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票難求到盛事之都,香港如何抓住“演唱會經濟”的流量密碼

2025年10月21日 19:22   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   袁思杰

啟德體育園航拍    圖片來源:啟德體育園

南方財經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袁思杰 香港報道

“你搶到香港演唱會的門票了嗎?”

10月9日至13日,香港老牌歌星林子祥與葉倩文在香港紅磡體育館舉辦了《白頭到老WE ARE ONE》世界巡回演唱會香港站,這是兩人自1998年后時隔27年的首次合體演出?。香港站的五場演出門票開賣即售罄,一票難求,但兩位加起來年齡超過140歲的歌星未再加場。

最近兩年,去香港看演唱會重新成為人們的時尚選擇,某些熱門演唱會場次甚至一票難求。越來越多的國際和本土藝人選擇中國香港作為巡演的重要一站,觀眾不僅可以看到如葉倩文、林子祥、謝霆鋒、郭富城等香港本土的實力派歌手的演出,還能追到如Coldplay、Olivia Rodrigo、One Republic等國際頂流藝人的亞洲站巡演。

“香港演唱會產業的核心優勢是其數十年積累的、難以復制的‘軟實力’,即一種近乎苛刻的行業標準、深厚的觀眾基礎以及頂尖的專業人才庫,”曾經從佛山多次前往香港看演唱會的Sunny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不只是葉倩文與林子祥與此次演唱會,她還在香港看過梁靜茹、鄭秀文、李克勤、郭富城、蔡依林、陳潔儀等著名華語歌手的演出,可謂一個專業的演唱會觀眾。

除了知名華語歌手,許多國際藝人也將中國香港作為在亞洲巡演的首選。許多從內地前往香港觀看演唱會的觀眾,也是看中了香港演唱會的國際化優勢。

發展“演唱會經濟”已成為拉動文旅消費的重要引擎。香港持續火爆的演唱會市場,既是其流行文化“軟實力”的活力見證,也為本地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增益。

香港文化體育及旅游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至2025年上半年期間,香港共舉辦了超過285場涉及過萬名觀眾的大型演唱會,吸引了超過390萬觀眾,其中旅客超過140萬,為香港帶來了約34億港元的消費額。 

香港演唱會經濟新地標

香港演唱會產業的輝煌,始于1983年紅磡體育館的落成。作為首個為大型演出量身定制的頂級場館,紅館的“四面臺”設計徹底重塑了歌手與觀眾的互動模式,座位規模有12000個,在香港娛樂業群星璀璨的時代,紅館曾創造過連開數十場演唱會的商業奇跡。 

自那時起,紅館不再只是一個場地,而儼然成為華語樂壇的“圣地”:能否在紅館開唱、能開多少場,成為衡量歌手人氣與實力的終極標尺。許冠杰、譚詠麟、張國榮、梅艷芳等巨星在此競相刷新紀錄,將香港流行文化推向巔峰,也奠定了演唱會作為一項龐大產業的堅實基礎。

更重要的是,一套成熟的制作流程與專業人才體系在此過程中成型。從舞臺機械、音響工程到現場樂手、和音、導演,香港積累了一批經驗豐富、能應對各種突發狀況的頂尖幕后團隊。這使香港演唱會不僅以明星魅力取勝,更以超高的制作水準和穩定的現場發揮著稱,成為行業品質的金字招牌。

Sunny坦言,自己多次前往香港觀看演唱會,而不是其他城市,正是因為在香港舉辦的演唱會代表了整個華語樂壇頂尖的現場音樂標準、專業人才和工業體系。例如,演唱會現場的協作、節奏把控、燈光配合的經驗,需要長期積累,并非單靠資金投入就能迅速建成。香港在這方面是最頂尖的典范。

今年3月1日,啟德體育園正式啟用。啟德體育園是香港目前規模最大的體育基建項目。其主場館設計可容納約5萬名觀眾,并配有可開合的上蓋,園內的室內體藝館則可容納約1萬名觀眾,這不僅可以解決紅館等傳統場館“一票難求”的困境,更讓承接國際巨星的大型巡演成為可能,顯著提升了香港承接超大型演出的能力。

隨著啟德體育園的啟用,中國香港已成為一個蓬勃的亞洲現場音樂新圣地。今年3月以來,多個國際和亞洲知名樂隊及歌手,如英國知名樂隊Coldplay、林俊杰、鄧紫棋、謝霆鋒,已在啟德主場館和啟德體藝館舉行了超過15場大型演唱會。

