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唐婧 張欣
11月3日,據中國人民銀行官方披露,經國務院批準,近日中國人民銀行與韓國銀行續簽雙邊本幣互換協議,互換規模為4000億元人民幣/70萬億韓元,協議有效期五年,經雙方同意可以展期。

(來源:央行官方微信號)
官方公告稱,雙方再次續簽雙邊本幣互換協議,有助于進一步深化兩國貨幣金融合作,促進雙邊貿易便利化,維護金融市場穩定
據了解,央行間雙邊本幣互換是一種融資安排,一國央行可以用自己的貨幣置換另一國貨幣,以此獲得對方貨幣流動性,一般用于維護金融市場穩定等目的,到期后再相應換回。雙邊本幣互換安排是國家間經濟金融領域合作深化的表現,有利于便利雙方貿易投資中使用本幣,規避匯率風險。央行間本幣互換也在維護金融市場穩定,為金融市場提供緊急流動性支持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分析人士指出,雙邊本幣互換在多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
一是人民幣雙邊本幣互換已成為全球金融安全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于增強市場信心、維護區域和全球金融穩定。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后,中國人民銀行與境外央行或貨幣當局陸續簽署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多年來,雙邊本幣互換在維護全球金融穩定、提供流動性支持、支持雙邊貿易和投資等多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二是互換資金可用于支持雙邊貿易投資活動,幫助市場主體節約匯兌成本、降低匯率風險。例如,有的外國企業進口貨物希望使用人民幣支付時,可申請使用本幣互換來獲得人民幣資金,滿足雙邊貿易支付需求。
三是為離岸市場提供必要流動性,優化貨幣使用環境。例如,與香港金融管理局簽署常備互換協議,可以為香港市場提供更加穩定、長期限的流動性支持,更好發揮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功能,促進香港金融業發展。
今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不斷深化與境外央行間貨幣合作。
今年6月,中國人民銀行與土耳其中央銀行續簽雙邊本幣互換協議,互換規模為350億元人民幣/1890億土耳其里拉,協議有效期為三年。雙方還簽署了在土耳其建立人民幣清算安排的合作備忘錄。
今年8月,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會見來訪的泰國銀行行長社他布·素提瓦納呂布。經國務院批準,潘功勝與社他布·素提瓦納呂布簽署《中國人民銀行與泰國銀行人民幣/泰銖雙邊本幣互換協議的第三次展期與修訂協議》,互換規模為700億元人民幣/3700億泰銖,協議有效期五年。
今年9月,潘功勝在出席國際清算銀行行長例會期間分別與歐洲中央銀行行長拉加德、瑞士國家銀行行長施萊格爾和匈牙利國家銀行行長沃爾高簽署雙邊本幣互換協議。中歐雙邊本幣互換規模為3500億元人民幣/450億歐元,協議有效期三年。中瑞雙邊本幣互換規模為1500億元人民幣/170億瑞士法郎,協議有效期五年。中匈雙邊本幣互換規模為400億元人民幣/1.9萬億匈牙利福林,協議有效期五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