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慶州到深圳:APEC共倡“開放創新”,亞太多邊合作接力前行

2025年11月03日 21:09   21世紀經濟報道 21財經APP   胡慧茵
亞太地區21個經濟體領導人再聚首,在人工智能的浪潮與貿易保護主義的逆風中,從經貿、科技創新、數字與全球治理議題出發,尋求多邊合作與共同發展的新路徑。

(資料圖)

南方財經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胡慧茵

當地時間10月31日至11月1日,2025年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韓國慶州舉行,這也是韓國時隔20年再次擔任亞太經合組織東道主。

本屆峰會的主題是“共建可持續的未來:連接、創新、繁榮”,圍繞三大優先事項展開——強化互聯互通、推動創新、實現包容性增長與繁榮。亞太地區21個經濟體領導人和代表再聚首,在全球人工智能的浪潮與貿易保護主義的逆風中,從經貿、科技創新、數字與全球治理議題出發,尋求多邊合作與共同發展的新路徑。

在APEC這個全球矚目的多邊舞臺上,多場重要的外交活動在此展開,包括中美元首會晤,中國與韓國、加拿大、泰國、日本等國領導人的系列雙邊會談等。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所副所長杜蘭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本屆APEC會議在全球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進一步抬頭和關稅戰、貿易戰沖擊蔓延擴散的背景下召開,具有穩定信心、凝聚共識的關鍵意義,而作為亞太地區層級最高、領域最廣的經濟合作機制,APEC為成員提供了堅持開放合作的重要對話和發聲平臺。它的意義在于重申了亞太地區堅持開放的區域主義,傳遞了“越是風高浪急,越要同舟共濟”的合作信號,并致力于通過強化互聯互通、推動創新和實現普惠包容,共同抵御全球經濟逆流對亞太產業鏈供應鏈和經濟增長的沖擊,為世界經濟注入“亞太信心”。

會議發表了《2025年APEC領導人慶州宣言》《APEC人工智能倡議》和《APEC應對人口結構變化框架合作文件》等成果文件。峰會期間,中方也提出三點發展建議,包括強化數智賦能、堅持綠色低碳和落實普惠共享。

隨著APEC峰會落幕,中國接過東道主“接力棒”,2026年APEC峰會將在深圳舉行。深圳地處太平洋沿岸,幾十年間從一個落后的小漁村發展成為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是中國人民創造的世界發展史上的一個奇跡,也是中國堅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贏開放戰略的重要窗口。有分析認為,選擇深圳,象征著中國將以更大魄力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堅定不移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

聚焦多邊合作與新議題

在當前單邊主義和保守主義抬頭、全球化遭遇逆流的背景下,全球性挑戰層出不窮,亞太合作也面臨一系列新的考驗。在此背景下,世界對亞太合作的新征程充滿期待。APEC誕生的30多年來,已逐步發展為亞太地區層級最高、領域最廣、影響力最大的經濟合作機制,為提升區域經濟一體化水平、引領經濟全球化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許利平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APEC作為一個推動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的多邊平臺,其成功舉行,充分證明了堅持多邊主義、推進貿易與投資開放合作仍是大勢所趨,任何逆流都無法改變這一主流方向。同時,APEC的成功舉辦還表明,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依然在眾多經濟體中——特別是APEC成員之間擁有廣泛共識,進一步彰顯了未來經濟發展應秉持開放、包容、可持續的方向。

據韓國官方稱,本屆APEC峰會有三項優先事項,對應三大目標,分別是“促進貿易與投資”、“通過創新驅動增長”和“共享高質量發展成果”。南開大學亞太經合組織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亞太學會副會長劉晨陽對媒體表示,本次APEC會議有兩大特點,一是會議緊扣APEC 2040年布特拉加亞愿景,即貿易投資自由化、創新數字化與可持續增長,為會議取得成果奠定良好基礎。二是結合東道主自身特點與訴求,今年韓國首次將AI治理作為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主要議題,契合人工智能發展的最新趨勢。

對此,劉晨陽表示,APEC在過去30年的議題設置,總能緊跟區域合作的新趨勢,反映絕大多數成員對參與亞太合作的興趣和利益訴求,這為區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能。

除了議題與時俱進,APEC峰會還是多邊外交平臺,多國在此互動頻繁。10月30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詠前表示,中美兩國元首在韓國釜山舉行會晤,深入討論了中美經貿關系等議題,同意加強經貿等領域合作。中方愿與美方一道,共同維護好、落實好兩國元首會晤重要共識。此外,中方還與加拿大、泰國、日本和韓國展開雙邊活動和雙邊會談。

