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域
香港《穩定幣條例》將于8月1日正式生效,穩定幣發行牌照發放在即。
7月29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香港金管局就穩定幣發行人監管制度舉行技術簡報會并發布相關文件。
“隨著監管制度正式生效,市場參與者應遵守《穩定幣條例》及相關指引。”香港金管局表示,截至今日,尚未發出任何牌照,鼓勵有意申請牌照的機構于2025年8月31日或之前通過指定郵箱與金管局聯系,對于已準備充分并希望盡早獲得考慮的個別機構,應于2025年9月30日或之前向金管局提交申請。
此前香港金管局總裁余偉文已多次為市場 “潑冷水”。他透露,盡管已有數十家機構主動接觸金管局團隊表達對穩定幣牌照的興趣,但初期只會發放數個穩定幣牌照。并建議投資者在消化市場所謂“利好”消息時保持冷靜和獨立思考。
“香港通過牌照制度,監管穩定幣發行方、交易所和中介機構。”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隨著《穩定幣條例》的正式生效,香港將擁有全球領先的穩定幣監管框架,為市場奠定堅實的合規與信任基礎,極大地提升其公信力。這為穩定幣在跨境貿易支付、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RWA)的計價結算等關鍵領域的廣泛應用鋪平了道路。
對于首批牌照的潛在得主,機構紛紛給出預測。民生證券分析指出,《穩定幣條例》生效后,螞蟻集團、京東等科技巨頭憑借深厚的區塊鏈技術積累和豐富的應用場景,有望首批獲香港金管局批準,進而搭建穩定幣及 RWA 相關產業鏈。國金證券也在其穩定幣報告中推測,參與香港穩定幣沙盒測試的公司以及像螞蟻這樣具備場景的企業,大概率會成為首批牌照的獲得者。
給出申請時間線
7月29日,香港金管局就2025年8月1日起實施的穩定幣發行人監管制度發布一系列文件。
具體包括,《持牌穩定幣發行人監管指引》咨詢總結及該指引;《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指引(持牌穩定幣發行人適用)》咨詢總結及該指引;與發牌制度及申請程序相關的《穩定幣發行人發牌制度摘要說明》和《原有穩定幣發行人過渡條文摘要說明》。
據悉,《持牌穩定幣發行人監管指引》與《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指引(持牌穩定幣發行人適用)》將于2025年8月1日刊憲。
香港金管局積極鼓勵有意向申請牌照的機構把握溝通機會,于2025 年 8 月 31 日(星期日)或之前通過指定郵箱與金管局取得聯系。此舉旨在讓申請機構能夠及時了解監管期望,獲得針對性的反饋,從而更好地完善申請材料,提高申請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穩定幣牌照發放將是一個持續進行的過程,但對于那些準備充分并希望盡早獲得審批的機構,香港金管局設定了首個重要時間節點 ——2025 年 9 月 30 日(星期二)。有意在此批次獲得考慮的機構,需在該日期或之前向金管局提交申請。
據了解,截至7月29日,香港金管局尚未發出任何牌照,后續,香港金管局網站上將公布的持牌穩定幣發行人。
首批僅發數張牌照
香港在穩定幣監管方面持審慎態度。
香港穩定幣發行人的入場門檻設置較高,監管要求幾乎與電子錢包及銀行監管標準看齊。發行人必須符合儲備資產管理、贖回政策等多項嚴格規定。與此同時,反洗錢法規要求同樣嚴苛,確保相同風險適用相同監管規則。
