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球碳市場探路,中國、歐盟和巴西發起成立碳市場開放聯盟

2025年11月12日 17:26   21世紀經濟報道 21財經APP   盧陶然,李德尚玉
作為COP30提出的核心創新舉措之一,“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開放聯盟”宣布成立。

(圖源:COP30官網,Raimundo Pacco/攝)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盧陶然、李德尚玉 報道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三十次締約方大會(COP30)即將進入談判第三日。恰逢《巴黎協定》達成十周年,COP30在“加速落實”的核心基調下,已經取得多項進展。

在此次貝倫氣候峰會上,全球碳市場探索更進一步,中國、歐盟和巴西發起成立了“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開放聯盟”,共包括11個國家和地區。此外,兩日來,UNFCCC以《國家自主貢獻綜合報告(更新版)》和《全球氣候行動年鑒2025》兩份重要報告復盤了全球氣候進展,全球碳排放曲線首次迎來下行拐點。 

資金是繞不開的話題。截至目前,COP30尚未展開對于COP29確立的新集體量化目標(NCQG)的談判。巴西政府此前發布的“由巴庫至貝倫”融資路線圖,成為1.3 萬億美元目標談判參考框架。

有受訪者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在COP30談判會場與相關技術專家對話中,該路線圖已被引用為“談判啟動點”。此外,對于適應、“損失與損害”資金缺口也被強調,且談判方正準備就量化指標、透明機制展開更深入討論。 

中歐巴發起碳市場開放聯盟

“中國在貝倫氣候峰會期間,與歐盟、巴西共同發起建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開放聯盟’,以進一步推動碳市場領域國際交流與合作。”當地時間11月11日,在COP30中國角舉辦的“中國碳市場高質量發展與經驗分享”主題邊會上,中國氣候談判代表團團長、生態環境部副部長李高表示。

根據巴西政府在COP30主辦方網站及歐盟委員會發布的聯合聲明,作為COP30提出的核心創新舉措之一,“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開放聯盟”(Open Coalition on Compliance Carbon Markets)宣布成立,成員還包括英國、加拿大、智利、亞美尼亞、贊比亞、法國、墨西哥和德國等。該聯盟旨在建立一個跨國合作框架,協調各國碳定價機制、排放交易體系及相關政策,實現“互通、透明與可信”的全球合規碳市場網絡。

李高表示,面向未來,中國愿分享在碳市場制度設計、系統建設、運營管理等方面經驗,與各方互學互鑒,為通過市場化機制有效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作出中國貢獻。在中國碳市場建設方面,李高介紹,《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巴黎協定》明確了公平、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及各自能力原則。碳市場沒有統一的標準模式,應根據各自實際,探索符合國情的建設經驗和最佳實踐。

中創碳投董事長唐人虎對記者分析稱,該聯盟正是COP29成果的延伸與深化。COP29通過的第6條相關規則構成了開放聯盟能運作的制度基礎。該聯盟正是在這一基礎上,以國家/地區自愿加入的形式,推進合規碳市場實踐、制度互通和標準對齊。不過,它不是聯合國簽署的強制機制,而是一個補充機制/多邊合作平臺,在COP29設定的制度框架基礎上向更多協調、更大規模應用邁出的重要一步。

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碳達峰碳中和研究中心主任雷宇在上述邊會上表示,環境規劃院評估結果顯示,全國碳市場推動了發電行業碳排放強度下降,2019–2024年碳市場覆蓋的發電機組二氧化碳排放強度累計下降2.9%;降低了發電行業碳排放總量的增長速度,與無碳市場的預測結果相比,碳市場累計推動發電行業碳排放總量削減3.57億噸;有效實現了低成本減排,降低社會減排成本約405億元。以上評估結果表明,對于發展中國家,強度型的碳市場控制在滿足經濟發展的同時,能有效抑制溫室氣體排放增長。

全球2035年碳排放量將下降12%

本屆大會的重點之一是新一輪國家自主貢獻(NDC)。2025年是NDC3.0交卷年,將為第二次全球盤點(將于COP33完成)奠基。各締約方陸續交出最新氣候承諾和行動藍圖,各方焦點聚集在如何加快落實氣候目標、縮小與1.5℃目標的差距。

兩日來,UNFCCC發布了兩份事關氣候行動盤點的重要報告。一是更新版的NDC綜合報告,二是《全球氣候行動年鑒2025》。業內人士認為,兩份報告釋放了重要信號——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曲線首次迎來下行拐點,雖然已有113個締約方提交了86份國家自主貢獻,但全球氣候雄心仍與1.5℃目標存在巨大差距。