南開大學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張靖佳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一直以來,中國與APEC其他經濟體經濟聯系便十分緊密,中國前十大貿易伙伴中有8個是APEC成員,中國還是13個APEC經濟體的第一大貿易伙伴。此次中美元首釜山會晤,雙方重新審視中美關系和世界發展趨勢,為兩國協同合作的契合點提供了機遇。同時,中國與韓國、加拿大、泰國、日本等國領導人的系列雙邊會談,進一步拓展了中國與亞太各國的合作空間。這些高層互動不僅有助化解貿易爭端,更重要的是在戰略層面增進相互理解,為構建更加穩定的區域合作關系奠定基礎。

“中國在這些會談中始終堅持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理念,既堅定維護國家利益,又展現出大國擔當,為區域合作注入正能量。”張靖佳說。

許利平進一步表示,APEC作為一個多邊舞臺,從其以往的實踐經驗來看,往往呈現出“多邊搭臺,雙邊唱戲”的特點。他表示,中美兩國領導人借此平臺舉行會晤,就一系列重大經貿議題達成共識,為全球經濟增長注入了強勁動力與積極預期。同時,中泰兩國領導人也在此會晤,雙方就以建交50周年為契機共建中泰命運共同體、加強打擊跨境電信詐騙等務實合作進行了深入探討,推動了雙邊關系的深化與發展。中國與加拿大領導人的會晤,則標志著中加關系正逐步恢復與重啟,為兩國關系重回健康穩定的發展軌道奠定了堅實基礎。

建設普惠包容的開放型亞太經濟

值得一提的是,APEC峰會發表了《2025年APEC領導人慶州宣言》(下稱《慶州宣言》)、《APEC人工智能倡議》和《APEC應對人口結構變化框架合作文件》等成果文件。

《慶州宣言》鎖定“聯通、創新、繁榮”三大優先領域,明確“推進亞太自貿區議程,以市場化方式促進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張靖佳表示,《慶州宣言》從打造最具活力和互聯互通的區域經濟、助力區域數字與人工智能轉型、共享增長成果這三個方面體現APEC達成的共識。

“本次APEC峰會達成了多項重要共識,成果豐碩。其中,推動自由貿易依然是各方堅定不移的共同立場。”許利平向記者表示,《慶州宣言》還在多個新興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一是就人工智能議題提出了共同愿景,為其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二是首次將文化創意產業確立為亞太地區的新增長動力,這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倡議;三是在應對低生育率與老齡化等人口結構性挑戰方面,各成員同意開展積極的政策對接與合作。

杜蘭則認為,《慶州宣言》是APEC成員對當前挑戰的共同回應。《慶州宣言》重申了對自由貿易的承諾,明確要以市場化方式推進亞太自貿區(FTAAP)議程,這對于反對保護主義、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具有鮮明的意義。此外,會議首次將文化創意產業寫入宣言,并發布了《APEC人工智能倡議》和《APEC應對人口結構變化框架合作文件》,表明成員對全球供應鏈韌性、數字經濟和AI創新等新議題的高度重視。這些共識聚焦未來發展方向,旨在通過科技進步和區域一體化,確保亞太在全球變局中保持活力和增長動力。

商務部11月2日發布的消息顯示,商務部部長王文濤11月1日在會見韓國產業通商部長官金正官時指出,中韓應加強在世界貿易組織、《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等框架下合作,推動盡快恢復中日韓自貿協定談判。

值得一提的是,為推進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中方還在APEC峰會上提出五點建議,包括共同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共同營造開放型區域經濟環境、共同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共同推進貿易數字化綠色化和共同促進普惠包容發展。許利平表示,構建一個普惠、包容、開放的亞太經濟體,核心在于深化開放,推動制度型相互開放。鑒于亞太區域發展水平不一,必須堅持包容性合作。此外,各方還應在綠色經濟、數字經濟等新興領域開展更為深入和務實的合作。

目前,APEC處于轉型與改革階段。未來,數字經濟、綠色發展、文化交流、能力建設等將成為APEC區域內合作的重點內容。近年來,中國致力于在數字基建、人工智能應用、智慧城市建設等方面開展實踐,不少分析認為,中國在新興領域的先發優勢將轉化為亞太經濟體的“創新紅利”。

