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屆廣交會開幕了
關稅陰霾下
參展企業再創歷史新高
展現出中國外貿的韌性與活力
剛過去的9月
全國外貿數據也很亮眼
進出口同比增長8%
為今年以來月度最高增速
這種增長是如何實現的?
答案藏在科技創新里
機器人、人工智能、創新藥這新 "新三樣"
或許將改寫未來十年的出口格局

一個是智能制造的根基
一個是千行百業的“智慧大腦”
一個則直接關乎國民的生命健康
這三大行業都在發生技術的快速迭代與落地應用
并加速向全球市場擴張
我們一個個來看
首先是機器人
根據海關總署公布的信息
2024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出口市場份額躍居全球第二
今年前三季度出口增長54.9%
越南、印度、美國成為中國機器人核心出口國

宇樹科技、擎朗智能等部分頭部機器人整機廠商
在海外的營收占比已經升至50%
特斯拉、Figure等海外機器人巨頭背后
也有大量中國零部件供應商的身影
第二,是人工智能
這主要可以分成兩個層面
一來是AI產品或服務自身的出海
成功案例遠不止全球爆火的DeepSeek
Hailuo、Kling、Talkie等國產AI應用
都在海外收獲了大批受眾
二來是AI對大量出海中企的賦能
阿里巴巴、騰訊、字節跳動等互聯網大廠
紛紛發布云出海戰略規劃
用云計算與模型API等服務賦能中企全球化布局
第三是創新藥
2019年到2024年里
中國創新藥的License-out(對外授權)
不管是交易數量、首付款金額還是交易總金額都在逐年上升
2025年更是“爆單”
上半年對外授權總金額接近660億美元
接近2024年全年交易總額
其中多筆交易金額是超過10億美元的大單
三生制藥與輝瑞達成的60.5億美元PD-1/VEGF雙抗授權合作
還創下國產創新藥海外授權金額新紀錄
新“新三樣”全球化擴張的同時
資本市場也給出了新的定價
據Wind顯示,截至9月底
A股市場機器人板塊中市值超500億元的公司已達8家
與智元機器人等明星企業
相關的許多概念股都出現暴漲

AI產業鏈更是熱搜常客
從聚焦AI算力芯片與基礎設施的“紀聯海”
到CPO光模塊領域的“易中天”
再到下游的阿里巴巴、騰訊等巨頭
都成為資本追捧的“香餑餑”
創新藥板塊雖然熱度不及機器人與AI
但也迎來了久違的估值修復
今年以來
國證港股通創新藥指數漲幅已接近100%
不過,我們也要看到
目前這新“新三樣”還都存在著一些關鍵難題
機器人的許多核心零部件依賴進口
人工智能的高端算力芯片受制于人
創新藥則面臨研發同質化、基礎研究轉化率偏低等問題
三大行業在出海路上還都面臨地緣政治風險與市場準入等挑戰
但無論如何,出口結構的進化
本身代表著中國產業發展的底層邏輯發生了改變
不再只依靠規模優勢走性價比路線
而是往技術密集、高附加值的價值鏈頂端攀升
讓世界重新認識中國制造與中國創新
出品:南財國際傳播中心 融媒體中心
21財經工作室 學習經濟工作室
總統籌:鄧紅輝 賈肖明
策劃統籌:趙海建 丁青云
內容統籌:譚婷
責任編輯:黃欣然
執行統籌:黃欣然
視頻統籌:柳潤瑛
監制:施詩
英文審核&配音:李瑩亮
海外運營監制: 黃燕淑
海外運營內容統籌: 黃子豪
運營支持:曾靜嬌
審校:魏雯靜 黃志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