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記者卓皙雯 徐小瓊
2025年以來,南財數據團隊對八所規模較大的數據交易機構進行數據交易市場監測評估,通過透明度、穩健系數、要素密集度與市場潛力四大關鍵指標,對公開收集到的數據進行科學量化的多維度分析。
測評對象
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上海數據交易所、深圳數據交易所、廣州數據交易所、貴陽大數據交易所、杭州數據交易所、浙江大數據交易中心、鄭州數據交易中心在2025年9月1日—28日上架的420款數據產品。
測評結果
九月,國內八所主流數據交易機構共上架數據產品420個,較八月減少52個。各數據交易機構各指標得分差異顯著。數據顯示,四項核心指標得分出現分化升降,整體指標除“應用潛力”外較為平穩。
其中,“應用潛力”指標得分上升最為明顯,自8月得分的2.22提升至3.23,環比上升45.49%,創下近半年來的得分最高點,表明數據產品的吸引力和行業適配性不斷提高,市場交易熱度回升。“要素密集度”得分由4.04降至3.85,仍然是四項指標中相對高位,反映上新數據產品主要以數據為驅動力,具備較強的市場競爭力。“穩健系數”得分較上月小幅變化,由2.08分降至1.99分,意味著各數據交易機構對數據產品風險防控的把控力度有所減弱。“透明度”整體得分長期偏低,凸顯行業在交易機制與定價體系中的薄弱環節。
整體來看,九月各大數據交易機構上架的產品核心指標呈現分化態勢,應用潛力走高反映市場熱度較之前有所回升,但仍面臨著信息披露度不夠、風險防控力度待加強、透明機制不健全等難題。未來還需進一步完善交易保障與透明度短板,并鞏固數據產品應用優勢。
測評細則
1.要素密集度
本月,在“要素密集度”的兩項細分指標中,各數據交易機構的“數據參與度”得分除杭州外,整體保持較高水平,多集中于4-5分之間,上海得分最高為4.94。而杭州的“數據參與度”得分出現跳水,至最低分1分。從數據產品類型來看,“數據參與度”得分較高的產品類型主要集中于數據集、數據API、dataSet等數據資源,相關產品上架數量達169個,占比超過四成。相較之下,“數據集成度”整體得分較為平穩,多集中于3.5-4分之間,平均值為3.85。北京、深圳、上海、貴陽等地數據交易機構得分上升,反映出本月上架的數據產品綜合性較高、類型較為豐富;而鄭州、杭州、廣州等部分機構的“數據集成度”得分下降,其中鄭州下降幅度較大,廣州、鄭州得分明顯低于均值。
2.透明度
九月“透明度”得分輕微提升,從1.50上升至1.53。透明度主要評價“基本信息公開”和“價格透明度”兩個方面。從“基本信息公開”來看,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與鄭州數據交易中心延續上月良好表現,以3.00分領先其他數據交易機構,兩機構對于商品類型、數據領域、覆蓋范圍等信息披露較完整,為用戶提供了較充分的信息支持。在“價格透明度”方面,鄭州數據交易中心得分(2.14)成為本月唯一突破2分的數據交易機構,其上新數據產品的價格公開程度和交易方式較為明確,為用戶提供了更清晰的決策依據。值得注意的是,本月浙江大數據交易中心和廣州數據交易所的“價格透明度”得分反超其“基本信息公開”得分,顯示出兩數據交易機構在加強價格公開和交易規則透明方面取得進展,同時也表明兩機構在數據產品的信息披露方面仍需進一步加強。
3. 穩健系數
“穩健系數”評分由數據分級、數據來源和使用約束三個維度組成,本月得分較上月從2.08降至1.99。從各大數據交易機構得分來看,各數據交易機構在各維度得分差異明顯。其中,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和上海數據交易所綜合表現明顯優于其他數據交易機構。在“數據來源”方面,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以5.00的滿分領先,反映其在數據治理的合規性上有顯著優勢,有助于在數據交易環節降低非法數據流通的風險。在“使用約束”這一維度,廣州數據交易所得分較高,其在數據產品的應用場景、使用主體、轉讓許可、數據出境等方面有較明確的約束規定,一定程度上加強了數據的安全性與隱私保護。此外,杭州數據交易所和深圳數據交易所在三個細分指標上的綜合得分較低,整體數據交易的合規性亟待進一步提高,除了確保數據來源的合法性外,還需強化交易環節的審查與監管。
四、 應用潛力
“應用潛力”的細分指標由更新頻率、關注度、可復用度組成。本月,“應用潛力”綜合得分呈現明顯增加態勢,每所交易機構得分均有所提升。從構成要素來看,“關注度”提升成為重要推動因素,均分較上月從2.71分增長至4.94分。北京、上海、深圳、貴陽等數據交易機構在“關注度”指標上分值走高,釋放出數據產品在交易市場中可見性與吸引力增強的積極信號。
其次,“可復用度”得分整體保持增加,大多數據交易機構得分維持在2.5-3分,反映當前數據產品在功能復用與場景拓展方面正在逐漸走強,仍有優化空間。在“更新頻率”層面,各地數據交易機構得分出現差異,廣州、鄭州等地數據交易機構得分大幅上升,同比分別增長 111%、107%,尤其鄭州突破“1分”困局。其余機構得分與上月持平,顯示數據產品更新驅動不足,數據交易市場的創新活力有待進一步激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