數據顯示,在啟德體育園舉辦過的演唱會中,有超過五成的觀眾來自內地和海外。

今年曾在啟德體育園觀看五月天25周年演唱會的Vivian認為,啟德體育園主場有可關閉的頂蓋和空調,最大程度避免了演唱會日曬雨淋的苦惱,且場館可容納入場人數更多,甚至間接把“黃牛票”價格打了下來。

“我從紅館、迪士尼停車場、中環海濱空間追五月天的演唱會,最后到了啟德體育園。前兩次的場館都是在暴雨中看完,手都泡發了。這一路上,五月天樂隊也走到了更好更舒服的場地,有種和他們一起經歷了很多故事的感覺。”Vivian對記者表示。

此外,啟德體育園地處香港軌道交通的樞紐位置,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外地來香港的觀眾。

香港理工大學酒店及旅游業管理學院副教授梁堯忠對記者表示:“如果你仔細看啟德體育園的交通網絡,就會發現啟德地鐵站和宋王臺地鐵站連接著觀塘線,而觀塘線的其中一站是柯士甸地鐵站,旁邊就是西九龍高鐵站。如此,演唱會能通過香港的交通網絡間接吸引大灣區內地城市、甚至高鐵連接的其他內地城市的觀眾來港看演出?!?/p>

“香港作為亞洲的航空樞紐,擁有世界級的機場。理論上,如果亞太地區的人想看頂級巨星的演唱會,他們可以很容易來到香港。而且,香港好玩的地方也很多,還可以聯動大灣區內地九市的文旅資源。”香港立法會議員江玉歡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目前,香港主要舉辦演唱會的場館包括啟德體育園主場館和啟德體藝館、亞洲國際博覽館、紅磡香港體育館(紅館)、伊利沙伯體育館。

香港文化體育及旅游局的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至2025年上半年期間,啟德體育園觀眾入場人數達59萬人次;亞洲國際博覽館觀眾入場人數達221,000人次;而紅館則超27萬人次。

“演唱會夜繽紛”:優化文旅體驗

然而,要真正把演唱會帶來的這波流量轉化為真正促進香港經濟發展的因素,許多細節還需要打磨。

以演唱會結束時間為例,香港近年來的演唱會散場大多在晚上8時到10時,很多觀眾會感覺仍未盡興。

江玉歡認為,目前香港演唱會結束時間過早,香港需要打造更完整的演唱會體驗以帶動周邊消費:“在香港,很多人看完演唱會就直接搭車離開了。我們的演唱會為了方便他們回去,往往結束得很早。如果我是主辦方,我可能會申請到晚上11時30分才散場。觀眾可以提前走,但或許會錯過很多精彩的散場活動和節目。如此一來,這座城市才有更多賺錢的機會?!?/p>

香港文化體育及旅游局最新數據顯示,2025 年1月至8月訪港旅客總數達33,179,451人次,同比增長12.4%。其中,內地旅客人數為25,527,444人次,同比增長11.2%;過夜旅客人數為15,632,043人次,同比增長6.2%。過夜旅客不足訪港旅客的1/2。

香港立法會議員周文港也建議,文化體育及旅游局可推出“演唱會夜繽紛”,即在演唱會完結后,在啟德體育園青年運動場或尖沙咀星光大道舉辦美食和購物市集活動;這樣不但可減輕演唱會散場后的交通壓力,尤其是過境列車的壓力,也可提供誘因“留下”這批現成旅客過夜,有助香港重拾以往“不夜城”的風光。

事實上,除了在大型場館內舉辦的傳統演唱會外,香港也在努力探索舉辦文娛盛事的創新形式。比如,在中環海濱空間舉行的內地歌手華晨宇“火星樂園”演唱會以及曾在西九龍文化區戶外空間舉辦的格萊美歌王John Legend個人演唱會,都是“破圈”的案例。

江玉歡建議,香港可以打破在固定場館舉辦活動的傳統思維定式,靈活利用特色城市空間,如淺水灣、圣約翰大教堂、黃大仙祠乃至維多利亞港中央舉辦演唱會、體育賽事等盛事,能將盛事活動與城市的獨特氣質無縫融合,創造出獨一無二、引爆全城的體驗。

她認為,香港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場館”。“城市即舞臺”理念下舉辦的活動,不僅可以吸引全球頂級明星和游客,更能帶動酒店、消費等經濟效益,塑造香港盛事之都的國際形象。

