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寧
當下,人們可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視健康問題。當人們物質生活已經較為豐富之后,對生活質素和個人健康的追求就會更為強烈。同時,也因為社會急速發展,人們有了更快的生活節奏,但人們時而發生的健康和焦慮問題,需要得到一種妥善安置。
兩位組織行為學教授——瑞典的卡爾·賽德斯倫特和新西蘭的安德烈·斯派塞聯合所著、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組織翻譯出版的《健康綜合征》一書中,提出了一種“健康綜合征”的概念,一開篇就提出一個比較新奇的視角:當健康成為一種道德責任。或許,你會覺得奇怪,健康怎么跟道德范疇扯得上關系呢?作者在書中指出,其實已經有不少理論家都曾提出過這個觀點,最具代表性的是阿倫卡·祖潘契奇的論述:頹廢、缺憾、不滿、不快越來越被視為道德上的過錯,更糟糕的是,被視為生命本身的腐化。她稱之為“生物道德”,生物道德是一項道德戒律,要求人們保持快樂和健康。
需要明確的是,這本書討論的健康,主要是指個人范疇的。作者繼續寫到,如今,追求健康不只是我們的選擇,更是一種道德責任,我們必須在認識的每一個轉折點都考慮健康問題。“綜合征”在字典里通常是指“一組持續同時出現的癥狀”,那么健康綜合征指的就是(因個人沒處理好健康問題而產生的)焦慮、自責和內疚等癥狀。說到這里,你是不是就大概明白了?你是否也曾為某天吃了一頓卡路里爆表的晚餐而感到后悔和內疚?或者是否為連續幾日沒有去健身房或是跑步游泳而感到“不應該如此”?又或者因為運動手表上某日的健走步數沒有達到預設的目標而感到有點頹喪?這就是作者提出的“健康綜合征”的一些表現。
這源于人們對健康的追求,也源自一種社會文化的潛移默化。因為追求健康歷來被認為是一種個人積極向上、自律自強的行為和觀念。正確的飲食被認為是一種打造幸福美滿生活、擺脫壓力的方式。在西方一些國家的文化中,如果過度肥胖,不僅是沒管理好自己的身材,不自律,甚至還被視作與所處階層有關。書中還提到了一些有意思的“創新”,有的公司也積極鼓勵員工運動,比如在公司配備了可運動式辦公桌等。
由此,一部分人對營養搭配、健康飲食高度癡迷、對正確飲食的癡迷又產生了一種新的健康食品強迫癥。其實,在很多國家和地區,這已經催生了一些主打健康飲食的商家,當你打開外賣手機APP時,或許你也會被“有機”“低卡路里”“綠色”等字眼環繞,有的商家甚至給每一種自己售賣的食物都打上了卡路里的具體數字,也不乏售賣按“療程”來論的健康配餐,賣點是允諾讓客戶在某個時間段里減掉多少公斤體重。
由于追求健康問題本質是為了追求更幸福和更美好的生活,所以,也催生了一種叫“生活教練”的角色和機構。書中舉了一個布魯克林的生活教練的例子。生活教練主張的是要快樂、要保養好身體、要培養積極的態度,與人們內心最深處的情感交流。從積極思維、探索自己內心的過程中實現自我提升和自我實現。作者認為這些想法非常“誘人”,但是往深處想一下,作者又認為不應該過于絕對和極端,追求幸福生活和認識自己沒問題,但是如果將這些都交給專業人士去幫我們實現的話,個人又失去了一些東西:為了支付這些課程費用,需要更努力工作賺錢,然后減少了與自己家人相處的時間,與親朋好友相處的時光變少,個人或許又感到焦慮和孤獨……以此循環。這本書的作者整體是不太贊成將追求幸福的事情交給專門的生活教練去做的,作者還認為一些生活教練可能還向客戶販賣焦慮。從這個角度而言,這本書似乎是當下一些現象的鏡像,人們或多或少都可以從中窺得自己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情境。
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目前在一些國家都比較火的“正念”。在位于加州的谷歌公司為員工提供的培訓課程中,最受歡迎的不是編程、領導力或會計,而是一門教授谷歌工程師“正念”的課程。作者指出,正念的核心技巧已經運用了數千年,在當下獲得了現象級流行,并發展成一個產業。正念主張聆聽自己的身體,通過呼吸集中注意力,清除負面思想干擾。作者認為,或許正念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承諾可以作為一種靈丹妙藥解決后工業資本主義社會的普遍問題,比如焦慮、緊張和生存的不安全感。作者犀利的觀察,是基于對一切事物的理性看待,以及對風靡的事物保持冷靜理性客觀的看待。
對個人而言,當然沒什么絕對的靈丹妙藥,作者本質上是主張保持一致客觀的態度:人需要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緩解焦慮,但是也需要適度擺脫一下“健康綜合征”,有時感受一下小確幸,可能更實在。比如說,人們可以照樣吃漢堡,只要它用料健康,而且在吃完后去跑個步,這樣做也不錯。一個人的日常生活時而伴隨著輕松的醉意,也不是什么需要內疚焦慮的事情。人們需要放下一些執念,有時候吃一餐自己喜歡的食物、偶爾停下來幾天不運動休整一下自己,學業事業上偶爾的失利,這并不羞恥。這有點類似我們古老的東方智慧中所講的一張一弛,張弛有度。
真正瘋狂和不理性的是只看到事物的一面,即一味地追求愉悅。其實,人生中還有很多事情都有價值,失敗和痛苦不總是帶來不利的一面,有時也會帶來寶貴的經驗。這本書看似是一本關于個人健康的探討書籍,實則蘊含著睿智的人生哲理。