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時刻,國家再次出手,下半年穩經濟“組合拳”來了:新一輪十大重點行業“穩增長大禮包”將正式發放!這一招既可穩住70%工業基本盤,更能為未來十年產業升級鋪就創新跑道。
那么到底是哪些行業將因此受益呢?鋼鐵、有色、石化、化工、建材、機械、汽車、電力裝備、輕工業,還有咱們熟悉的電子信息制造!它們可不是普通選手,加起來占到整個工業大盤的70%!可以說是穩住經濟的“超級主力”。十個重點行業穩住了,自然就穩住了規模以上工業經濟的底盤,工業穩住了,經濟的基本盤也就穩住了!
并且,這十大行業帶動性強,還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支撐。從有色金屬、鋼鐵到汽車、電子,既有上游材料,又有下游場景,為新技術、新模式提供了廣闊試驗場和應用空間。投資者們特別要重點關注新能源、智能電網裝備、人工智能終端等重點賽道。目前公布的電力設備和電子信息制造兩份方案都不約而同地強調了重大工程和重大項目的引領作用,發揮好它們對投資和消費的拉動撬動作用。
那么為什么要在這個時候推出新一輪的重點行業穩增長方案呢?這是因為,今年不僅是“十四五”收官之年,還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十周年。雖然上半年經濟增長超出預期,但進入三季度以來,內外部環境的變數增加,PMI和金融數據等有所回落,部分企業面臨壓力。所以在這個時候,為了有效穩住三季度經濟,對沖潛在的下行壓力,并且還要給四季度經濟增長留出一定的空間,國家果斷出招——既要保增速,更要提質量!“質”“量”雙升,才是真增長!
這一次的政策,可不是撒胡椒面,而是精準發力!從供給到需求,從技術到市場,統統安排到位:從供給端看:搞創新、提品質、推智能!人工智能成了“香餑餑”,比如電子信息行業要制定AI終端標準,電力裝備要建智能工廠,一句話:傳統行業+AI,煥發新生命!
在需求端:促消費、拓場景、重大工程帶頭沖!比如推進大規模設備更新、加快新能源基地建設、搞新能源汽車下鄉,投資消費兩手抓,需求和供給在本輪行業穩增長政策中將視線精準對接!
對企業來說,這次政策更是一份“升級指南”!本輪政策已經傳遞出明確的拒絕非理性競爭的信號!也就是說,各行各業不要再光顧著卷價格啦!按照國家的指引的方向,拼技術、拼品牌、拼差異化才是正道!政策里還明確支持XR設備、智能電網、首臺套裝備試驗等等,大中小企業都能找到自己的機會!
目前,已發布電子、電力、汽車等行業方案,其他的也正在“快馬加鞭”趕來。更值得點贊的是,國家這次還特別注重規范市場秩序,治理低價競爭,讓大家都能在公平的環境里努力搞事業!
總之,這一波十大重點行業穩增長的政策紅利,就是要讓重點行業“跑起來”、讓經濟大盤“穩下來”、讓創新動力“強起來”!
出品:財經早察工作室
總統籌:陳晨星
執行統籌: 祝乃娟
監制:洪曉文 曾婷芳
主播:胡光旗
編輯:洪曉文 陸躍玲
剪輯:實習生 蘇磊
設計:王冰
拍攝:甘俊 實習生 孫筠雅
審校: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