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見習記者 馮紫彤
9月15日,由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牽頭,聯合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共同舉辦“金融教育宣傳周”活動正式啟動,此次活動時間為9月15日至9月21日,以“保障金融權益 助力美好生活”為主題,旨在通過多維度、立體化宣傳幫助群眾豐富金融知識、提升“防非反詐”意識,推動金融機構深化服務改革,把專業服務轉化為群眾可感知的便利與實惠。
在活動啟動儀式上,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黨委委員、副局長付萬軍表示,這是金融監管總局成立以來第三次聯合人民銀行、證監會開展全國性金融宣教活動,活動內容不斷豐富、形式持續創新,社會影響力不斷擴大。他還強調,金融消費者是金融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和金融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者,尊重、服務、保護消費者是金融行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價值取向的具體體現。
談及下一步消保工作內容時,付萬軍表示,金融監管總局將指導行業推出更多讓消費者“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的舉措,從強化民生服務、行為監管、環境治理、宣傳教育四大領域持續發力,更好滿足人民群眾高品質、多樣化金融需求。
隨后,交通銀行行長張寶江代表金融機構發言,他介紹道,目前交行已構建覆蓋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流程消保工作管理格局,并深耕數智輔助,在交行消保管理系統中深化AI技術應用,推動投訴處理提質增效。今年上半年,交行通過各類金融教育活動觸達消費者超6.5億人次。2025年“金融教育宣傳周”活動期間,交行還將在全國28個省市的73個景區開展“風險提示送上門”活動,推動金融教育宣傳與提振文旅消費協同共振。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金融監管總局獲悉,此次“金融教育宣傳周”活動內容聚焦四大方面:一是開展規范營銷行為、強化適當性管理方面政策宣傳;二是提示提醒防范互聯網貸款亂象、金融領域“黑灰產”侵害;三是展現金融為民辦實事的亮點舉措;四是加強反詐宣傳,弘揚誠信文化。
此外,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目前各地金融管理部門、各類金融機構也正積極參與2025年“金融教育宣傳周”活動。
上海金融監管局表示,將指導上海市銀行同業公會、上海市保險同業公會牽頭轄內金融機構開展“風險提示送上門”活動,通過多渠道、多樣式、多層次的教育宣傳活動,將金融知識和反詐防非常識送到家家戶戶,做到上海街道鄉鎮全覆蓋。
天津金融監管局牽頭組織各銀行業、保險業、證券業等金融機構和有關行業協會在津灣廣場舉辦集中教育宣傳活動。活動匯集超過110家單位共同參與,以金融市集的形式,通過有獎問答、打卡拍照、互動游戲等新穎有趣、喜聞樂見的活動進行金融知識普及教育
江蘇金融監管局將聯動行業協會與金融機構,推出一系列線上線下特色活動,包括深入社區開展“百家社區 金融守護——風險提示送上門”行動、在高校與金融機構發展金融教育網格員以提升師生風險防范能力、征集推廣優質金融教育案例并結合地域文化發布“蘇韻金融安全輿圖”,打造沉浸式教育體驗。此外,還將借助“蘇超”等本土賽事平臺,將金融知識融入賽事文化,實現“寓教于樂”。
北京金融業則以“金融教育宣傳周”為契機,通過開展“金融集市”活動,集中展現北京金融業為民辦實事成果。據悉,現場共匯聚28家金融機構,通過數字人互動、金融主題套圈、有獎答題、脫口秀、情景劇等豐富形式,讓金融知識變得可觸可感、易懂易用,吸引了各年齡層市民的廣泛參與。
農業銀行也在全行范圍內開展金融教育宣傳周活動,通過線上線下多渠道推廣,在手機銀行、新媒體平臺及“農情消保”3D數字化展廳推出“青綠消保講堂”等系列欄目,并依托網點深入農村、社區、校園等開展“風險提示送上門”“金融宣講鄉村行”等實地活動,切實將金融知識與防騙常識送到群眾身邊。
此外,啟動儀式上,金融監管總局金融消保局負責人還發布了金融業“為民辦實事”舉措范例,以及“年度受歡迎的金融教育作品”,涵蓋便民服務、防非反詐、基礎金融知識普及等多個領域,為行業提供了可借鑒、可推廣的實踐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