斬斷舊三角循環,邁進新三角循環,看透廣東經濟發展深層邏輯

2025年08月04日 13:58   21世紀經濟報道 21財經APP   黃欣然,鄭康喜,陳珊
廣東經濟把方向盤打向“創新驅動+實業強省”的長期主義。

今天聊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

廣東經濟怎么看?

 

先說結論,

廣東的發展模式,

正邁向“科技-產業-金融”新三角循環。

廣東存量隱性債務自2021年在全國率先清零后,

已連續四年保持為零。

自2021年“房地產-金融-地方政府基建”舊三角循環拆解并劇烈調整之后,

改革開放早、遇到問題早、轉型升級也早的廣東,

迅速果斷斬斷舊三角循環并推動存量隱性債務等風險出清,

騰出空間,輕裝上陣,

經濟第一大省力爭以更高的發展質量“挑大梁”。

 

為什么這么說?

研判經濟中短期變化,要從邊際看動向,

2025年上半年,

廣東GDP增速是4.2%,

雖然低于全國,

但廣東GDP卻已經連續三個季度回升,

總共回升0.8個百分點,

邊際改善、探底回升勢頭相當明顯,

在外貿不確定、房地產承壓的大背景下,

廣東經濟顯現出增長的強大韌勁。

 

判斷經濟中長期走向,還要從周期看趨勢。

對廣東而言,2021年是調整周期的起點,

對照國際經驗,這種大周期的調整時間一般是十分漫長的,

但從廣東經濟的三大“反差”現象看,調整成效已初見端倪:

雖然GDP增速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但:

廣東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快過全國;

廣東城市調查失業率低于全國;

廣東制造業PMI高于全國,且重回擴張區間。

廣東經濟這輛車,正在爬險坡、過急彎,

動力從何而來?

從我們熟悉的“三駕馬車”來看,

廣東其實都在換擋升級。

 

最明顯的是投資。

投資是逆周期經濟調節的最稱手的工具。

過去幾年,

廣東的房地產開發投資持續回落,

但工業投資卻突破1.5萬億,成了投資“主力軍”,

投新、投缺、投資于人,激活有效投資。

廣東不僅有空間,更有優勢。 

廣東一省撐起了全國四分之一的新能源汽車產量。

全球40%的智能手機、70%的消費級無人機

和全國44%的工業機器人都是“廣東造”。

 

華為昇騰910C的推出,

更是一舉瓦解了國外算力芯片壟斷。

這種經濟結構優化和新舊動能切換,

背后是科技、產業、金融新三級循環的合力貫通。

 

2024年,廣東R&D經費支出約5100億元,

是2015年的2.8倍。

研發投入強度達3.6%,超過日本、德國,

區域創新能力已連續8年位居全國第一。

我想你也發現了,

廣東經濟已走出了以前主要靠投資驅動的粗放型發展模式,

而是把方向盤打向“創新驅動+實業強省”的長期主義。

廣東經濟的回升不是靠運氣,

而是靠一整套系統性重構的力量,

從舊三角循環到新三角循環,

向世界展現了大象轉身般的高難度藝術。

當2025年的“半年穩”最終支撐起“全年好”,

未來廣東經濟還將開啟一段新的發展傳奇。


關注我們

欧美日本韩国一区二区三区视频_国产_区二区三区免费_亚洲av无码之国产精品网址蜜芽_中文字幕第一页乱码在线

亚洲一级高清在线观看 | 亚洲久悠悠色悠在线播 | 在线观看免费三级网站 | 一区二区免费视频少妇 | 日韩精品中文一区二区 | 日韩r级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