件、鏡片、電鍍、成品眼鏡以及設備制造等緊密協作配套的特色產業集群。

目前,余江已成為與江蘇丹陽、浙江溫州、福建廈門、廣東深圳等地并列的全國五大眼鏡產業基地之一。2024年,鷹潭(余江)眼鏡產業園區工業企業總產值87.58億元,同比增長6.30%;全產業主營業務收入108.22億元,同比增長0.77%。

特色農業向工業化延伸

除了把工業繼續擴充實現體系化,江西繼續做好農業的產業延伸,以工業化思維發展特色農業,多線路升級特色產業。

作為農業大省、糧食大省、農產品大省,江西省有著“魚米之鄉” 的美譽,贛南臍橙、“四綠一紅”茶葉、南豐蜜桔、泰和烏雞、鄱陽湖大閘蟹等久負盛名。

圍繞特色農業的生產、加工、流通、供應、市場等“五端”做大做強,江西省開展了不少創新實踐。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走訪江西省撫州市資溪縣的江西圣農食品有限公司,切身感受到白羽肉雞全產業鏈發展的價值所在。

圣農食品背后是A股上市公司圣農發展(002299.SZ),其聚焦白羽肉雞產業鏈,實現從單一養殖向種源培育、祖代雞繁育、熟食加工、進出口貿易、冷鏈物流等全鏈條布局,在白羽肉雞全產業鏈企業排名中名列亞洲第一、世界第六。

作為上市公司子公司,江西圣農食品有限公司則聚焦白羽肉雞熟食、牛羊肉熟食等肉制品的深加工業務。

(圣農食品有限公司工廠,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圣農發展董事、副總經理,圣農食品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席軍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公司的優勢在于產業鏈比較完整,在抵抗市場風險方面有比較大的優勢,同時,近年來,公司發力自有品牌,并且產品在B端、C端、F端(工業客戶) 各個渠道端的增長比較均衡。

此外,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圣農發展控股股東圣農集團在撫州市資溪縣投資超過30多億元,包括12個種雞場、1個孵化廠,陸恒集團,恒冰物流,11個水電站(江西華匯實業有限公司),1個農莊,共27個企業。

在此過程中,資溪縣深不斷延伸江西圣農產業鏈,帶動陸恒食品、面包科技、費歌肉松等上下游多個產業項目落地投產。

除了工業化理念和市場思維,江西還將創新思維、互聯網思維納入農業產業化高質量發展中,把農業建設成為現代化大產業。

為了加快農業市場拓展,江西協同培育涉農品牌,全省培育老字號202個,其中培育涉農類老字號93個、占比達46%,含農產品加工制品、糕點食品、茶葉、豆制品等。江西還開展受歡迎的江西十大地域消費品牌、十大企業消費品牌、十大網貨品牌評選活動,涉農品牌占比30%以上。

“盒馬村”也是江西加強品牌合作的互聯網跨界嘗試。目前,盒馬鮮生在江西建有近 100個農產品基地,培育了尋烏縣贛南臍橙盒馬村、信豐縣安西臍橙盒馬村、浮梁縣有機茭白盒馬村、泰和縣泰和烏雞盒馬村等9個盒馬村。

整體而言,2024年,江西省涉農主體實現銷售收入3672.2億元,同比增長9.9%,擁有國家重點龍頭企業81家、省級及以上龍頭企業1147家,營收超10億元的龍頭企業有82家、超億元企業1051家。

縣域經濟撬動文旅增量

今年“五一”假期,滕王閣景區累計接待市民游客近70萬人次,其中,景區南園、北擴區等免費開放區域人流量同比增長99.82%。

2024年,南昌全力推進滕王閣景區“還江于民、還岸于民、還景于民”及北擴工程,并于今年1月1日正式竣工并對外開放。自今年元旦“三還”及北擴工程免費開放以來,滕王閣景區日均接待游客量突破5000人次。

千年名樓滕王閣、千年瓷都景德鎮、千年書院白鹿洞、千年古剎東林寺、千年道觀天師府……在江西16.69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共擁有11個設區市、100個縣(市、區),散落著多個千年歷史的地標景點,也在更新與保護中煥發新活力,給江西帶來文旅增量。

目前,江西全省共有國家歷史文化名城6座,省級歷史文化名城7座,省級歷史文化街區82片,中國傳統村落413個,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50個。

“十四五”以來,江西省實施城市更新項目近1.3萬個,完成投資額超1.2萬億,城鄉面貌從里到外煥然一新。在城市更新中,江西既要“流量”也要“增量”,激活城鄉經濟業態發展新動能。

砌墻磚塊是回收的老窯磚、青麻石路還原了昔日獨輪車轍……精雕細琢“修舊如舊”體現了保護與活化的平衡。7月17日,景德鎮市陶陽里歷史文化街區二期工程完工開放。如果想了解景德鎮這座千年瓷都制瓷業的中心、原點和高峰,必去的地方是陶陽里歷史文化街區,這里也是景德鎮市中心地帶。

除了歷史古韻的保留,陶陽里還打造了新民俗與文旅商業的綜合街市,入駐店鋪 202戶,涵蓋文化體驗、研學旅行、休閑購物、餐飲住宿等多元業態,再現“陶陽十三里煙火十萬家”的繁華景象。

城市文旅以景點為核心,鄉村文旅的開發從何處著手?

江西以挖掘傳統村落特色資源為核心,推進“一村一品,一村一業”,全省建成“毛筆村”“白蓮村”“蜜桔村”等特色產業傳統村落267個,村集體經濟年均收入達28萬元。

礦坑變身“懸崖咖啡館”,裸露巖壁打造夜間燈光秀……靈山山脈中,一個名叫望仙谷的懸崖上小鎮,見證著上饒市廣信區望仙鄉的轉型過程——在廢棄礦山誕生出4A級景區、帶動“生態+文化+產業”立體轉化。

(望仙谷夜景,拍攝/本報記者朱藝藝)

復原鄉村建筑,復活鄉村生活,復興鄉村經濟。多產融合發展在望仙谷有了直接體現,通過搭建創客空間,以永不收租、共創共享的方式建立農業和非遺工坊,這里形成贛家風味餐飲體系。紅糖、醬醋、年糕、豆腐、白茶、造紙等數十個傳統手工作坊,既豐富了游客體驗,又驅動三產融合,延伸了鄉村經濟的產業鏈和價值鏈。

上饒市廣信區望仙鄉望仙村黨支部書記徐思林向記者介紹,景區每年游客數量可達100多萬人次,望仙谷景區促進了周邊鄉鎮上下游行業發展。通過搭建鄉村旅游資源平臺,幫助周邊村規劃建設旅游基礎設施和特色項目,為當地村民提供直接就業崗位2000余個,帶動周邊就業3萬余人。

今年2月,江西出臺《關于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強調推動特色優勢產業提質增量、提升縣域功能和品質、夯實鄉村全面振興基礎支撐。

據江西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李慶紅介紹,江西分類引導縣城發展,打造各具特色、富有活力、宜居宜業的現代化縣城,帶動一批經濟強縣、農業強縣、文旅美縣、生態名縣建設。

“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宜游則游、宜林則林”。不久的將來,江西大地上或許會出現更多的“望仙谷”,在鄉村上再造新故鄉。

關注我們

欧美日本韩国一区二区三区视频_国产_区二区三区免费_亚洲av无码之国产精品网址蜜芽_中文字幕第一页乱码在线

亚洲Aⅴ狠狠爱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在线亚州精品视频在线 | 亚洲日韩国产欧美性 | 欧美成a高清在线观看 | 亚洲天堂在线免费 | 一本到中文字幕在线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