余偉文表示,預計第一階段僅會發出數張牌照。獲得牌照的穩定幣將具備不同的特定用途。跨境貿易成為重要應用場景之一。監管部門強調,申請人需要提出具體的商業理據和應用場景。
余偉文此前透露,至今已經有數十家機構主動接觸金管局團隊,有的明確表示有意申請穩定幣牌照,有的屬于初步探路性質。但很多只停留在概念階段,如提出要提升跨境支付效率、支持Web3.0發展、提升外匯市場效率等愿景,但缺乏實際的應用場景,無法提出切實可行的具體方案和落實計劃,更遑論具備管控風險的意識和能力。一部分能提供應用場景的,機構本身卻缺乏發行穩定幣的技術和管控各類金融風險的經驗和能力。
因此,余偉文建議,參與穩定幣可以有多種模式,對于這類機構而言,較實際的做法似乎是與其他穩定幣發行機構合作,提供應用場景,而非追求作為發行主體。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作為《穩定幣條例》實施的配套機制,香港金管局于2024年3月推出“穩定幣發行人沙盒”,旨在為擬發行穩定幣的機構提供受控測試環境,允許其在監管豁免下驗證業務模型和技術系統。
同年7月,首批穩定幣發行人沙盒名單公布,包括5家機構,其中區塊鏈科技公司兩家,即京東集團旗下的京東幣鏈科技(香港)、圓幣創新科技,另外三家渣打銀行(香港)、安擬集團、香港電訊(HKT)選擇聯合申請。
螞蟻國際表示,計劃在8月1日香港《穩定幣條例》生效后盡快提交申請,正在全球財資管理方面加速投資、拓展合作。
“初期階段僅會批復個位數的發行牌照,發行人必須有實實在在的應用場景。”國信證券研究所認為,即使前期進入“沙盒”的機構也并不意味著必然會獲得牌照。
機構加速布局虛擬資產業務
香港正積極構建全球虛擬資產中心,并探索離岸人民幣(CNH)穩定幣的應用。
今年2月19日,香港證監會針對虛擬資產市場發布了最新監管路線圖“ASPIRe”,旨在進一步完善虛擬資產市場監管,引入更多類型的虛擬資產產品與功能,平衡香港Web3行業的創新與風險管理。
“ASPIRe”路線圖的五大支柱,分別為連接(Access)、保障(Safeguards)、產品(Products)、基建(Infrastructure)和聯系(Relationships)。財通證券認為,香港虛擬資產監管框架已基本成形,香港證監會的監管理念是“相同業務、相同風險、相同規則”。
從資產實質看,虛擬資產通常分為證券型虛擬資產、非證券型虛擬資產。因此,基于虛擬資產類型,匹配相應的虛擬資產業務牌照。
目前,在香港虛擬資產相關的牌照主要包含三大類:針對證券型虛擬資產相關業務,需匹配傳統金融牌照的“升級”牌照;針對非證券型虛擬資產相關業務,需匹配VASP(虛擬資產服務提供者牌照);針對法幣掛鉤穩定幣的發行,需匹配穩定幣發行牌照。
當前,中資券商正緊鑼密鼓地布局虛擬資產交易服務領域。
7月14日,招銀國際證券宣布獲香港證監會批準虛擬資產交易服務相關牌照,成為首家取得該牌照的中資銀行系券商。作為招商銀行全資子公司,招銀國際此次獲批,被業內視為中資銀行正式入局虛擬資產領域的重要信號。招銀國際表示,該公司未來將探索將虛擬資產納入多元投資組合,開發創新交易策略,為投資者提供合規、便捷的數字資產交易服務。
對于虛擬資產交易服務牌照的持有情況,多家券商曾公開回應。其中,東方財富旗下哈富證券、天風證券全資子公司天風國際證券,均已獲香港證監會批準,可透過綜合賬戶安排提供虛擬資產交易服務。財通證券全資子公司財通香港已獲準開展虛擬資產ETF代客交易資格。
中資券商的牌照申請進程也明顯加快,長城證券、國投證券均表示積極關注虛擬資產交易的監管政策和市場動態。東方財富證券指出,券商等金融機構的增量用戶與合規服務正成為虛擬資產生態體系完善的關鍵推動力,在代幣化浪潮下,券商迎來廣闊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