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突破與產業融合,讓“小巨人”釋放“大能量”

2025年11月14日 18:17   21世紀經濟報道 21財經APP   張旭

21世紀經濟報道 記者周瀟梟 見習記者張旭 重慶報道

11月12日—13日,以“專精特新培優育強”為主題的2025年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大會在重慶舉行。大會舉辦了多場專題產業對接活動,包括“一月一鏈”投融資路演對接活動、科技資源對接活動、出海對接活動等,為企業發展提供新的助力。

工信部數據顯示,中國已累計培育科技和創新型中小企業超60萬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超14萬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超1.76萬家。

2025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大會 拍攝:張旭

科技含量高是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主要特征之一。“十四五”期間,我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以“補短板”“填空白”為使命,在核心技術方面實現多點突破。數據顯示,“小巨人”企業作為主要起草單位,制定修訂標準超7萬項,占全國總量兩成以上;在202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獲獎企業中,超三成來自專精特新陣營。從未來材料到新能源汽車,從集成電路到人工智能、深海空天,中小企業不斷產生突破。

從創新能力看,2024年中小企業獨立研發的有效發明專利占比達75.3%,“小巨人”企業戶均擁有發明專利26.6項,平均研發投入超3000萬元。從行業分布看,超六成“小巨人”企業深耕工業基礎領域,近八成企業分布在重點產業鏈環節,九成企業至少為3家國內外知名大企業直接配套。量子科技、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未來產業領域“小巨人”企業近6000家,為強鏈穩鏈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

以北京特思迪半導體設備有限公司為例,作為一家在細分領域實現關鍵突破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該公司專注于半導體減薄、拋光(CMP)裝備的研發與制造,通過持續攻堅,公司不僅累計授權自主知識產權200余項,更成功打破該領域進口設備的長期壟斷,成為國內化合物半導體領域率先實現規模化量產的企業之一,市場占有率位居前列。

在同期舉行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成果展上,技術突破不勝枚舉:重慶中科搖櫓船公司自主研發的激光雷達相機攻克了多傳感器數據融合難題,核心器件100%國產化;重慶漢朗精工科技有限公司憑借1.2億元研發投入,突破高端投影LCoS光芯片技術,填補國內精密工藝空白……全國超6000家“小巨人”企業在各自的領域,成為新質生產力的優秀代表。

展出的Lcos硅基光芯片 拍攝:張旭

在11月13日舉行的科技資源對接活動中,活動緊扣“資源共享、協同創新”核心目標,構建政府引導、資源匯聚、供需對接的合作平臺,推動科技創新資源有效下沉至企業發展一線,加速推動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科技資源推介環節,中國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整合了國家級創新平臺、高校科研機構及專業服務機構的“三維資源矩陣”。現場共推介700余項共享儀器、40余項核心技術服務、20余支人才團隊及300余項高校成果,形成覆蓋生物醫藥、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12個關鍵領域的創新“供給池”。

為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活動推介了中國中小企業服務網專項設立并計劃于12月上線的“融合創新”版塊。該版塊依托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構建高效對接生態,以“4大核心功能+5大專項服務+2大成果展廳”的全新架構,為中小企業破解“創新孤島”困境提供系統性解決方案。

另外,為加快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全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服務平臺”,圍繞50個細分行業編制了首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細分行業轉型實踐樣本》,為產業鏈不同細分配套環節、不同數字化基礎的中小企業推進數字化改造提供路徑參考。

大會還發布了2025年中小企業人工智能典型應用場景,以人工智能賦能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此次發布的中小企業人工智能典型應用場景包括238個,涵蓋優化業務流程、創新產品服務等方面,為企業提供研發設計、生產運維、經營管理等環節的智能化應用。此外,應用場景還聚焦中小企業利用人工智能推動技術創新與商業模式升級,覆蓋智能裝備、具身智能和智能終端等領域。

隨著各類科技資源的持續匯聚與融合創新模塊的正式上線,將有效促進更多優質科技資源流向中小企業,助力專精特新企業突破發展瓶頸,為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關注我們

欧美日本韩国一区二区三区视频_国产_区二区三区免费_亚洲av无码之国产精品网址蜜芽_中文字幕第一页乱码在线

三级国产在线观看 | 亚洲午夜一级在线观看 | 尹人香蕉综合网在线观看 | 亚洲性爱在线免费看 | 香港三日本三级少妇三级 | 欧美三级欧美一级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