NDC綜合報告加入了中國、歐盟等22個新提交的NDC進行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測算。UNFCCC秘書處執行秘書西蒙·斯蒂爾表示,截至11月初《巴黎協定》113個締約方提交的NDC顯示,2035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預計將比2019年水平下降12%。

年鑒報告觀點顯示,過去十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翻倍,森林保護資金增長四倍,農業溫室氣體排放強度下降,災害死亡率減半,早期預警覆蓋率擴大。然而,電網投資嚴重不足、森林退化加劇、建筑排放上升等問題仍待解決。該報告指出,城市、地區、企業及民間社會等非締約方利益相關者的氣候行動,已成為推動首次全球盤點成果落地的關鍵力量。

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在“生態文明與美麗中國實踐”主題邊會上表示,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氣候危機日益嚴峻。但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不會放緩,促進國際合作的努力不會減弱,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不會停歇。今年9月,中國向全世界宣布了中國新一輪NDC。這是中國對照《巴黎協定》要求、體現最大努力制定的目標,充分體現了綠色低碳轉型的大國擔當,對全球氣候治理進程具有重要意義。

(截自NDC綜合報告)

上述報告顯示,對比十年前(《巴黎協定》通過前)的測算,2035年的排放量預計將比2019年增長20%至48%,遠低于實現1.5℃目標所要求的60%減排量。對此,唐人虎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稱,從數據上看,12%的下降意味著當前政策與承諾的綜合效果仍在慣性軌道上,也就是各國雖有提升NDC雄心,但缺乏系統性執行與資金支撐。

“報告同時揭示了一個結構性矛盾,發展中國家減排潛力巨大,但受限于資金與技術獲取,發達國家雖有能力,卻在國內轉型和國際援助上動作遲緩。沒有強有力的資金與技術流動機制,1.5℃目標只是口號。”唐人虎表示,因此COP30必須在資金、碳市場和執行透明度上拿出可操作的結果,否則將嚴重削弱巴黎協定的信任基礎。

為COP30談判注入“中國確定性”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前方了解,在COP30開幕首日,“中國角”系列活動正式拉開帷幕,舉行了以生態文明與美麗中國實踐、應對氣候變化與南南合作、“美麗海灣 美好生活”海洋文明故事匯為主題的三場邊會活動及以“敢做氣候擔當”青少年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對話為主題的特色活動。

“中國角”活動將持續舉辦至11月20日。中方將通過數十場活動全面展示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舉措和成果,向國際社會分享中國智慧、中國行動與中國方案。

在“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高級別論壇上,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貢獻,特別是在南南合作中的貢獻,在大會上備受關注。截至2025年10月底,中國已與43個發展中國家簽署55份氣候變化南南合作諒解備忘錄。

(主辦方供圖)

黃潤秋強調,個別國家“退群”等干擾因素帶來的全球氣候治理逆風,我們必須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深化團結協作。在此背景下,加強南南合作,對于推動全球氣候治理進程、全面落實《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巴黎協定》具有關鍵意義。 

巴西總統盧拉此前特別指出,巴西與中國在新能源等方面有深入合作,中國在能源轉型等領域快速發展,在通過技術進步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為各國樹立了典范。

在中國角舉行的“連接全球:推動綠色與可持續金融發展”論壇上,公眾環境研究中心發布了《全球城市綠色低碳透明度指數》(CGTI)報告。該報告首次對全球六大洲30個城市的環境、氣候與生態等維度信息披露進行了系統評估。研究發現,中國城市在環境質量與污染監管信息公開上實現“跨越式”提升,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有效助力2013年以來中國空氣和水環境質量的快速改善,為全球南方城市提供了可借鑒的實踐方案。

中國角邊會現場,由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制作的增強現實(AR)互動體驗項目“零碳使命Net-Zero Mission”成為會場一大亮點,吸引了各國參會者駐足體驗。該項目將“中國提出的2035年NDC”“全國碳市場已經成為推進‘雙碳’目標有力舉措”等內容,轉化為沉浸式互動體驗,使國際嘉賓能夠體驗中國氣候政策的雄心和行動路徑。

對此,在現場的環境規劃院碳達峰碳中和研究中心專家金玲表示,希望通過這種互動體驗,將中國的氣候行動故事講得更加生動、可感。無論是擊碎高碳依賴的環節,還是最終呈現的零碳愿景,都傳遞出一個明確信號: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不會放緩,促進國際合作的努力不會減弱。

關注我們

欧美日本韩国一区二区三区视频_国产_区二区三区免费_亚洲av无码之国产精品网址蜜芽_中文字幕第一页乱码在线

亚洲资源一区二区 | 亚洲论片在线观看 | 伊在人天堂亚洲香蕉精品区 |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 午夜女人天堂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