值得期待的是,香港接下來還將舉辦一系列大型演唱會,其中包括國際知名的韓國女團Blackpink演唱會、Clockenflap音樂與藝術節、張學友演唱會等,預計將延續香港的盛事活動熱潮。

提升體驗,留住觀眾

事實上,大型演唱會舉辦期間除了會出現“一票難求”的情況,周邊酒店價格也會出現不小波動。

有旅游平臺數據顯示,今年演唱會期間,香港酒店價格較平日上漲20%至50%。香港旅行社東主協會會長葉慶寧指出,以三星級酒店為例,平日房價僅需500至700港元一晚,大型活動期間往往會升至1500至1600元,而深圳同級別的酒店只需約500元。

針對這些問題,梁堯忠建議,香港特區政府應牽頭推動與私營企業建立合作聯盟,通過將演唱會等文化活動與酒店、餐飲等周邊服務打包成一體化旅游產品,為游客打造無縫銜接的優質體驗。

“如果我們能設計出這些產品,其實會讓整體的旅程體驗變得更好,也會讓旅客覺得香港是一個真正為游客打造優質體驗的旅游目的地?!绷簣蛑覍τ浾弑硎?。 

隨著年輕群體逐漸成為市場消費主力,文化消費尤其是演藝活動,正從一種休閑選擇轉變為他們生活中重要的“精神剛需”。有數據顯示,90后、00后已成為演藝消費主力軍,他們更注重體驗感和參與感,愿意為優質內容買單。在攜程展演頻道上,00后訂單占比達30%。

對年輕的消費群體,演唱會產生的衍生品消費,如傳統周邊商品、IP聯名與跨界合作產品等,是留住他們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

今年在國際上爆火的Labubu玩偶,最初也是韓國女團Blackpink的主唱Lisa在社交媒體上曬出收藏,再加上眾多明星的“帶貨”一路走紅。 

周杰倫《嘉年華》世界巡回演唱會期間,周杰倫主理的品牌PHANTACI在香港啟德AIRSIDE開設了為期18天的限定快閃店,并攜手紐約傳奇涂鴉藝術家STASH與帽飾領導品牌NEW ERA推出了三方聯名系列,有效放大了演唱會的文化影響力與商業價值。

“當表演者和某些文創產品或IP進行合作,這會對吸引Z世代在表演活動的周邊產品消費上起到正向效果?!绷簣蛑冶硎??!把莩獣俜娇梢試L試和本地IP或者國際性品牌進行合作,這樣或能在年輕人的消費上獲得更高的價值。”

多措并舉打造“盛事之都”

2024年11月,香港特區政府公布《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期中明確提出,要鞏固香港成為國際文化盛事之都,舉辦及支持更多大型、多元和創新的文化藝術活動,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提供平臺,同時促進盛事經濟。 

橫向對比,亞洲有實力競爭“演唱會之都”、“盛事之都”的地方還有曾舉辦過Taylor Swift演唱會的新加坡和曼谷等城市。

去年,有報道指新加坡政府為美國樂壇天后Taylor Swift的6場演唱會提供200萬至300萬美元的補貼,使其成為東南亞唯一主辦地。據估算,Taylor Swift巡回演唱會為當地帶來最高5億新加坡元(逾30億港元)的旅游收入。

而泰國政府則著眼于通過舉辦大型國際音樂節來確立其區域娛樂中心的地位,今年已批準撥款20億泰銖(約6200萬美元)用于未來五年舉辦世界級電子音樂節Tomorrowland。 

香港立法會議員楊永杰認為,考慮到更多東南亞城市為國際音樂節、節慶活動和大型體育賽事等世界級盛事提供免稅優惠,挑戰香港的地位,建議特區政府可研究下調盛事活動相關稅項的可能性,并設立更多綠色通道,加快盛事活動的各項審批過程,借此提高本地的競爭力。

楊永杰也建議,粵港兩地政府可以有序擴大一簽多行至所有大灣區內地城市,做大做強盛事經濟。

(實習生問致璞對本報道亦有貢獻)

 

關注我們

欧美日本韩国一区二区三区视频_国产_区二区三区免费_亚洲av无码之国产精品网址蜜芽_中文字幕第一页乱码在线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乳网站 | 在线观看免费的a级 | 婷婷影音先锋色 | 中日韩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日韩一级大片一中字幕 |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丝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