杜蘭表示,在創新領域,中國發揮著從“0到1”的原始創新和從“1到N”的產業創新的引領作用,特別是在數字經濟、人工智能、新能源和綠色技術等新興領域。中國成為全球新技術的“推廣場”,是由于其龐大的市場規模、完整的產業體系和高效的商業轉化能力。任何新技術一旦在中國市場得到驗證和應用,就能迅速實現規模化,極大地降低成本并積累迭代經驗,從而加速其在全球的普及,“中國將通過持續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進一步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并積極推動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國際治理與合作,為全球工商界和科技創新企業提供一個充滿活力、應用場景豐富的、寬廣的創新舞臺。”

展望未來,張靖佳分析稱,中國將繼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國際數據治理規則的制定,加強知識產權保護。APEC框架將促成科技企業知識融合碰撞,提升知識體系活力,吸引全球創新資源集聚。同時,中國將持續推進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合作彌補數字鴻溝,讓科技創新更好地惠及各國人民。

APEC“中國年”即將開啟

隨著APEC東道主“交棒”,世界再次將目光投向中國。

當地時間11月1日,中方宣布將于明年11月在廣東省深圳市舉辦APEC第三十三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11月3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從上海到北京,再到深圳,中國在APEC舞臺上的作用和貢獻日益豐富,體現了對亞太合作的引領、對多邊主義的踐行、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支持。毛寧還表示,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的試驗田,是中國人民創造的世界發展史上的一個奇跡,也是中國互利共贏開放戰略的重要窗口。相信深圳將為世界呈現一次精彩紛呈的盛會,期待各方明年共赴深圳之約。

這將是繼2001年的上海、2014年的北京之后,中國第三次擔任APEC東道主。張靖佳認為,在國際局勢動蕩不安的背景下,中國將在2026年擔任APEC東道主意義重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其一,這是服務中國自身發展的重要支撐。中國通過引導亞太合作朝向包容、普惠、互聯互通的方向發展,能夠有效對沖地緣風險,為國內的持續發展營造穩定而有利的外部環境;其二,這是保障經濟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通過主辦APEC,中國可以進一步推動區域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鞏固RCEP等既有協定成果,并積極塑造面向未來的數字經濟、綠色經濟規則,確保外部市場的可靠性與增長性。其三,這是穩定亞太地區安全穩定的關鍵。作為APEC東道主,中國將獲得寶貴的機會來凝聚各方共識,推動APEC、RCEP與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協同互促,推動建立更符合地區共同利益的區域合作新架構,從而提升在國際經貿規則制定中的話語權。

APEC再到中國,為何“落子”深圳?據了解,此前深圳已多次承辦APEC相關活動,APEC中小企業工商論壇連續五屆在深圳舉辦。而深圳最為外界所稱道的,是它在中國改革開放道路上所成就的發展奇跡。

地處太平洋沿岸,深圳用40多年時間從一個落后的小漁村發展成為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是中國人民創造的世界發展史上的一個奇跡,也是中國堅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贏開放戰略的重要窗口。

杜蘭表示,之所以選擇深圳作為下一屆APEC峰會的舉辦地,既是為了向世界展示中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決心和魄力,也是為了利用深圳在數字經濟、科技創新和互聯互通方面的優勢,推動APEC在這些關鍵領域取得務實成果,為亞太地區增長注入更大活力和動力。

深圳是著名的“創新之都”,孕育出華為、騰訊、比亞迪等一大批高科技企業,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連續21年居全國城市首位,研發投入強度躋身世界創新城市第一方陣。創新既是深圳的基因,也是亞太發展的重要引擎。中方多次在APEC會議上倡導創新驅動,提出亞太經合組織數字鄉村建設、企業數字身份、利用數字技術促進綠色低碳轉型等倡議。

“深圳的開放文化與APEC的理念不謀而合。”許利平表示,深圳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縮影,其核心特質正是創新、包容與開放。這種城市精神與亞太地區所倡導的開放融通、聯動發展的理念一脈相承。因此,選擇在深圳舉辦下一屆APEC峰會,無疑將向亞太乃至世界傳遞強有力的信號,推動亞太地區持續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注我們

欧美日本韩国一区二区三区视频_国产_区二区三区免费_亚洲av无码之国产精品网址蜜芽_中文字幕第一页乱码在线

亚洲国产熟女激情精品视频 | 亚洲精品A在线观看 | 青青青国产免费手机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 | 亚洲区欧美区偷拍区中文字幕 |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国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