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高江虹
9月25日,臺風“樺加沙”影響減弱,廣州南站已恢復開通運營,加之即將迎來國慶中秋假期,南站安全生產指揮中心相比往常更加忙碌,機器滴答聲此起彼伏,綜控員全神貫注地盯著電腦屏幕,手指在鍵盤上快速敲擊。
廣州南站位于京廣高鐵最南端,是廣深港高鐵的起點站,與南廣、貴廣高鐵以及廣珠城際交會,屬粵港澳大灣區的鐵路交通樞紐,也是全國最繁忙的高鐵車站之一。
據國鐵廣州局廣州南站副站長陳志介紹,2025年以來,廣州南站累計到發旅客超1.3億人次,日均近50萬人次。即將到來的鐵路國慶中秋運輸期里,預計到發旅客825萬人次,日均到發69萬人次,其中10月1日預計發送旅客達50.1萬人次,有望創歷史新高。旅客順暢出行的背后,離不開廣州南站安全生產指揮中心這個“智慧大腦”的高效運轉和幕后“隱形衛士”的守護。
最強大腦:日均2萬余條數據精準服務旅客
上午11時,剛接班的綜控員周嘉儀了解清楚當天的客流和列車開行情況后,便馬不停蹄地投入到第二天以及假日期間列車開行計劃的核對工作中。她使用安全生產指揮系統,將列車到發時刻、編組、股道等信息與旅客服務平臺中的數據逐一進行比對。
“比如,這趟由廣州南站開往香港西九龍的G6583次列車,我需要認真核對開車發車時間、進哪個站臺以及站臺車廂地標顏色等信息,然后準確無誤地將各類數據傳輸到車站所有檢票閘機、電子顯示屏、廣播以及工作人員的手持作業終端上。”雖然以周嘉儀為代表的綜控員沒有直接服務旅客,但他們輸入的每一條數據都與旅客出行息息相關。
周嘉儀和同事們如同車站的“最強大腦”,有著對數據的精準把控與處理,才能為旅客提供全方位向導。
“千里眼”:1800個鏡頭晝夜守護平安
近年來,隨著廣深港高鐵香港段恢復開通運營,廣州南站根據客流變化和旅客需求,不斷優化進站乘車流線,實名制驗證與安檢查危融為一體,顯著縮短了驗證與安檢之間距離,提高了通行效率。
為充分保障旅客在客流高峰時段快捷舒適出行,廣州南站充分發揮站場內外的1800余個視頻監控作用,保障旅客平安、有序、溫馨出行。
“東區安檢口客流比較大,旅客已經開始排隊,請迅速增派人員進行疏導?!泵刻煸缟?時開始,廣州南站進入客流早高峰時段,站外道路車流匯集,實名制驗證、安檢通道人流如織。廣州南站安全生產指揮中心客運監控分析室的值班員張集燕一邊緊盯著監控屏幕一邊用對講機呼叫。不到5分鐘,安檢口迅速增派人員增開通道進行疏導,使得旅客快速通過安檢。
“西出發平臺有點堵車,有些車輛停留時間長,請安排人員疏導。”上午8時,張集燕發現站外交通情況后,立即協調地方交通部門進行疏導。張集燕的工作遠不止查看視頻監控那么簡單。當每天夜間高鐵營業結束,線路開始維修作業時,他們還要遠程盯控行車作業情況,不管白天與黑夜,24小時守護旅客出行安全。
(圖片為廣州南站安全生產指揮中心客運監控分析室的值班員張集燕)
“精算師”:為旅客見縫插針申請回家車票
“今年國慶中秋旅客出行熱情高漲,北上往長沙、武漢等熱門城市方向的票額緊張,可以申請加開G9794、G9717次等京廣、廣深港方向列車?!薄皻v年國慶假期去往重慶西、汕頭方向需求很大,申請G3722、G6325次列車重聯,每天能增加1千多張票!”指揮中心營銷分析室5名90后女分析員,在電腦前快速刷新數據,分析客流走向,針對旅客候補申請,研究精準加開列車,她們就是車站鮮為人知的“精算師”。她們仔細研究后提報的加開列車計劃,一旦被采納,最快不超過1天便會生成數據,旅客們就可以購買車票。
“往年客流數據、鐵路‘12306’App候補數據,以及廣州南站微博、微信公眾號的網友留言,都是我們預判的依據。”班組長張潔妍全面負責京廣、廣深港、南廣、貴廣等各條線路的售票情況,并根據數據分析分線路、分時段、分車次優化調整售票方案,確保不浪費每一張車票。
“今年以來,廣州南站共申請加開列車2201趟、重聯1424趟次,其中加開廣深港方向的列車874趟,這意味著我們共為285余萬名旅客申請到外出旅游、回家的票。”張潔妍對自己的團隊能夠為旅客申請到回家車票很是開心。
陳志還表示,今年國慶中秋黃金周期間,面對創紀錄的客流,將最大化增加安檢儀開機數量與安檢員人力配置,每日增加72名安檢員,啟用48條實名制驗證通道,優化進站流線,確保每小時安檢通過能力達2.4萬人,高效應對瞬時大客流。此外,集團公司還會協調增派144名支援職工,每天安排40名志愿者開展服務,為旅客出行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